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油车跌下神坛,7折抛售无人问津,最后稻草被压断!

最近,不知道大家刷手机的时候有没有被一条消息给惊到,说是一款国产新车,叫问界M7的,发布后短短四十三分钟,订单就突破了十万台。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这速度也太吓人了,卖车又不是卖白菜,就算白菜,这个速度也得用卡车一车一车地拉。

这事儿到底是咱们国产车真的牛到了这个地步,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误会?

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另一番景象,就是以前我们心目中的“神车”,像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这些合资品牌的中级车,现在打七折、骨折价地卖,销量却还是上不去。

合资油车跌下神坛,7折抛售无人问津,最后稻草被压断!-有驾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让人心里犯嘀咕了,难道说,开了几十年的合资燃油车,真的就要被咱们自己的新能源车拍在沙滩上了吗?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咱们得把那个“四十三分钟十万台”的传闻给说明白了。

经过仔细核实,这个说法其实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夸张。

真实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神乎其神,但同样足够震撼。

这个说法的源头是去年问界新M7发布的时候,市场热度确实是空前的。

官方公布的真实数据是,那款车上市两个半月,大订单才正式突破了十万台。

而最近发布的更新款,叫问界M7 Ultra,上市第一天的大定订单量也突破了一万两千台。

你看,虽然数字没那么夸张,但这个成绩单,放在一个售价二三十万级别的国产车上,已经足够让所有传统汽车厂商睡不着觉了。

这就好比一个班里一直默默无闻的同学,突然一次大考直接冲进了全校前三,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合资油车跌下神坛,7折抛售无人问津,最后稻草被压断!-有驾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问界M7能卖得这么好?

难道大家买车都不看品牌,不看历史了吗?

要理解这个,咱们得换个思路。

现在的车,尤其是我国的新能源车,它已经不完全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代步工具了。

打个比方,十几年前我们用诺基亚手机,觉得能打电话、发短信、玩个贪吃蛇就很厉害了。

后来苹果手机出来了,它告诉你,手机可以是一个智能终端,能上网、能看视频、能处理工作,能连接万物。

问界M7的成功,背后就是华为这套智能技术在发力,它扮演的角色,就有点像汽车界的“智能手机”。

人们坐进车里,看到的不再是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键,而是一块反应流畅、功能强大的大屏幕,语音助手能帮你做任何事,从开空调到导航,比副驾驶还听话。

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能帮你减轻很多负担,让长途开车变得轻松。

再加上它的大空间和舒适的座椅,整个车就像一个移动的智能客厅。

当消费者发现,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一个更聪明、更舒适、更懂你的“轮上伙伴”时,那些传统的、功能单一的燃油车,自然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合资油车跌下神坛,7折抛售无人问津,最后稻草被压断!-有驾

说完了新势力的崛起,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那些曾经的王者身上。

提起凯美瑞、雅阁、迈腾,在座的各位肯定不陌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几款车就是中级轿车的标杆,是很多人心目中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象征。

那时候买这些车,不仅没优惠,热门的颜色和配置甚至还要加价等车,销售人员的态度都带着几分傲气。

可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

我们去市场上看看,曾经二十多万才能落地的凯美瑞,现在优惠个三四万是家常便饭,裸车价甚至下探到了十五万左右的区间。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可即便是这样“挥泪大甩卖”,销量数据却并不好看。

翻开销量榜,会发现这些曾经月销两万以上的常青树,现在的月销量经常在一万台上下挣扎,有时候甚至更低。

这是为什么呢?

合资油车跌下神坛,7折抛售无人问津,最后稻草被压断!-有驾

是这些车的质量变差了吗?

发动机不耐用了?

变速箱出问题了?

其实都不是。

平心而论,这些合资燃油车的机械素质、耐用性和燃油经济性,依然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它们的问题,恰恰在于它们太“传统”了。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家都用智能手机的时代,你还在坚持卖功能机。

你的手机质量很好,很耐摔,电池也很耐用,但它就是不能上网,不能用微信,不能扫码支付。

那么,即使你降价,年轻人还会买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环境里,他们对“智能”的需求是刻在骨子里的。

合资油车跌下神坛,7折抛售无人问津,最后稻草被压断!-有驾

当他们看到合资车的车机系统卡顿得像几年前的安卓手机,导航还需要手机支架,所谓的智能配置寥寥无几时,那种体验上的落差感是巨大的。

所以,不是合资车变差了,而是时代变了,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了,而它们没能及时跟上。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场市场巨变,并不是某一款国产车的胜利,也不是某一款合资车的失败,而是一场深刻的消费观念和产业结构的变革。

压垮合资燃油车的,不是问界M7这一根稻草,而是整个时代环境的变化。

过去,我们信赖外国品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我们相信他们的技术沉淀和品牌历史。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以华为、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和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我们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不输给任何人,我们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

当“中国智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标签时,消费者自然会用钱包投票。

这场变革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亲民,配置越来越高,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而从一个更大的层面来看,这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我们能在这个领域从追赶者变成引领者,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我们所有人骄傲的事情。

那些还在固守传统、不愿做出改变的合资品牌,如果再不警醒,恐怕就真的要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