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11月东北气温波动大,评论区一堆车主炸锅。
有人开暖风时顺手开了AC,结果发现油耗蹭蹭涨。
有人坚持不开AC,结果前挡风玻璃雾得跟毛玻璃似的,差点追尾。
更离谱的是,秋冬季节雨雪天气后,南方来的车主开暖风除雾,结果越吹越模糊,最后怂了只能开窗挨冻。
这事儿闹得,连老司机都懵了。
开暖风到底要不要开AC?AC键是吹凉风还是热风?除雾到底该用冷风还是暖风?
今儿咱就掰扯清楚,保准你看完再也不当冤种。
第一部分 2025年11月寒潮来袭车主开暖风竟被AC键背刺
2025年11月,东北地区冷空气频繁活动,气温大幅波动。
根据中国气象局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11月上旬冷空气东移影响内蒙古东部和东北等地区,多地气温出现明显下降。
11月中旬的强冷空气更是来势汹汹,内蒙古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十度以上,黑龙江西北部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跌破冰点。
伴随冷空气而来的还有雨雪天气,东北多地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就在这波降温潮里,评论区彻底炸了锅。
一位沈阳车主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油耗账单,平时市区开油车百公里7个油,这两天开暖风加AC,油耗直接飙到9个油。
底下立刻有人怼,你傻啊,开暖风关AC能省一半油。
可另一位长春车主马上反驳,我关了AC,结果玻璃全是雾,吓得我赶紧开窗,冻得直哆嗦。
更搞笑的是秋冬季节雨雪天气,南方来的李女士开车上班,前挡风玻璃起雾后她本能开暖风,结果雾气反而更重。
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开冷风,被同事笑怂了。
这问题就来了,开暖风到底要不要碰AC键?AC到底是干啥的?
有人说AC是空调总开关,有人说AC是制冷专用,还有人说冬天不开AC省油,夏天必须开AC。
到底谁说得对?这些说法让刚买车的新手彻底晕了。
更让人纠结的是,4S店销售顾问给的答案也不一样。
有的说冬天开暖风必须关AC,不然白白浪费油。
有的说除雾必须开AC,不然根本除不干净。
车主们越听越迷糊,干脆在网上发帖求助。
结果评论区吵成一团,有人拿出汽车说明书截图,有人搬出物理原理,还有人直接上实测数据。
可问题是,这些答案相互矛盾,让人更摸不着头脑。
第二部分 AC键是凉风开关暖风和它到底啥关系
很多人以为AC键是空调总开关,其实大错特错。
AC的全称是Air Conditioner,翻译过来就是空调压缩机,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制冷。
举个例子,夏天你开冷风时,AC键一亮,压缩机就开始工作。
压缩机把车外的热空气吸进来压缩成冷气,再吹进车内,这时候油耗肯定高。
因为压缩机工作需要动力,这动力来自发动机,发动机负荷增加,自然要多烧油。
但冬天开暖风呢?暖风的本质是废热回收。
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正常工作温度能达到80到90摄氏度。
这些热量通过水箱和暖风水箱传递到车内,就像你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热气。
发动机本来就在发热,这些热量不用也是白白浪费掉,还不如拿来给车内供暖。
所以理论上,冬天开暖风只要调高温度加开风量,暖风水箱就会把热风吹出来。
AC键压根不用碰,油耗也不会涨。
这就是为什么老司机都说,冬天开暖风不费油,因为用的是发动机的废热。
可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发动机水温得先上来。
刚启动车的时候,发动机还是冷的,水温指针还在最下面。
这时候你就算把暖风开到最大,吹出来的也是冷风。
得等个几分钟,水温上来了,暖风才会热起来。
那问题来了,既然AC只制冷,为啥有人开暖风时不开AC反而雾更多?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除雾。
很多车主以为开暖风就能除雾,结果发现越吹雾越大。
这是因为暖风只能加热玻璃,但加热需要时间。
在玻璃还没热起来之前,车内的热空气碰到冷玻璃,反而会凝结出更多水珠。
就像你冬天哈气到玻璃上,瞬间就起雾。
所以开暖风除雾,必须等玻璃彻底热起来才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分钟。
而这几分钟里,你的视线是模糊的,开车极其危险。
第三部分 除雾用冷风还是暖风关键得看雾从哪来
先说结论,短期快速除雾用冷风,长期安全除雾用暖风,但都得配合AC键打辅助。
为啥?因为车窗起雾的本质是温差加湿度。
冬天车内人呼吸说话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湿度高。
而车外温度低,比如零下五度,前挡风玻璃温度更低。
水蒸气碰到冷的玻璃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就像冬天你哈气到玻璃上会起雾,这就是内雾。
这时候如果开暖风,虽然暖风能慢慢把玻璃吹热,但需要一段时间等水温上来。
这期间雾气会越来越重,影响视线。
但如果直接开AC键加冷风,压缩机把空气冷却后吹到玻璃上,低温空气能快速吸收水蒸气,就像冰箱除湿。
同时冷风直接降低玻璃温度,让水蒸气不容易凝结,能快速把雾吹散。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司机说,除雾最快的办法是开AC加冷风。
不过冷风吹久了车内温度低,人容易感冒。
所以等雾散了之后,赶紧关AC键,开暖风加外循环,把车外干燥空气抽进来。
既能保持玻璃清晰,又能让车内暖和起来。
那有人问了,南方湿冷天或者雨天怎么办?
答案一样,先冷风后暖风,AC键该开还得开。
南方的冬天虽然温度不算太低,但湿度大,车窗更容易起雾。
这种情况下,单纯开暖风根本除不了雾,反而会越吹越模糊。
必须先开AC加冷风,快速把雾气除掉,然后再切换到暖风保持。
还有一种情况是外雾,就是车外温度比车内低,玻璃外侧起雾。
这种情况就更简单了,直接用雨刷刮掉就行,不需要开AC。
但实际驾驶中,内雾才是大麻烦,因为你没法从车内擦玻璃外侧。
所以掌握正确的除雾方法,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北京交通管理局发布的冬季行车安全提示,车窗起雾是冬季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
很多追尾事故都是因为前挡风玻璃起雾,驾驶员视线受阻导致的。
所以千万别为了省油不开AC,安全第一。
第四部分 网友吵翻了这些神操作你中招了吗
问题一,我开暖风一直开着AC,是不是被4S店骗了?
答案是,如果你开暖风时AC键一直亮着,确实冤枉钱没少花。
AC键亮代表压缩机在工作,冬天制热根本不需要它。
关掉AC能明显降低油耗,有车主实测过,市区行驶关掉AC后,百公里能省一到两个油。
除非你车里特别潮湿,比如刚下完雨,想快速除湿,可以短暂开AC加冷风,但别长期开。
很多4S店销售顾问为了省事,直接告诉客户开空调就按AC,不管冬天夏天都一样。
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冬天制热和夏天制冷的原理完全不同。
夏天必须开AC,因为需要压缩机制冷。
冬天开暖风不需要AC,因为用的是发动机废热。
问题二,老司机说开暖风要开内循环,是不是更省油?
答案是,内循环确实能让车内温度升得更快,不把热气排到车外。
但长时间开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空气变差,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容易犯困。
建议先开外循环吹五分钟换气,再切内循环保温,每隔半小时开会儿外循环。
特别是车上坐了好几个人的时候,内循环开久了空气会特别闷。
有些车主为了省油一直开内循环,结果开着开着就犯困,这是非常危险的。
冬天本来就容易疲劳驾驶,再加上车内空气不流通,更容易出事。
所以省油固然重要,但安全更重要。
问题三,新能源车开暖风是不是更费电,AC键怎么用?
答案是,新能源车比如电动车的暖风分两种,一种是PTC加热,用电加热元件像电热毯。
一种是热泵空调,更省电。
根据行业测试数据,开暖风时如果用PTC,确实费电,续航可能下降三成到五成。
使用一小时可能减少五十到八十公里续航,这对电动车来说是个大麻烦。
但AC键的作用和油车一样,只影响制冷。
如果是热泵空调,开暖风更省电,效率是PTC的两到三倍。
使用一小时仅减少二十到三十公里续航,能提升续航一成多到两成。
不过除雾时还是得开AC加冷风快速除雾,不然玻璃雾气会影响驾驶安全。
很多电动车车主为了省电,冬天宁愿冻着也不开暖风。
这种做法其实得不偿失,因为人在寒冷环境下反应速度会变慢,判断力也会下降。
而且玻璃起雾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事故。
与其为了多跑几公里省电,不如保证行车安全。
现在很多新款电动车都配了热泵空调,就是为了解决冬季续航焦虑。
如果你的车是老款PTC加热,那冬天确实要多考虑一下用电策略。
结语 暖风AC键的隐藏技能你get了吗
从东北老铁的油耗焦虑到南方车主的除雾翻车,其实暖风和AC键的关系没那么复杂。
记住口诀,冬天制热关AC,除雾先冷后暖开AC。
AC键就是个制冷小弟,冬天制热用不上它,但除雾时还得靠它帮忙。
下次开车前,别再傻乎乎地乱按AC,省油又安全才是老司机的真本事。
很多车主之所以搞不清楚AC键的用法,是因为没搞懂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空调分为制冷和制热两套系统,制冷靠压缩机,制热靠发动机废热。
AC键只控制压缩机,跟制热没半毛钱关系。
搞清楚这个逻辑,你就不会再被4S店忽悠了。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空调系统可能略有差异。
有些高端车型配备了自动恒温空调,会根据车内外温度自动调节AC开关。
这种车你就不用操心了,交给电脑自动控制就行。
但大部分家用车还是手动空调,需要驾驶员自己判断什么时候该开AC。
最后灵魂拷问,你冬天开暖风时开AC吗?
有没有因为除雾闹过笑话?评论区聊聊你的血泪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