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

比亚迪卖得是真猛,全球到处都能看见它的车。

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有驾

可股神巴菲特呢,把手里所有比亚迪的股票全卖了。


就一个原因:在他眼里,造车这行当,再牛也不算好生意。

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有驾

七十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他,这钱赚得太累。

这事得从头说起。

当年巴菲特刚毕业那会儿,美国汽车多风光啊。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家霸着市场,工厂机器轰隆响,街上跑的全是他们家的车。

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有驾

可这小伙子偏偏看穿了一点:看着热闹,其实不好赚钱。

你今年出个新车火了,明年我就抄你设计,价格压低一点,消费者立马转头。

就跟开饭馆似的,你红烧肉做得香,我也可以做,最后只能拼谁便宜,谁也别想多吃一口肉。

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有驾

更惨的是后来日本车杀进美国。质量好,油耗低,一脚油门踩到底,美国三大巨头直接趴窝。

曾经威风八面的企业,两家破产重组,剩下一个福特也在生死线上晃荡。

这一课给巴菲特记了一辈子:有些行业表面光鲜,背地里全是汗水和血水。

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有驾

为啥汽车这么难挣钱?

三个字:烧钱、看天、没差别。

先说烧钱。

比亚迪车卖得火爆,可为何巴菲特却选择离开?老人道出了真相!-有驾

建个厂子动不动几十亿砸进去,厂房设备这些玩意儿每年都贬值,还没开始赚钱呢,折旧就已经吃掉一大块利润。

就像你租个店面装修花了二十万,结果半年后新对手开张,逼你降价,你还得接着扛着。

再看天吃饭。

经济好了大家抢着买车,一有风吹草动,谁还愿意花十几二十万买个大铁盒子?

这跟种地一样,风调雨顺能丰收,遇上旱涝就颗粒无收。

最要命的是第三条——车和车之间没啥大区别。

你说你的电池厉害,别人三个月就能追上来;你搞智能座舱,隔壁厂加班加点也能给你整一套差不多的。

于是大家都只能打价格战。你卖十万,他卖九万五,最后谁都赚不了几个子儿。

数据摆在这儿:

2013到2017年,丰田本田日产三家日本车企加起来净利润率才6.2%。

要是把丰田这个尖子生去掉,剩下俩平均不到5%。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只有4.3%,十一家上市车企平均更是低到2.49%。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不是电动车时代了吗?高科技!新赛道!

没错,车是变聪明了,能充电,能联网,还能自己开车。特斯拉、比亚迪也成了明星企业。

可问题是,行业的本质变了没有?

竞争反而更狠了!

以前一款车能卖五年六年,现在一年不出新款就被淘汰。

你刚宣布续航五百公里,别人马上放出六百公里的消息。

你搞自动驾驶,人家融资一轮接着一轮,半年就赶上来了。

以前是马拉松,慢慢跑;现在是百米冲刺,一口气喘不上来就得掉队。

看看特斯拉,2021年交付量涨了快九成,股价冲到四百多美元。

可到了2023年初,一度跌到一百多。

国内也一样,哪吒前两年还是新势力销冠,这才两年功夫,差点停产。

零跑原本不被看好,结果反超成了第一。

小鹏被人说“快倒闭了”,结果靠MONA系列翻身,好几次销量登顶。

理想、蔚来、埃安、问界……哪个不是起起伏伏?

今天你是风口上的猪,明天可能就被拍在沙滩上。

在这种环境里,谁能保证五年后还站着?

但汽车对国家太重要了。

2023年中国汽车总产值十一万亿,占GDP近十分之一,超过了房地产,成了第一支柱产业。

在斯洛伐克,汽车占工业生产四成以上,二百六十万人靠它吃饭,相当于全国每十六个人就有一个干这行。

摩洛哥汽车业贡献了十分之一的GDP,出口四分之一靠它,创造了二十二万个岗位。

日本更夸张,五百多万人靠汽车行业活着,占全国劳动力八个百分点。

而且这行当链条特别长,上下游带起来一大堆产业。

很多车企账上躺着几千亿现金,这是互联网公司都不敢想的事。

雷军发个小米SU7,抖音粉丝一个月涨六百万。李想、魏建军这些人,现在说话比明星还有分量。

可这些牛气哄哄的事,跟咱们普通投资人关系不大。

我们买股票,图的是分红,图的是股价稳稳涨。

可汽车行业烧钱多、竞争猛、利润薄,真正能让股东长期安心赚钱的公司,掰手指都数得过来。

这就出现一个怪现象:人人都离不开的东西,反倒不一定能让投资者赚到钱。

现在回头再看巴菲特卖比亚迪,是不是清楚多了?

他厉害在哪?他知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碰。

他喜欢那种有护城河的生意。比如可口可乐,配方几十年不变,全世界认这个味儿;比如苹果,系统封闭,用户粘性强。这种生意别人抄不来,赚钱也稳。

而造车不一样。哪怕你现在领先,明天也可能被追上。

技术更新太快,资本拼得太凶,根本没法躺赢。

其实2008年芒格提议买比亚迪时,巴菲特是反对的。

最后是勉强同意,算是“被迫”买入。

虽然后来赚了将近四十倍,但他对汽车行业的看法从来没变过。

这次清仓,不是因为比亚迪不行了。

是他终于彻底告别了一个他始终不信的行业。

这是历经风雨后的清醒:守住自己的能力圈,不贪不属于自己的钱。

我觉得这事给我们提了个醒。

有些行业听着高大上,地位重要,全国人民都在用,但它未必适合投资。

真正的好买卖,往往是那些模式简单、赚钱稳定的公司。

不用天天打仗,不用拼命降价,每年稳稳当当把利润拿回来。

投资本来是为了让日子过得轻松点。

要是天天盯着财报心跳加速,看到新闻就睡不着觉,那还不如不去碰。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