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与华为携手推出“王炸”:全球首款智驾燃油车A5L正式上市

当造车新势力凭借智能化手段对传统豪车格局形成颠覆性冲击之际,德系豪车巨头奥迪携手中国智驾领头羊华为推出“燃油 + 智能”这一极具竞争力的“王炸”组合。

奥迪与华为携手推出“王炸”:全球首款智驾燃油车A5L正式上市-有驾

8月1日,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以震撼之势正式上市。该车以“全球首款智驾燃油车”的独特身份,向市场宣告,打破“油车不智能”这一固有偏见!

技术破局:华为乾崑如何让燃油车“智”如电车?

奥迪此次为实现智能驾驶落地,推出了两大“硬核底盘”支撑体系:一是专属PPC燃油平台,二是E³ 1.2电子架构。

该电子架构以五大域控制器替代传统的分散控制单元,并借助千兆以太网达成毫秒级的数据传输,从而为华为智驾系统构建起可与电动汽车相媲美的“神经网络”。同时,车辆周身配备了多达32个传感器,可谓武装到牙齿。其中包括12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2颗具备恒温自清洁功能的激光雷达,即便在暴雨、浓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仍能精准地感知周边环境。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长聂奕着重强调:“这并非单纯的技术炫耀,而是旨在为用户带来全场景的真实优质体验——在高速公路上可安心驾驶,在城区道路中能舒心使用,停车入位也毫无难度!”真实的数据有力地佐证了其可靠性:华为智驾系统在半年时间内累计辅助行驶里程超过35亿公里,泊车成功率高达99%。

奥迪与华为携手推出“王炸”:全球首款智驾燃油车A5L正式上市-有驾

德系驾控+中国智能:奥迪的“双王牌战略”

在智能化优势之外,奥迪更充分展现其百年机械制造的深厚底蕴:

卓越性能: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功率达200kW),并应用与保时捷同源的VTG涡轮技术,车辆能在5.6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quattro四驱车型更是标配赛道级CDC悬架,为驾驶者带来极致的操控体验与卓越的行驶性能。

空间优化: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空间特供设计,车辆轴距大幅增加77mm,达到2969mm。后排膝部空间可达87mm,这种专门为中国用户进行的加长设计,显著提升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美学革新:采用无框车门设计,搭配0.59黄金轴长比的溜背造型,赋予车辆优雅且动感的外观。车内配备PDLC可调光天幕与双OLED曲面屏,营造出极具科技感的内饰氛围,在科技感的营造上丝毫不逊色于新兴造车势力。

此外,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定位更彰显了奥迪的市场决心:此次推出的六款不同配置车型,价格覆盖25.99万元至36.99万元区间。其中,智驾版车型起售价仅为28.98万元,这一价格策略直接打破了BBA品牌在智能驾驶选装方面的价格溢价局面。

市场博弈:奥迪的背水一战与行业变局

此次合作被业内视作奥迪的“关键突围”之举,具体分析如下:

销量压力困境:2025年上半年,奥迪在华销量为28.7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0.2%,其中纯电动车型的跌幅更是达到了23.5%,这无疑给奥迪带来了较大的销量压力。

战略押注考量:中国市场在奥迪全球销量中占据36%的份额,因此借助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以及上汽的本土化优势来重振市场,成为奥迪的必然选择。

行业冲击影响:这一合作在行业内引发了强烈冲击波。奔驰C级经销商紧急降价2万元,凯迪拉克CT5也暗中推出优惠活动,传统豪车的价格体系正面临瓦解。

业内人士指出:“奥迪是首个将华为智能驾驶技术引入燃油车领域的豪华品牌,其与华为的合作深度远超宝马(与Momenta的合作)、奔驰的试探性布局。”机构高级分析师预判:“202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预计将增长8.5%,达到380万辆,智能化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要考量因素。奥迪抢占‘智能燃油车’这一蓝海市场,有望在宝马3系、奔驰C级实现智能驾驶落地之前,率先收割市场红利。”

奥迪与华为携手推出“王炸”:全球首款智驾燃油车A5L正式上市-有驾

奥迪与华为合作充分证明,燃油平台同样能够承载顶级智能驾驶技术。这一成果使得全球范围内约60%的燃油车车主迎来了智能平权的时代,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于燃油车与电动车之间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差距。“德系机械工艺 + 中国智能科技”的合作模式,有望成为豪华汽车领域的全新标杆。据华为靳玉志透露,奥迪旗下A4、Q5等主力车型未来将全线搭载乾崑智驾系统,进一步强化这一合作模式的影响力。

网友对此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在百度贴吧“汽车吧”中,有网友评论道:“以26万的价格就能买到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奥迪汽车,夫复何求?”还有网友表示:“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终于放下身段,积极拥抱智能科技。”

从曾经的“官车象征”转变为如今的“智驾先锋”,奥迪正以A5L Sportback为关键支点,全力推动百年豪华汽车品牌的智能化重生进程。#奥迪与华为合作L4自动驾驶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