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刚提新车没多久,中控屏就开始卡顿,车门异响不断,甚至一些基本的智能功能也时灵时不灵?这不是个别现象。J.D. Power 2025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显示,今年行业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高达229个,比去年还多了17个,汽车整体质量水平确实在下降。
但就在这样一个“问题车”频出的年份,广汽本田却拿下了主流品牌新车质量第一名,而这已经是它连续第六年蝉联冠军。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旗下的雅阁和奥德赛也分别夺得了各自细分市场的第一名。
J.D. Power的IQS研究被视作汽车行业质量的“试金石”,它的评价方式非常直接:就是去问真实车主。研究重点考察拥车期为2至6个月的燃油车车主在用车过程中遇到的所有质量问题,从发动机、变速箱到车机系统、按键失灵,最后统计出平均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这个数值越低,说明质量越好。今年的研究基于近两万名车主的真实反馈,覆盖了39个品牌、148款车型,其结论颇具参考价值。
广汽本田能在这样一个严谨的评估中再次胜出,并且是在行业整体质量下滑的背景下,其PP100值远优于主流品牌平均值,这背后显然不是运气能解释的。
许多人把广汽本田的“六连冠”归结为一种“反潮流”的坚持。当不少车企在拼命缩短研发周期、快速推出新车以抢占市场时,广汽本田却依然坚持长达48个月的完整开发验证周期。这多出来的时间被用在了哪里?答案是极其严苛的测试。
每一款广汽本田的新车,不仅要完成本田全球的标准验证,还会额外增加针对中国本土路况和环境的“极限测试”。车辆需要在高温、高湿、高原、以及各种碎石、涉水等极端路况下进行累计约30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这个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5圈。其目的只有一个:确保车辆在交付给用户之前,就已经经历了各种严酷环境的考验,提前暴露并解决潜在问题。
在生产线上,广汽本田奉行一种被称为“120%合格率”的理念。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种质量文化:即便产品已经完全符合设计标准(100%),他们依然会追求额外的20%品质余量,致力于将任何微小的瑕疵风险降至最低。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构筑了其质量的“护城河”。
汽车质量的好坏,最终会通过一个非常现实的指标反映出来:保值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广汽本田的车型在二手车市场上一直是“硬通货”。雅阁的三年保值率高达60.23%,稳居中型车榜单前列;奥德赛、飞度等车型也常年位居各自细分市场的“保值王”。高保值率的背后,是市场对其产品质量广泛且持续的认可——大家都知道广汽本田的车毛病少,耐用,所以更愿意接手。
当许多品牌热衷于宣传大屏幕、高性能参数时,广汽本田则持续强调其安全性能。雅阁、皓影、型格等车型基于本田全球最新造车基准HA架构打造,关键部位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并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取得了全优(G)的成绩。
其全新纯电车型P7在安全上更是下足了功夫,车身扭转刚度高达40,200N·m/deg,高强度钢占比68%,并配备了13安全气囊。为了打造这款车,研发过程中耗费了402台整车,历经372次碰撞测试。这种对安全近乎“偏执”的投入,或许就是其能获得J.D. Power研究认可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广汽本田的“六连冠”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样本:它证明了当行业普遍在“卷”配置、“卷”价格甚至“卷”营销时,对基本品质的长期坚守本身就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