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一汽-大众那款卖了好多年的“神车”速腾,要出新款了。
这回不叫速腾,改叫“速腾L”了,听着是不是感觉高级了点?
实车照片都出来了,是一台锰石黑的,看着确实挺有气场。
不过,很多打算买车的朋友都在观望,心里犯嘀咕:这加了个“L”,到底是真的脱胎换骨,还是大众又在玩什么新花样,换个马甲好卖个高价?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新车,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咱们老百姓等。
首先得说,这新款速腾L在外观上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现在大家买车,第一眼缘很重要,大众显然深谙此道。
新车的前脸变化最大,学着自家高端的纯电ID.系列,把那个大众车标给点亮了,还配上了一条贯穿式的LED灯带。
这设计在晚上亮起来,辨识度一下就上来了,显得特别有科技感,也年轻了不少。
车尾的设计也动了心思,把原来挂在后备厢盖上的牌照框,挪到了下面的保险杠上。
你别小看这个小改动,这可是它大哥迈腾和帕萨特的经典设计,这么一改,整个车屁股看起来更宽、更敦实,视觉上就感觉这车更稳重,档次感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再加上那个叫“锰石黑”的车漆,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纯黑,在光线下看有种深邃的金属质感,确实把德系车那种所谓的“高级感”给营造得明明白白。
从“面子”工程上说,速腾L这次的升级是成功的,它变得更像一台B级车,更能满足咱们国人对“大气”的追求。
但是,咱们看车不能光看表面,得看里子。
这回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就是车名里的这个“L”。
在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L”通常就代表着“加长轴距”,意味着后排腿部空间更大,坐着更舒服,比如奥迪A6L、宝马5系Li,那都是实打实地给后排乘客谋福利。
所以一听“速腾L”,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这车后排能翘二郎腿了吧?
可事实呢?
咱们来看数据。
新车的车身长度确实变长了,从现在的4米79增加到了4米85左右,长了6厘米多,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可最关键的,决定你后排空间的核心数据——轴距,却是一毫米都没变,还是2731毫米。
这就有点像一个人,个子没长高,但是穿了一件下摆更长的风衣,看起来是显得修长了,但实际的腿长还是那么多。
大众这手操作,说白了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在视觉上给你营造出一种“我升级了,我变大了”的感觉。
它骨子里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MQB Evo平台,底盘悬挂这些核心结构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做法,从商业角度看很聪明,但对于现在越来越懂车的消费者来说,多少感觉有点不够实在。
如果说外观是“精装修”,那车内的变化可以说是“大换血”了。
一坐进去,你绝对认不出来这是速腾。
大众这次非常舍得,直接把还没上市的全新一代迈腾的那套内饰设计给搬了过来。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控台那块巨大的15英寸竖向大屏幕,几乎把所有的实体按键都取消了,整个中控台看起来非常简洁。
换挡机构也从原来的传统挡杆,变成了方向盘后面的小巧怀挡,这样一来,中央扶手箱前面的空间就全被释放出来,可以做成更大的储物格。
整个驾驶舱的科技氛围,可以说是瞬间拉满了。
这种设计风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向谁看齐。
没错,就是咱们的国产品牌。
曾几何-时,我们总是羡慕特斯拉、蔚来、理想那些车里的大屏幕和简洁的设计,现在,连一向被认为“保守”、“套娃”的大众都开始这么干了,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创新和设计理念,已经强大到开始引领全球潮流,甚至让这些国际巨头不得不跟进学习,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当然,这套内饰也不是十全十美,它在之前的ID.7车型上出现时,就有一些用户反映系统操作逻辑有点复杂,流畅度也有待提升。
不知道这次用在速腾L上,大众有没有进行优化,这得等车子上市后实际体验才能知道。
最后,咱们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也是这台车最没“惊喜”的地方——动力系统。
打开引擎盖,里面躺着的还是那台我们非常熟悉的EA211 1.5T Evo2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参数和现款车型一模一样,一点没变。
与之匹配的,大概率也还是那台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说实话,这套动力总成在今天来看,技术是成熟的,日常开也绝对够用,油耗表现也不错。
但问题在于,时代变了,你的对手们已经不是昨天的对手了。
你看看现在的紧凑级轿车市场,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了。
日系的本田、丰田,早就把混动技术玩得炉火纯青,省油又平顺。
更不用提我们的国产品牌了,以比亚迪为首,直接掀了桌子。
人家前不久发布的秦L DM-i,官方宣称亏电油耗能做到百公里2.9升,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能超过20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很多车主可能一个月都不用去一次加油站。
在这样的技术冲击下,速腾L连一个能稍微降低点油耗的48V轻混系统都舍不得给,依然坚持用纯燃油动力。
它想靠着一个听起来唬人的“L”后缀,一张更漂亮的新面孔,和一套紧跟潮流的大屏内饰,来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这背后的策略很明显,就是想继续拔高自己的定位,用“越级”的观感去和对手竞争。
但它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动力技术的先进性,已经明显落后了。
所以,这台全新的速-腾L到底能不能成功,最后还是要看价格。
如果它的定价能维持在现款车型的水平,甚至略有下调,那么凭借着大众品牌的号召力、更出色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它依然会有很强的吸引力,毕竟“德系品质”这四个字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有分量的。
但如果大众觉得,我换了新设计,名字里还多了个“L”,就想当然地把价格往上提,那恐怕就要失算了。
现在的消费者可比以前精明多了,大家买车都会货比三家,会算经济账。
当一台外观时尚、内饰科技,但核心技术没有革新,并且用车成本可能更高的合资车,摆在另一台技术领先、用车成本极低、价格还可能更便宜的国产车面前时,大家会怎么选?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已经和五年前、十年前大不相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