别吹宝马浪子回头,那是市场的毒打

宝马终于不装了,摊牌了,那个能当户外烧烤架的“大鼻孔”设计,据说要被优化了。

讲真,这消息来得比我每月的信用卡账单还准时,但冲击力堪比我看到账单时的心情。宝马的设计高层,那个叫奥利弗·海尔默的哥们,对着媒体一顿输出,核心思想就一个:我们不疯了,我们决定当个正常人,新车设计要变得“更沉稳”、“更含蓄”。

这话说得,好像过去二十年那个把双肾格栅整得跟俩大腰子似的宝马,是被什么道诡异仙附体了一样。从4系到M3,那设计语言突出一个“不求最好,但求最丑”,仿佛设计师上班之前都得先干二斤白酒,不然灵感出不来。现在酒醒了,决定回归初心,重拾六十年代的优雅。太阳都要给他们整一个趔趄。

别吹宝马浪子回头,那是市场的毒打-有驾

你信吗?我不信。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早就明白一个道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突然的“悔改”,只有持续的“权衡”。宝马这波操作,压根不是什么设计上的“开窍了”或者“悟了”,而是彻头彻尾的“打不过就加入”。

以前的汽车市场是什么?是存量竞争,是神仙打架。奔驰、宝马、奥迪,大家都是体面人,在牌桌上你来我往,讲究个风度。宝马就算搞出个猪鼻子,奔驰最多也就笑笑,然后回去琢磨怎么把车灯做得更花里胡哨。因为他们的用户是同一群人,买的是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宝马最值钱的是蓝天白云。你跟我谈设计?我跟你谈血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是什么时代?掀桌子时代。

中国这帮新势力,根本不跟你玩牌。他们是直接冲进赌场,把桌子给你掀了,然后掏出两把AK对着天花板扫射,大喊一声“谁他妈的还谈历史?”。你说你有百年传承的驾驶乐趣,人家直接给你车里塞个冰箱彩电大沙发,零百加速还比你快。你说你有优雅的线条,人家直接给你一块比特斯拉还大的屏幕,告诉你这叫科技感。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但比进攻更牛逼的,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当小米用闪电战把价格打到20多万,当理想把“家”的概念玩出花,当蔚来开始搞乐道这种连桌子上蜡烛都不放过的子品牌时,宝马突然发现,自己那套“品牌玄学”不好使了。你再顶着俩开瓶器一样的前脸出去,人家不会觉得你有个性,只会觉得你是不是精神状态不太稳定。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都比你稳定。

所以,这不叫回归,这叫求生。这不是艺术的觉醒,这是市场的毒打。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宝马选择了暂时不成仙。

他们还特别强调,要坚持做轿车和旅行车。海尔默说,轿车是宝马的核心。这话听着让人感动,但你仔细品品,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SUV市场已经卷成压缩毛巾了,你再进去跟人拼冰箱尺寸、屏幕数量?你拼得过吗?轿车和旅行车,是宝马最后的自留地,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这块招牌最后的光环。守住这里,宝马还是宝马。守不住,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说起来,我楼下那辆老3系,漏油漏得跟帕金森一样,但车主每天擦得比自己脸都干净。有时候真搞不懂这种信仰。

所以宝马M部门也要变得“克制”?我听到这话的时候差点笑出声。M是什么?M就是宝马的雷电法王,是肌肉和性能的图腾。现在你让雷电法王别那么暴躁,开始盘串念经,这是什么操作?典中典。这就像你告诉一个浑身肌肉的壮汉,以后打架要讲礼貌,先鞠躬再动手。同行看了都得傻。

去他妈的视觉冲击力!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吓唬对面车道的老大爷的!

写到这我突然感觉,骂了半天宝马,好像显得我买不起一样。是是是,我就是买不起,怎么了?但这不妨碍我以一个上帝视角,点评一下这场大型的行为艺术。

宝马的设计总监范·霍伊东克说,“更简洁的设计风格生命周期可能更长,有利于保值率。”你看,不装了,摊牌了,最后还是回到了“钱”这个字上。什么艺术,什么传承,都是虚的。车好不好卖,二手车值不值钱,才是真的。这才是宝马“终于听进去意见”的唯一真相。

别吹宝马浪子回头,那是市场的毒打-有驾

所以,宝马这次算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吗?当然不是。

别吹宝马浪子回头,那是市场的毒打-有驾

它只是从一种表演,换成了另一种表演。从一个扮演“叛逆青年”的剧本,换成了一个扮演“成熟稳重”的剧本。唯一的区别是,这次的剧本,我们这些老韭菜,看着顺眼一点罢了。

但能顺眼,就是能顺眼。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