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辆插电混动SUV,既能一脚油门跑出200千瓦的爆发力,又能安静地靠电力通勤一周不加油——你还会觉得“混动只是过渡”吗?
比亚迪唐DM-i智驾版的新动作,正在悄悄改写这个答案。9月16日,它宣布加推纯电续航175公里的版本,起售价在超级置换补贴后仅需16.98万元。这不仅是数字上的调整,更像是对市场发出的一记信号:混动车不再只是“省油代步”的代名词,而是要开始拼智能、拼舒适、拼全场景体验了。
这次推出的三款新车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增的175km纯电续航版。第五代DM技术加持下,那台1.5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能爆发出315牛·米的最大扭矩,而驱动电机本身就有200千瓦功率——这样的性能放在三年前,可能得花三十万才够得着。但现在,它被塞进了一台轴距2820毫米、长近4米9的中大型SUV里,还配上了CDC智能阻尼控制系统,也就是云辇-C。
说到云辇-C,这可不是简单的悬挂升级。想象一下早晚高峰堵车时频繁启停,车身前后“点头”晃荡让人头晕?这套系统能在毫秒级内调节减振器阻尼,把每一次颠簸都压成轻柔的起伏,像有双无形的手稳稳托住车厢。这不是噱头,是真正让全家出行变得更体面的技术。
外观上,唐DM-i依旧走的是王朝家族那条熟悉的“Dragon Face”路线:多边形前格栅、贯穿式装饰条、纵向通风口,经典但不出挑。不过这次玩了点新花样——新增银色车漆和黑武士套装,一个低调奢华,一个暗黑凌厉,明显是要吸引更年轻的买家。侧面20英寸密条辐轮毂一路拉到尾部,配合隐藏式雨刷和中国结样式的贯穿尾灯,点亮那一刻,别说辨识度了,连仪式感都有了。
有意思的是,车内变化比外观更大胆。电子挡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怀挡。别小看这个改动,中控台瞬间空出了大片储物空间,手机、钥匙随手一放再也不用担心滑落。15.6英寸的2.5K自适应旋转屏依然抢眼,搭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科技味十足。高配车型甚至给了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按摩、车载冰箱这些以往只在豪华品牌上才能见到的配置,再加上丹拿音响一开,后排家人问:“咱们这是二十多万的车?”
智能化才是重头戏。顶配车型可选激光雷达,配上“天神之眼B”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非激光雷达版也搭载了“天神之眼C”,这意味着哪怕你不追求极致自动驾驶,日常上下班也能享受车道保持、自动变道、拥堵跟车的轻松体验。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开车”,而是在移动空间里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
回头想想,十年前我们谈新能源,总绕不开“续航焦虑”“充电不便”这些词。如今比亚迪用一台唐DM-i告诉我们:也许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逼所有人立刻拥抱纯电,而是先让燃油车变得“不像燃油车”。既能用电通勤零排放,又能用油长途无压力,还能享受接近电车的静谧和平顺——这种“两头通吃”的策略,反而更贴近大多数家庭的真实需求。
当然,也有人会问:既然都这么强了,为什么不直接做纯电?这个问题本身或许就值得反思。当我们在城市里为充电桩争夺车位时,当冬天电池缩水让你不敢跨城探亲时,一台像唐DM-i这样“能油能电”的车,是不是反而成了最务实的选择?
技术的进步不该只盯着极限参数,更要回应普通人的生活困境。比亚迪唐DM-i智驾版的这一步,看似是产品线扩展,实则是把“理想出行”的门槛,又往下拉了一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