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前两月卖出167万辆车,再看比亚迪销量,差距依然悬殊
“国内被吊打,全球仍称王”——当比亚迪在中国市场把南北丰田销量总和甩出三条街时,丰田却用一份全球数据告诉所有人:姜还是老的辣!但这块“老姜”的辣味里,早已混进了中国新能源的呛鼻火药味。
一、国内战场:比亚迪“贴脸开大”,丰田只剩“招架之力”
2025年刚过完一季度,比亚迪就扔出个让合资品牌集体失眠的数据:三个月卖出100.08万辆车,3月单月狂揽37.74万辆。光是宋PLUS DM-i一款车,三个月就卖了26万辆,直接把“销量王”卡罗拉按在地上摩擦。更狠的是,比亚迪秦L EV上市首月销量破万,标配智驾系统、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配置,硬是把15万级车型的配置卷到天花板。
反观丰田?一汽+广汽两大合资公司3月合计销量13.7万辆,连比亚迪单月销量的零头都够不上。曾经统治中国车市的日系神话,在比亚迪的“技术平权”攻势下碎得满地找牙——2月推“全民智驾”把高阶辅助驾驶打到7万元价位,3月搞出5分钟充电400公里的“兆瓦闪充”,连车载无人机都玩上了。
而丰田还在靠TNGA架构和油改混动撑场面,最新动作竟是给卡罗拉换了个大屏。这场景好比老师傅拿着菜刀,看着徒弟舞激光剑,嘴里还得念叨“冷兵器才是正统”。
二、全球擂台:丰田手握“三亿张底牌”,比亚迪刚摸到门把手
但把镜头拉到全球市场,剧本立刻反转。丰田前两个月卖出167.19万辆车,同比增长5.5%,2月单月82.52万辆的销量,比比亚迪整个一季度还多出近20万辆。北美市场哪怕下滑8.5%,半年64.3万辆的成绩照样吊打所有对手;欧洲116.6万辆的年销量,更是让刚进场的比亚迪望尘莫及。
差距在哪?丰田全球保有量超3亿辆,4S店比麦当劳还多。在墨西哥,海拉克斯皮卡能当传家宝用;在泰国,4Runner开十年还能卖半价。反观比亚迪,今年海外目标才80万辆,3月刚创下7万辆的出口纪录,主力市场还是东南亚和南美。虽说“BYD SHARK”皮卡在泰国月销5000辆挺唬人,但比起丰田几十年攒下的口碑,只能算刚学会走路。
更致命的是体系能力——丰田在海外有55个生产基地,从螺丝钉到变速箱都能本地化生产。比亚迪现在建厂还得带中国工人过去,售后网络更是东一块西一块。这就好比丰田开着航母全球巡航,比亚迪还靠快艇打游击。
三、未来战局:丰田学比亚迪“薅羊毛”,比亚迪偷师丰田“种草原”
这场较量最魔幻的,是师徒身份彻底对调。丰田高管开始研究比亚迪财报,ROE(净资产收益率)22.2%的数据看得日本人眼红——自家11%的收益率连对方一半都不到。为了追赶,丰田计划学比亚迪搞OTA付费升级、卖充电服务,甚至要把股票回购额度提到1.2万亿日元(约558.6亿人民币)来讨好投资者。
比亚迪也没闲着。一边用941亿研发投入砸出新纯电平台和兆瓦闪充,一边狂建4000座超充站,摆明要复制丰田的“加油站霸权”。更绝的是海外布局:泰国工厂辐射东盟,乌兹别克基地瞄准中亚,连滚装船都造了8艘,年运力超百万辆——这分明是照着丰田的全球化剧本抄作业。
结语:差距不在车轮上,而在车轮印里
当比亚迪用三个月时间证明“中国车市改姓”时,丰田的167万辆全球销量提醒我们:汽车行业的较量,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接力。比亚迪的凶猛,源于把中国市场的内卷功夫练到极致;丰田的底气,则来自半个世纪在全球碾出的车辙。
这场对决最精彩的,或许是2025年之后——当比亚迪的海外工厂冒出浓烟,丰田的4S店里摆上换标比亚迪,那时候再谈差距,或许会是另一个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