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亲儿子吃肉 其他四界为何喝汤
问界卖疯了。
其他四界却静悄悄。
同为华为系,命运为何如此不同?
销量数字不会说谎。
2025年前8个月。问界零售量合计约22.8万辆。智界系列只有5.3万辆。享界1.35万辆。尊界仅1006辆。
差距惊人。
问界M9。售价近50万。月销却能破万。
智界S7。价格下探至20万。月销却曾仅三位数。
越便宜。越难卖。
这在疯狂内卷的中国车市。堪称反直觉。
🔥 资源倾斜:亲儿子与干儿子的区别
华为线下1200家门店。问界独占流量入口。超八成华为店里都摆问界。智界和享界?能被看到的机会少得多。
核心技术也优先。
问界往往最先用上ADS 2.0、鸿蒙4.0。智界S7上市时仅配ADS 1.0。算力较问界M7低40%。
余承东的站台。
2023年他亲自站台11场发布会。73% 给了问界。
营销预算。
68% 投向了问界。
这哪里是雨露均沾。这简直是独宠一人。
🤝 合作深度:交出灵魂,还是同床异梦?
问界和赛力斯。是深度绑定。华为深度参与产品规划、整车开发、供应链管理、品控、制造、销售、品牌乃至售后全链条。赛力斯工厂每台问界出厂前必经华为品控组72项检测。
其他几位呢?
智界与奇瑞。享界与北汽。更像是强者联合。合作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考量。智界S7就因生产交付严重延迟。伤了用户信心。
甚至传出。奇瑞与华为在主导权上有博弈。华为甚至不掌握智界的排产计划。奇瑞还推出平台、定位、设计高度相似的星纪元ES。
这合作。怎能顺畅?
华为要主导权。传统车企不想沦为代工厂。矛盾就此产生。
🎯 市场定位:精准打击与错位竞争
问界切入了增程式家用SUV市场。理想已证明这市场可行。问界M7“冰箱+零重力座椅+L2智驾”组合。直击30-45岁二胎家庭痛点。客单价32.4万元。精准卡位置换燃油车预算线。
智界主攻纯电轿车市场。这里竞争惨烈。有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
享界挑战高端行政纯电轿车。定价45.8万起。直面奔驰EQE、蔚来ET7。但73% 豪车买家认为“华为标撑不起50万价位”。
赛道选择。几乎决定了命运一半。
📦 产品策略:SUV红利与轿车红海
问界全系是SUV。M5/M7/M8/M9。构建了完整产品梯队。覆盖20–60万元主流高端区间。
国人爱SUV。大空间。高坐姿。强通过性。
智界S7是轿车。纯电轿跑市场本身销量就不特别高。
虽然后来智界也推出了SUV R7。但品牌根基未稳。销量有起伏。
🧠 消费心理:为华为车买单,而非仅为华为智驾
用户买问界。更因它是“华为车”。
调研显示。70.7%的问界M8用户拥有至少一台华为手机。82%的用户对华为品牌很了解。华为品牌对26.7% 的用户下单有决定性影响。对47.3% 的用户有较大影响。
甚至有车主将车尾“赛力斯”抠掉。贴上“HUAWEI”标。淘宝“华为车标”热销商品累计销量超6000件。
反之。
智界、享界等与“华为”标签的绑定偏弱。品牌知名度远不及问界。
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不再单为技术情怀买单。更全面考量性价比、可靠性。
而且。对智驾付费意愿在降。华为智驾高阶版3.6万元的选装定价。显得格格不入。理想、小鹏、比亚迪等都将“智驾免费送”作为标配。
💎 总结:成功难以复制
问界的成功。
是技术、品牌、成本、赛道、合作深度、资源倾斜的综合胜利。
是华为与赛力斯在正确时间。选择了正确赛道。以正确深度合作的结果。
其他四界。
或困于合作博弈。或败于赛道选择。或失于资源不足。或耽于品牌认知。
华为这堂课血淋淋。
没有真心换技术的觉悟。没有彻底交出控制权的勇气。就很难复制问界的奇迹。
市场很现实。
消费者只为自己认可的真实价值买单。
你看明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