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

说起电车,大伙儿第一反应不是小轿,就是SUV。可这次上海车展,吉利远程放了个卫星,捣鼓出个“超级VAN”,还是醇氢电动的。这玩意,搁过去就是拉货的面包车,现在塞了点“硬核”玩意,嚷嚷着续航能飙到1000公里开外。

这事儿盘起来挺有嚼头。一面是咱们国家铆足劲儿推新能源,又是撒币又是开绿灯,电车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另一面,大伙儿对电车的“电量焦虑症”一直没好利索。天冷怕电池掉链子,天热怕空调吸干电,就怕撂挑子在半道。这吉利远程的超级VAN,一口气把续航怼到1000公里,听着确实挠人心窝子。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但扣细节,这“醇氢电动”是哪门子道道?说穿了,就是先用甲醇变氢,再用氢燃料电池干活发电,然后马达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说白了,就是增程式电动的变种。好处是能烧甲醇,这玩意比汽油亲民,也更容易搞到手。弊端是能量转换率有点捉襟见肘,而且甲醇这东西本身也藏着不少安全隐患。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有人要说了,直接上氢燃料电池不就得了?这话听着轻巧,做起来难如登天。氢燃料电池造价太贵,加氢站还没影儿呢。况且,氢气的储存和输送也是个老大难。所以,眼下看,“醇氢电动”算是矮子里拔将军,凑合着用。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不过,这超级VAN盯上的,可不是寻常百姓家。它对标的是福特全顺、大通V80这种营生工具。啥意思?它要干的是“搬砖”的活儿,是“跑断腿”的活儿。对于这些用户,续航里程就是硬道理。谁也不想拉一车家当,半路歇菜。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但问题也来了,甲醇这玩意,虽说实惠,但加注站的覆盖率跟加油站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各地甲醇的标准可能还不一样,这要是跑长途,万一找不到对味的甲醇,岂不是凉凉?

再说说这个3+2的座椅布局。乍看挺花哨,但仔细琢磨,这舒适度能打几分?后排那俩连体椅,坐久了怕是腰酸背痛。而且,这种布局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贼高,要是设计拉胯,反而显得憋屈。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其实,新能源商用车这块地盘,潜力是有的。现在不少城市都对烧油的货车say no,电车成了香饽饽。但想真正拿下市场,光靠续航撑腰还不够。还得在舒适性、靠谱性、安全性、售后服务上多下点功夫。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当我们把视线从那些花里胡哨的“黑科技”上挪开,会发现,这辆“超级VAN”背后,映衬出的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窘境。一面,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词儿往外蹦。另一面,用户的真实需求却常常被抛到脑后。

吉利远程超级VAN续航超1000公里,能否解决用户真实需求?-有驾

与普遍认知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只是个技术活,更是个社会工程。它牵扯到能源结构、基建、用户习惯、规章制度等等。想要真正实现“绿色出行”,恐怕还任重道远。

说白了,这吉利远程的超级VAN,就像一个西装革履的“社畜”。它拼命想用“硬核”玩意来搞定现实问题,但能不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它能不能真正摸清“社畜”的门道。对于真正靠力气吃饭的人来说,能拉货,能挣钱,才是王道。至于是不是“醇氢电动”,是不是“1000公里续航”,那都是添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