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

比亚迪海豹EV销售不太理想,这事儿铁了心的事实。海洋网拯救方案也随之推出,张总连续发了三份关于改款的问卷,都是跟这个有关。不少网友踊跃参与,也算是把海豹EV销量不好的根源说透了:产品劲儿不够,价格又偏高。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网友们的看法基本上就是坚持目前的设计风格,但要精雕细琢地进行升级。外观方面,建议改改尾翼,用上碳纤维材质;内饰那块,要增加抬头显示,还得换成防麂皮的运动座椅。其实,还有好多其他提升的方向,但总体来说,都算是细节上的改良,不算是彻底推翻重来。

可以说,海豹EV依然有挽救的潜力。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基础不错,外观设计的美学语言也得到大部分用户的认可。作为全新e平台3.0+CTB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再配合“八合一”电动驱动系统,整体产品实在是配得上“轿跑颜值担当”的称号。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不过,“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很明显,单月销量都不到1000台。此外,“海豹+数字”系列的车型推出,也让IP变得越来越模糊:它到底是高端豪华轿跑,还是十万级别的平民车?纯电动运动属性到底是冲着哪类消费者去的?

说实话,2025款海豹EV在升级方面还挺给力的:外观依然保持低趴的车头、溜背的车身线条和无框车门这些轿跑的基因,新增了瞭望塔式激光雷达,科技感满满;配置也补足了短板,全系都标配了800V高压平台(30-80%的充电时间只有20分钟),还搭载支持自动变道、上下匝道的DiPilot高级智能驾驶系统,再加上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整体开起来的质感明显提升不少。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不过,销量也反映了不少问题。作为Model 3、小米SU7、极氪001的竞争对手,海豹EV在运动性和赛道表现上还差一点火候。而且价格和海豹IP系列的其他车型没啥明显差别,用户在选择时也会犹豫:为什么要花17.58万元到23.98万原来买它?续航、动力和快充性能都不如自家的兄弟车型,更别提和竞争对手比了。

要在动力、续航和快充这块单靠提升,确实挺难再有突破,比如汉EV和汉L EV的销量就说明这个道理。

所以我觉得,海豹EV地增强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一,要把海豹IP旗下的车型区分开来,用“海豹EV”这个名字,容易和“海豹06EV”搞混,现在是时候改一改了。换成“海豹S”也行,或者“海豹01”。“海豹王”或者“虎鲸EV”也都可以考虑。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第二,兆瓦级快充,双电机后驱,千伏平台,二代刀片电池,高放电倍率,全部都得配齐。这样也方便王朝网那边瞧一瞧,是不是他们没把汉L卖好,还是说产品本身定位就不够明确。

第三,仰望U9X在圈速和极速方面都拿下了全球第一,毫无疑问,成了比亚迪的标杆产品。从仰望U9、U7,再到腾势Z、Z9GT,这些车型的设计元素、配置和配色其实就像挑选配件一样,属于选择范围内的事。至于海豹EV,想在这些兄弟车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也不算难。

比亚迪决意出手海豹电动车,销量不佳是产品实力还是定价问题?-有驾

四,搭配大号宽胎,最好是255以上。说到我这辆汉L,用的还是245的轮胎,老是吐槽这点。空气悬架、定制尾翼、前扰流板、侧包围和尾翼,厂方本该直接提供支持定制改装包,车迷们也会喜欢。运动版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尽情展现个性化。

说到价格呢,在20到30万这个范围里,海豹EV还是挺有竞争力的。倒也不仅仅是价格在起作用,毕竟那些喜欢玩动力和追求激情的朋友,真的是愿意花钱买的。如今,很多人在关注腾势Z在纽北跑道上的表现,只等它正式上市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