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工男”到“营销翻车”,奇瑞的危机公关缺了什么?

亮黄色的奇瑞风云X3L在天门山999级天梯上打滑后溜、撞击护栏,画面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开,这场筹备了两个月的“中国车史首次挑战”以尴尬收场。

从“理工男”到“营销翻车”,奇瑞的危机公关缺了什么?-有驾

11月12日,奇瑞汽车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风云X3L极限挑战测试”以意外告终。一辆黄色风云X3L在攀爬天梯时突然下滑,撞断部分护栏。

这已不是奇瑞第一次因营销活动引发争议。从星纪元ET雪坡挑战被指“性能作弊”,到捷途纵横G700驾车横跨长江遭同行暗讽,曾以“理工男”形象示人的奇瑞,在营销路上越发“迷途”。

天门山翻车:危机公关的失败案例

天门山事件发生后,奇瑞汽车在24小时内发布了致歉声明,承认“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

声明中,奇瑞解释事故原因为“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导致绳索缠绕车轮,动力输出受阻”。

尽管道歉迅速,网友却并不买账。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敷衍道歉”、“避重就轻”的批评声,奇瑞的品牌好感度随之骤降。

更为尴尬的是,天门山景区工作人员对此事的回应与奇瑞并不一致。工作人员仅表示“景区确实有与汽车品牌的联合活动”,但对具体的安全保障措施语焉不详。

从“理工男”到“营销翻车”,奇瑞的危机公关缺了什么?-有驾

前科累累:奇瑞负面营销事件一览

星纪元ET雪坡挑战作弊风波

在今年初的星纪元ET首钢滑雪大跳台雪坡挑战中,奇瑞号称要“致敬”奥迪quattro的经典四驱。

然而,随后被网友扒出车辆使用了远超常规规格的超长钉胎,这种“性能作弊”行为引发了多方质疑。

捷途纵横G700横跨长江引争议

奇瑞旗下的捷途品牌曾策划“纵横G700驾车横跨长江”活动,这一违反常识的营销立刻引发行业讨论。

长城汽车高管公开暗讽,称“航行该交给船舶”,车企不该制造无谓风险。

盲驾挑战危及公共安全

星途凌云的盲驾挑战不仅完全脱离日常用车场景,更给公众不良引导。

这一危险行为还直接造成了交通拥堵,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奇葩测试层出不穷

在另一些营销活动中,奇瑞更是奇招频出。有发布会现场让高管用开水泡内饰皮质并喝下,以证明所谓的用料环保。

更有高管在山海T7发布会上宣称“轮端输出扭矩超过1.8万匹马力”,被网友调侃为“人类动力之光”。

危机公关:奇瑞做错了什么?

道歉速度与诚意失衡

在天门山事件中,奇瑞的道歉虽然迅速,但被批评为流于表面、避重就轻。

在早期声明中,奇瑞仅简单提及“测试场景设计欠妥”,对公众关心的“是否造假”、“为何用人推”等核心问题却只字未提。

危机预警机制缺失

纵观奇瑞的多次营销翻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危机预警机制。

无论是天门山测试的防护绳问题,还是雪坡挑战中的超规轮胎,都反映出公司对潜在风险评估不足。

责任归属模糊不清

在数次事件的处理中,奇瑞很少明确责任归属。这种模糊处理方式,使公众难以感受到品牌的真诚反思。

直到第四次道歉,奇瑞CEO才亲自出面,承认“营销团队急功近利,采用了不恰当的宣传方式”,并宣布辞退营销负责人。

营销翻车背后的行业通病

奇瑞的困境并非孤例。近年来,汽车行业“极限营销”渐成风气。

从高楼跳伞到悬崖速降,从沙漠穿越到冰川漂移,汽车品牌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刺激”。

有业内人士坦言,车企之所以热衷于此,是因为品牌竞争激烈,内卷严重。一旦成功,就能瞬间引爆话题,提升品牌曝光度,彰显车辆性能。

然而,这种追逐流量的浮躁心态,往往让品牌忽视了安全底线和公共利益。

汽车品牌危机公关应对指南

真诚沟通,切忌敷衍

危机公关的第一要义是真诚沟通。企业应直面问题核心,而不是用“话术修饰”来回避实质问题。

当天门山事件发生后,如果奇瑞能第一时间披露全部事实,主动承认错误,而非挤牙膏式地释放信息,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快速响应,统一口径

危机公关的“黄金24小时”法则在互联网时代已被大幅缩短。

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同时确保内外部口径一致,避免出现奇瑞与景区回应相互矛盾的尴尬。

补救措施,落到实处

空头承诺比沉默更可怕。危机公关不仅要“说”,更要“做”。

奇瑞承诺对景区损失全额赔偿并修复是第一步,但还应有更全面的补救措施,包括对受影响游客的补偿。

重塑价值,回归本分

从根本上说,危机公关的最终目标是重建信任。

对于奇瑞这样的“理工男”起家的品牌,应回归“本分”初心,将精力投入到用户真实需求的满足上——如优化能耗、提升品控、完善服务。

营销的本质是传递信任。无论是天门山上的惊魂一刻,还是雪坡上的作弊风波,奇瑞一系列“翻车”事件背后,是品牌在流量焦虑中的集体迷失。

中国车市的竞争远未结束,但真正的强者不需要靠危险证明自己。稳扎稳打的产品力,比任何杂技表演都更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