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懂车帝又搞大事情了!这回一口气拉来36款车,在真实的封闭高速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专门测试各家车企吹得天花乱坠的辅助驾驶到底靠不靠谱。

结果呢?出乎所有人意料!

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X通过率均为5/6,在这一堆"遥遥领先"的国产车中杀出重围,直接登顶。这下好了,马斯克在X上转发了懂车帝测试视频,配文称:"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老马这得意劲儿,估计能高兴一个月。

说实话,这结果确实让人意外。华为、小鹏、理想这些在发布会上各种炫技的品牌,居然被一个"没有本地数据"的特斯拉给比下去了?问界M9、智界R7这些号称智驾天花板的车型,表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亮眼。

可是且慢,这个测试真的科学吗?

测试标准不统一,争议点太多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仔细看了测试过程,发现问题不少。最关键的是,懂车帝没有做到真正的"统一标准"。

先说车速问题。他们把所有车的辅助驾驶速度设为限速+10%,但不同车的策略不一样啊!有的车真跑到130km/h,有的就在120km/h晃悠。车速不同,在同一个刹车点,结果肯定不一样。这就像让姚明和郭敬明比身高,起跑线都不在一个水平上。

再说跟车距离。虽然都调成中间档位,但各家厂商对"中间档位"的理解差得远了去了。有博主扒出来,测试中前车变道时,有的车只隔3条白线,有的车隔了7条白线。这差距,够一辆车的长度了!跟得远的车,自然有更多反应时间,这不是明摆着占便宜吗?

最要命的是"消失的前车"这个项目。前车突然变道,后面冒出障碍物,这时候到底是刹车还是变道?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策略,有的比较"怂",远远就开始减速;有的比较"激进",会尝试变道超车。结果"怂"的车反而通过了测试,"激进"的车翻车了。

这算什么测试?感觉更像是在比谁的驾驶策略更保守。

马斯克转发背后的小心思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马斯克转发了懂车帝测试视频,并配文称:"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

老马这明显是在暗戳戳炫耀:"看看,我们连中国的路都没怎么学,就能拿第一!"潜台词是什么?如果给我们开放数据权限,那还不得碾压所有对手?

但问题是,特斯拉在中国卖了这么多年车,积累的数据还少吗?虽然不能出境,但在中国本地的数据训练从来没停过啊。马斯克这话,听起来更像是在给欧美市场做广告:"你看,我们的技术就是牛!"

懂车帝回应称:"本节目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该车辆的碰撞结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辅助驾驶场景下的表现。"连懂车帝自己都承认,这个测试的代表性有限。那马斯克还这么兴奋地转发,不是明摆着借机炒作吗?

国产车企集体沉默的尴尬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有意思的是,面对这个结果,国产车企的反应出奇一致——沉默。

鸿蒙智行、问界、智界只说了四个字:不予置评。这四个字,意味深长啊。是觉得测试不公平?还是对结果不服气?还是另有隐情?

反正从各家的态度能看出来,大家对这个测试都不太认同。也难怪,花了这么多钱搞研发,天天宣传"智驾遥遥领先",结果被一个"没有本地数据"的外国车企给比下去了,换谁都不会开心。

但是话说回来,沉默也不是办法啊。如果真的是测试不公平,为什么不站出来说清楚?如果是技术确实有差距,那就赶紧改进嘛。这样闷声不响,反而让人觉得心虚。

测试虽有瑕疵,警示作用不小

尽管这个测试有各种问题,但我觉得它的意义还是挺大的。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首先,它让大家看清了一个现实:无论是高速还是城市事故场景模拟,没有一家车企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这个结果,给那些过度迷信智驾的车主泼了一盆冷水。

要知道,现在很多车主对智驾的信心爆棚,开车的时候完全放松警惕,甚至有人在高速上睡觉。这种行为,简直是在玩命。懂车帝的测试至少告诉大家:智驾靠不住,关键时刻还得自己来。

其次,这个测试暴露了一个问题:各家车企对智驾的宣传确实有些过头了。什么"遥遥领先"、"超越人类司机"、"99.9%的安全性",听起来牛逼哄哄,实际测试一下,漏洞百出。

消费者花了几十万买车,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智驾功能去的。结果买回来发现,这玩意儿在关键时刻靠不住,这不是坑人吗?

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说到底,懂车帝这个测试最大的问题不是结果,而是方法。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一个科学的测试,首先得保证条件统一。车速要一样,跟车距离要一样,测试环境要一样,甚至连测试员的操作都应该标准化。但这次测试,这些基本要求都没做到。

再者,15个测试场景,每个场景只测一次,这个样本量也太小了。要知道,智驾系统的表现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天气、光线、路面状况等等。一次测试的结果,代表性实在有限。

最关键的是,懂车帝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本身就有商业利益考量。它需要流量,需要话题度,需要赞助商。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的客观性很难保证。

想象一下,如果华为或者小鹏赞助了这个节目,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消费者应该怎么看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盲信任何单一的测试结果。不管是懂车帝,还是其他机构,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多看几个测试,多了解一些真实用户的反馈,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判断。

其次,记住一个基本常识:现在的智驾技术,无论哪家,都还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关键词是"辅助",不是"代替"。人永远是第一责任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依赖机器。

最后,买车的时候,智驾功能可以作为加分项,但不应该是决定因素。车的基本品质,比如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行业需要更多理性声音

说实话,现在的智驾行业有点浮躁。各家车企都在搞营销噱头,都在夸大自己的技术实力,很少有人愿意坦诚地谈论技术的局限性。

特斯拉辅助驾驶拿第一,懂车帝测试到底有没有意义-有驾

懂车帝的测试虽然有问题,但至少提醒了大家:智驾技术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成熟。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只有承认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正视差距,才能迎头赶上。

希望国产车企不要因为一次测试结果就垂头丧气,也不要因为测试方法有问题就拒绝面对现实。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也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

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吹嘘,而是真正安全可靠的产品。

这次懂车帝的测试,意义可能不在于谁排第一,而在于让整个行业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我们的智驾技术,到底走到了哪一步?还有多少路要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