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

与A6同级,从34万跌至23万!配空气悬架+16个丹拿音响却无人欣赏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兄弟们,聊车这事儿,我自认还算个“老炮儿”。从当年的“普桑”到如今满大街的新能源,什么车没见过?但今天这台车,真让我心里五味杂陈。它明明有着和奥迪A6L同根同源的“好出身”,顶配时34万的身价也说得过去,可如今价格一降再降,直接探到23万的“地板价”,按理说这性价比应该“爆了”才对。可现实呢?大街上见得少,4S店里的销售也愁眉苦脸,销量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去年12月旺季也就卖了400多台。你说气人不气人?一台拥有空气悬架、16个丹拿音响、轴距超3米的C级豪华轿车,就这么被市场“冷落”了?它到底输在了哪儿?是产品不行,还是我们消费者太“势利眼”?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先说说它的“根正苗红”。很多兄弟可能不知道,大众辉昂这车,可不是什么“大号帕萨特”那么简单。它的平台,和奥迪A6L是“亲兄弟”,都是大众集团的MLB Evo纵置平台。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的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甚至很多电子系统,都和A6L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句话说,你花23万买辉昂,相当于用A4L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了一台“换标”的A6L的“内核”。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偷着乐”的感觉?发动机是那台熟悉的2.0T高功率,224匹马力,350牛米扭矩,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这套动力组合在奥迪和大众的多款车型上都经过了充分验证,平顺性、响应速度和燃油经济性(NEDC综合油耗6.8L/100km)都相当不错。开起来,你能明显感觉到德系车那种沉稳、扎实的底盘质感,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套娃”都能给的。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再聊聊它的“面子”和“里子”。外观上,辉昂确实走的是“低调奢华”路线。前脸是大众家族标志性的横幅式镀铬中网,配上炯炯有神的LED大灯,大气是大气,但问题也来了——它和几十万的途昂、甚至十几万的朗逸,前脸都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说这能有啥高级感?难怪有网友调侃:“大众的设计师是不是太忙了,连个前脸都懒得换?”车尾那个醒目的“PHIDEON”字母标识,本意是想提升档次,但效果嘛……只能说见仁见智。反倒是车身尺寸,5074mm的车长和3009mm的轴距,让它在气势上完全不输任何同级对手,停在路边,那气场是实实在在的。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坐进车里,这才是辉昂真正“扬眉吐气”的地方。大面积的软质材料、木纹饰板、钢琴烤漆面板,还有那质感上乘的真皮包裹,处处都在告诉你:我是一台豪华车。这做工和用料,比同价位的很多“德系兄弟”都要厚道。科技配置也不含糊,7英寸液晶仪表+9.2英寸中控屏,支持车联网、语音控制,虽然界面设计不算惊艳,但该有的功能一个不少。重点来了,前排和后排座椅都带加热、通风、按摩,这在同价位里简直是“降维打击”。后排还有小桌板、车载冰箱、多色氛围灯,再加上那套16个扬声器的丹拿音响,一上车,打开音乐,关上车窗,瞬间就能营造出百万级豪车的静谧与享受。你说,这样的“里子”,值不值23万?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底盘方面,辉昂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前五连杆、后梯形连杆独立悬架,还全系标配了带软硬和高低调节的空气悬架!这配置,别说在30万级别,就算放眼整个豪华车市场,也绝对算得上“豪横”。空气悬架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过沟过坎,滤震效果一流,车内乘客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舒适性直接拉满。高速过弯,车身姿态也相当稳健,操控感丝毫不弱。这哪里是“套娃”?这分明是“隐藏的贵族”!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可就是这么一台“宝藏车型”,为何“无人欣赏”?价格都打到23万了,还是卖不动,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品牌。在国人心中,奥迪四个圈就是“豪华”的代名词,而大众,再怎么努力,也还是“国民家用车”的印象根深蒂固。你跟别人说你开的是辉昂,对方可能第一反应是:“哦,帕萨特啊,不错不错。” 这种品牌认知的“鸿沟”,不是靠降价就能轻易填平的。其次,“套娃”设计确实让大众的高端车型“自废武功”。当一辆车从里到外都和自家的“平民车”长得差不多时,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它,那份“尊贵感”和“炫耀值”就大打折扣了。最后,市场选择太多了。23万,你可以买到顶配的雅阁、凯美瑞,甚至能上3系、C级的“门槛”,谁还会去考虑一台“大众标”的“大号帕萨特”呢?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所以,辉昂的困境,与其说是产品力不足,不如说是一场“生不逢时”的品牌悲剧。它有着不输A6L的“里子”,却顶着一个无法承载其价值的“牌子”。它用降价来换取市场,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品牌带来的“面子”。这就像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演了一辈子配角,突然让他当主角,观众却总觉得他“撑不起场子”。辉昂的遭遇,难道不正是国产豪华车崛起前,传统合资品牌在高端市场挣扎的一个缩影吗? 当价格不再是决定因素,我们究竟是在为车买单,还是在为车标背后的“故事”买单?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潜在车主,好好想想。

辉昂降至23万,配空悬+16喇叭丹拿音响,为何仍无人问津?-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