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豪车大佬都是云端神仙,结果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晋“骂不死的铁人”——不是漫威的那位,是广汽集团董事长。人家这操作,和什么“答网友问”比起来,简直一脚踹开了道歉信的流量池,直接给自己架了个“万人唾骂台”,还拿了本小学生抄作业专用笔记本,像模像样记下哪天被谁喷了第几句,这精神头,就是班主任查寝都得敬礼。
先别着急夸勇气,毕竟多数场合,董事长们都是拼命练“隐身术”,生怕被现场车主喊出那句“有事你出来啊”。但这回搞特殊,不仅人到齐,还队形摆出了古代血书请愿的气势:三大品牌的一把手齐聚,连三院一部都抽空来围观,估计办公区都得临时空岗,万一有需求实现了,大家还互相背锅,体现一把团队精神。这架势,明摆着不是来开答谢会的,是来体验车主喷雾灭火器的威力。
被邀请来的这些用户,身份都不简单。基本逻辑是:你骂得凶,你就是座上宾。谁要敢在广汽官方号上边呲牙咧嘴边拍视频,边手动点名董事长,结果不是被拉黑,反手还给你发一条“你周末有空么,来总部坐坐?”人生第一次发现,不礼貌的网友有春天,吐槽也能升级打怪。大数据不止会精准推送广告,还能精准抽取“刺头”车主打群架。下次无聊,不如在领导的评论区试试新骂法,说不定下季度成绩单的机会就到你头上。
现场气氛肯定是热烈,主打一个“想说就说”,比起企业年会抽奖还要来劲儿。车主们轮流发言,和点名批判北极电费差不多。有人嫌弃老车主换购没有诚意优惠,有人嫌售后服务水平秒变股票一样波动起伏。有的直接霸气给品牌定价,一句“超出这个价我不买”比谈判专家还专业。品牌营销更是被怼成大漏水的澡堂,啥热点都滚烫不到自己头上,群友的热情分分钟烫伤董事长的笔记本。
最致命的是,有人吐槽“技术成堆,宣传全无”,同行新势力交个三万台都能上个微博热搜,广汽这边的宣传像地铁安检,只有摸底没有通过。高层听完也不装孙子了,回敬一句“国企营销有限制”,然后又摆出改革宣言:咱们要NPS了,品牌建设得加钱了,服务得用心了。说得挺好,你信不信是另一回事。
有意思的是,恳谈开完了,当地没有官宣,没有喇叭,没有小红书KOL打卡,甚至连朋友圈点赞点踩都没刷起来。动静弄得跟秘密派党一样,最后全靠被邀请的车主神秘发帖,才拆穿了董事长“偷偷挨骂”的戏码。广汽这波低调秀是什么逻辑?大概跟程序员藏bug一样,bug太丢脸,能不说就不说,用户发现了干脆整明白点。
再看看背景,也难怪董事长要自降身价、直接挨骂。半年报摆在那里,营业总收入有数,但僵硬到脱发:产销量和终端销量都不算亮眼。别说其它新势力后浪涛涛,就说隔壁楼下造车新军仨月卖一波,热搜都能蹭出泡,广汽还在谈“改革的深水区”。官方发言稿一听就是老油条:“我们要满足用户真需求”。谁还没听过这句经典口号?只是以前“真需求”聊着聊着变“真实需求”,再聊聊变成“真实抱怨”,到头来变成车友交流群里的段子手互喷。
这场恳谈会到底是不是作秀?大气磅礴地说,还真不像。你能想象一把手专门组织高管备小抄,召车主开喷会还不发通稿?秀都不会这么拍。通常,一把手都是在央视镜头后头两行举正牌子,实在不行就视频连线“深表遗憾”。这回倒好,董事长不但现场挨骂,还偶尔补刀“你是哪位网友?”一个铁憨憨揣着笔记本在雨中迎骂,画面太美,打工人的青春结束得比国产电池保修还快。
这一幕按理说够戏剧化,但背后的信号比三元锂还耐烧。广汽坐不住,不是没道理。今年“番禺行动”悄悄推进,研产供销一体化拉起大旗。什么IPD流程、标准周期、集成体系,听得懂吗?不懂也没关系,反正能用一条总结:要便宜、要快、要靠谱、要省心。这几项改好了,就已是深水区的技能点分配——只不过,海水深不深,不是董事长说了算,得看消费者会不会游泳。
车主身份更妙。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子不灵了,现在流行的干脆“骂人专家变需求代表”,只要你怼得狠、反馈多,立刻荣升“客户需求洞察代表”。按这道理,早年间微博疯狂投诉快递的老大妈,现在进社区分分钟变成菜市场送达顾问。想想也好,你骂得越响,厂商越怕,怕了才动,这比什么数据分析都准。
当然,甭管厂家怎么改,最后还是那套老梗:车主的需求就像神仙写作业,永远写不完。今天说售后,明天聊回收,后天吵OTA升级,轮番“加更”比短剧都高频。企业愿不愿掏真心其实一眼能看穿,车主开完会都说“真没想到董事长亲自记我名字”,领导答“我们真记了”,俩人像学生家长会,互动比春晚还真诚。
表面上,这场恳谈不过是个用户反馈会。可是,那种把矛盾摊开说,哪怕听骂也不躲的姿态,已经够同类车企喝止痛药了。试问别家敢来一场这样的现场直播么?用户敢吗,高管敢吗,董事长敢吗?敢的是广汽冯董事长,还有那帮七嘴八舌永远吐不尽槽点的车友。有争议才有进步,这老理论终于活成了真人解说。
说回现实,恳谈的效果嘛,还得慢慢看,毕竟董事长笔记上草稿字迹太潦草,到底能记住几个疑难杂症,都还是未知数。总之,对于“以用户为中心”这块金字招牌,大家都是墙上钉钉的高手,嘴上没输过,行动没怎么见过。现在广汽这波“捅破窗户纸”的操作,像极了成年人半夜偷偷摔手机示好老婆——有行动,也就不怕没效果。
最后的最后,这个世界可能就是这样:你讲权威,别人讲奋斗,你讲改革,别人讲花活,等你终于肯站出来听骂了,车主已经准备了一打新段子。至于改革大业是不是一笑而过,董事长是不是写满小本本就能变神仙,我拭目以待。打工人看老板挨骂,总有种说不出的爽感,但愿下回轮到我,喜提广汽体验官头衔,再当一回会喷的“刺头”,领个痛快体验。
所以人生嘛,有时候骂人也是就业方向,群众监督也是服务升级,领导记笔记也可能是段子开头。这年头,能被老板点名骂一顿,何尝不是上进的标志。至于谁挨骂、谁写字、谁变好,这个谜题,就留给时间和下一轮吐槽了。
毕竟吐槽让世界更好,谁认真谁就输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