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开始,很多人还在计划着去哪儿玩,或者正在路上感受着节日的拥堵,但汽车行业可一点都没闲着。
就在十月一号这一天,各大汽车公司就急匆匆地把自己九月份的销售成绩单给公布出来了。
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其实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现在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谁都想第一时间展示自己的实力,抢占舆论的先机。
不过,咱们在看这些数字的时候,心里得有个数,车企公布的这个数据叫“批售量”,简单来说就是汽车从工厂卖给了各地的经销商,这里面还包括了要卖到国外的出口车辆。
所以,这个数字跟我们最终在国内买车上牌的“零售量”会有些不同,但它依然是观察整个市场冷暖和各家公司发展势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新势力”。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开了,形成了一道道明显的分水岭。
有的品牌一个月能卖三四万辆,站稳了脚跟,而头部的品牌已经冲到了一个月六万辆的水平。
如果咱们不只看九月这一个月,而是把整个第三季度,也就是七、八、九这三个月的数据放在一起看,那故事就更加清晰了。
这里面表现最亮眼的,要数零跑汽车了。
这家公司今年的增长势,可以说是相当迅猛,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零跑一共交付了17.4万辆车,平均下来每个月都接近六万辆,这个成绩在所有新势力品牌里都是遥遥领先的。
如果能保持住这个状态,那么到年底的第四季度,他们一个季度卖出超过20万辆车,看起来是很有希望的。
很多人对零跑的印象就是性价比高,价格亲民,现在看来,这种踏踏实实造车,给消费者提供实惠产品的路线,确实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当然,有人高兴就有人会感到压力。
比如理想汽车,一直以来都是新势力里的优等生,但第三季度的表现就稍微有点波动。
他们这个季度卖了9.32万辆车,这个数字本身依然非常高,但是和它自己表现出色的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大概16%。
对于一个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品牌来说,任何一点增速放缓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现在,理想汽车把很多希望都放在了他们即将推出的一款新车i6身上,这台车能不能帮助理想重新找回高速增长的势头,是接下来市场关注的一大看点。
再看另外几家我们熟悉的老牌新势力。
小鹏汽车走的是一条稳健发展的路,销量从第一季度的9.4万辆,平稳地增长到了第三季度的11.6万辆,虽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但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定进步,也说明了公司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实力是比较扎实的。
而蔚来汽车则在第三季度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今年年初第一季度的时候,蔚来的交付量一度比较低迷,只有4.2万辆,当时市场上有不少担忧的声音。
但是到了第三季度,他们的交付量已经回升到了8.7万辆,和第二季度相比增长了21%。
这其中,像L90和ES8这两款高端车型的热销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不仅拉动了整体销量,更重要的是稳固了蔚来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除了这些我们熟悉的品牌,还有两个“跨界”来的选手,表现也十分抢眼。
一个是小米汽车,凭借着品牌本身巨大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他们在第三季度的销量首次突破了10万辆大关,环比增长了23%,这个势头非常强劲。
另一个就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鸿蒙智行联盟,它旗下包括了问界等多个品牌。
在九月份,鸿蒙智行全系交付了超过5.2万辆新车,整个第三季度的销量更是达到了14.5万台。
这显示出,当顶尖的科技公司将其技术、品牌和渠道能力赋能到汽车行业时,能够爆发出巨大的市场能量。
看完了新势力们的激烈竞争,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那些传统的汽车大集团。
如果说新势力是在争夺未来市场的入场券,那么这些传统巨头则是在用庞大的体量和深厚的根基,捍卫着自己现在的市场地位。
在这个领域,比亚迪的领先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更像是一个覆盖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的巨无霸。
九月份,比亚迪卖出了接近40万辆车,达到了39.63万辆,这个数字让所有对手都望尘莫及。
到今年九月底,比亚迪2025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26万辆。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超过70万辆是出口到了海外市场,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在国内市场是绝对的领导者,在全球汽车市场上也已经成为了一支代表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
吉利汽车作为另一家实力雄厚的中国品牌,表现同样稳健。
九月份卖出了27.31万辆,今年以来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217万辆。
和比亚迪一样,吉利也在大力推进全球化战略,今年有30万辆车卖到了海外,说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
长城汽车则在出口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九月份销量是13.36万辆,今年累计交付的92万多辆车里,出口就占了超过33万辆,这个比例相当高,也反映出长城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品牌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从这些数据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过去大家觉得很高端的豪华品牌,特别是那些定价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现在似乎遇到了一些销售瓶颈,月销量很多都停留在一到两万台的区间,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冲击,这些新品牌用智能化的体验、贴心的服务和新颖的设计,正在重新定义消费者对于“豪华”的理解。
总的来说,九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非常活跃,展现了整个市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所有的车企都在想尽办法多卖车,为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做最后的冲刺。
可以预见,最终统计出来的国内实际上牌销量,突破200万辆应该不成问题。
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也能感受到,最近各种汽车优惠、促销活动特别多,这就是车企们在努力积累订单,为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储备“弹药”。
这场围绕着汽车的竞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熟悉的一切,而中国品牌在其中的崛起,无疑是最令人振奋的景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