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高管称:国产越野缺核心技术!瞧不上比亚迪长城?
40万以上的硬派越野,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销量数字会说谎吗。
不一定。
但选择性展示的数字,往往藏着玄机。
一汽丰田高管一句“普拉多仍是销冠”,看似底气十足。
可细看时间范围——仅今年7月。
上半年呢?方程豹豹8早已多次碾压其销量。
数据掐头去尾,像不像精心剪辑的宣传片?
消费者的眼睛,真的那么好糊弄?
普拉多近半年月均销量约1700台。
这还是在终端优惠5万元的前提下。
30多万的价格,买一台配置近乎“裸奔”的车。
塑料方向盘。硬邦邦的座椅。小到可怜的车机屏。
没有氛围灯。没有智能座舱。连基本的静谧性都谈不上。
NVH?抱歉,非承载车身+大粗胎,风噪路噪如影随形。
这样的产品力,在2025年的今天,凭什么卖这么贵?
于是,技术牌被打出来了。
“我们有全时四驱。”
“这才是核心技术。”
“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能比的。”
这话听起来,有点傲慢。
甚至,带着一丝对国产技术的轻视。
比亚迪?长城?你们那些电动四驱、适时四驱……算什么?
可我们得承认——
托森差速器,确实是机械工程的杰作。
它不靠电控。不靠离合片。
靠的是蜗轮蜗杆的物理咬合。
前后轴扭矩自动分配。响应速度以毫秒计。
打滑时,动力瞬间转移。
无需传感器判断。无需电脑介入。
纯机械,纯本能。
沙漠陷车。戈壁翻越。雨雪湿滑路面。
四个轮子始终有动力。
稳定性,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种可靠性,是电子系统难以复制的。
反观国产阵营——
坦克700 Hi4-T用的是适时四驱。
后轴靠电控离合器接入。
有延迟。有依赖。一旦电控失灵……后果难料。
猛士917、方程豹豹8,双电机电动四驱。
响应快,逻辑灵活。
可高温下电机过热怎么办?电池电量不足呢?
电控系统的耐久性,真经得起十年荒野考验吗?
分时四驱更别提了。
Jeep牧马人、BJ80这类车型。
铺装路面不能用四驱。
否则“打桩”现象严重。
灵活性差。城市驾驶简直是折磨。
所以,高管说“核心技术差距”,并非空穴来风。
全时四驱的研发门槛极高。
传动系统要扛住长期高负荷输出。
差速器既要锁止,又要防磨损。
散热、润滑、材料强度……每一个环节都是挑战。
丰田几十年积累的工程经验,不是一朝一夕能追上的。
可问题来了——
你真的需要这么硬核的越野能力吗?
大多数普拉多车主。
一年越野不超过三次。
其余时间,都在城市通勤。
红绿灯起步。地下车库倒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这时候,全时四驱的优势在哪?
油耗却实实在在高了。
市区动辄15L以上。
而新能源越野SUV,馈电油耗可能只有9L。
舒适性呢?
国产新能源车给了你NAPPA真皮。按摩通风座椅。
15.6英寸大屏。L2+级智驾。千里OTA升级。
冰箱彩电大沙发……虽然被嘲,但确实香。
长途自驾,副驾老婆孩子能躺着睡一觉。
这不是“家电堆砌”,是生活品质的体现。
魏建军说过一句狠话:
“Hi4-Z是为泛越野用户设计的。”
什么意思?
大多数人不需要托森差速器。
他们要的是——偶尔走烂路不趴窝。
大部分时间开起来像豪华SUV一样舒服。
这就是市场分化。
硬派越野和豪华SUV,本就不是同一条赛道。
普拉多坚持纯粹。值得尊重。
但它的时代,是否正在悄然落幕?
再看价格。
30-40万区间,选择太多了。
理想L9。问界M9。蔚来ES8。
甚至更低一点的领克09 EM-P。
它们不越野吗?
轻度非铺装路面,轻松应对。
真正要去可可西里穿越的,毕竟是极少数。
所以,一汽丰田的焦虑,藏在这句话背后。
他们怕的不是销量下滑。
怕的是品牌信仰崩塌。
当“越野之王”的光环被新能源蚕食。
当年轻人开始讨论“电车也能攀岩”。
那种源自机械崇拜的优越感,正在瓦解。
但我们也要自省。
国产车企,除了堆配置,有没有真正攻克“核心壁垒”?
电动四驱是趋势。
但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仍需验证。
三电系统的冗余设计。热管理策略。
能不能做到“十年无大修”?
这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技术没有高低。只有适配场景。
托森差速器伟大。
但不该成为嘲笑进步的理由。
新能源越野,正在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定义“强悍”。
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40万。
你会选一台“只懂越野”的普拉多。
还是一台“既能进城又能撒野”的方程豹?
答案。
或许早就写在消费者的选择里了。
**这个时代。
不再崇拜单一的强大。
而是追求全面的平衡**。
够用了。
才是最大的奢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