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老百姓的聊车圈里,有句话流传了得有十几年了,那就是“本田是买发动机送车”。
这话听上去,是对本田技术的一种极高的赞美,好像只要买了本田,那颗强劲的心脏就值回了所有票价。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几乎成了一条铁律,大家谈起发动机,言必称本田,仿佛那就是日系技术的巅峰,是不可动摇的标杆。
但是,时代在变,技术在进步,最近围绕着这个“神话”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琢磨:都2025年了,日系最好的发动机,真的还姓“本”吗?
咱们不妨先把本田这位“老大哥”请上台面,好好看一看。
本田发动机的名声,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想当年,一个VTEC技术,那种高转速下独特的声浪和瞬间爆发的动力,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驾驶激情。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对那种“爆TEC”的感觉念念不忘。
而且从数据上看,本田发动机的故障率确实非常低,只有0.29%左右,这说明它的可靠性是相当不错的。
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一些经验丰富的修车师傅和行业内的分析人士就指出了一个大家可能没注意到的点:故障率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意味着技术相对保守。
就好比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用最稳妥的方法解题,虽然不容易出错,但也可能因此错过了尝试更巧妙、更高效新解法的机会。
本田的“地球梦”系列发动机,虽然名头响亮,但在涡轮增压技术普及的今天,那个起步时稍微有点“慢半拍”的涡轮迟滞问题,似乎一直没能得到根治。
更别提几年前那场“机油增多”的风波,也让这位技术优等生的形象受到了一些影响。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差距。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本田的老对手——丰田。
丰田给人的印象,总是一个四平八稳、不爱张扬的“实用主义者”。
它不怎么谈论极限性能和驾驶激情,但它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下了苦功夫。
就拿它的Dynamic Force系列发动机来说,热效率这个指标,丰田硬是做到了40.6%,而在它的混合动力系统上,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41%。
这个“热效率”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烧同样的油,丰田的发动机能把更多的能量转化成驱动车轮的动力,而不是变成没用的热量散发掉。
说白了,就是更省油。
在耐用性方面,丰田更是有口皆碑,像卡罗拉、凯美瑞上搭载的2ZR发动机,跑个二三十万公里连发动机盖都不用打开的大有人在,这种深入人心的可靠形象,是无数车主用时间和里程共同铸就的。
如果说丰田是把可靠和省油做到了极致,那么日系三强里的另一位——日产,则走上了一条“黑科技”的道路。
当本田车迷还在津津乐道于VTEC的高转速魅力时,日产已经捣鼓出了一个被誉为“变形金刚”的发动机——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这东西听着就很高深,它能干什么呢?
它能让发动机的“肺活量”根据需要自己调整。
在市区里慢慢开,它就用高压缩比,像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一门心思省油;当你想超车,一脚油门下去,它立刻切换到低压缩比,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
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的技术,连一向以技术自居的德国车企都表示佩服,认为这技术领先了行业好几年。
而且,日产的VQ系列发动机,曾经连续14年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这份荣誉的分量,足以证明其深厚的技术功底。
相比之下,本田那台被奉为神物的K20A“红头机”,虽然在赛道上叱咤风云,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日常开车谁会把转速踩到七八千转呢?
实用性确实打了些折扣。
这种技术路线的差异,在如今最火热的混合动力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
丰田的THS混动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了一套非常成熟和高效的体系,一箱油跑一千公里对它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本田的i-MMD混动,在城市路况下表现确实不错,电机驱动的感觉很顺滑。
可一旦上了高速,需要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时,它的油耗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甚至会被丰田拉开差距。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在二手车市场,我们能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样是开了五年的混动车型,凯美瑞的保值率能稳稳地保持在六成以上,而雅阁混动的车主在卖车时,往往要承受更大的折旧损失。
很多车主半开玩笑地说,本想买个混动省点油钱,结果卖车时亏的钱,都够加好几年油了,真是“省油不省钱”。
正当这三家日本巨头还在内部“华山论剑”,争论谁的武功更高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变化,正悄然发生。
就在最近,一条新闻让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震动:以发动机技术为傲的丰田和本田,竟然开始向中国的奇瑞汽车采购发动机了。
这消息听起来,就像是武林中最顶尖的两位剑客,突然有一天宣布要找一位后起之秀来为自己铸剑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这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
奇瑞的鲲鹏动力发动机,其热效率已经突破了惊人的48%,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日系品牌引以为傲的41%。
这意味着,在燃油利用效率上,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实现了反超。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领先还伴随着成本优势。
据测算,丰田如果采用奇瑞的动力总成,每台车的成本可以降低上万元,对于一个年产销百万辆级别的企业来说,这背后是上百亿的利润空间。
技术又好,价格又便宜,面对这样的选择,即便是曾经的行业巨头,也无法拒绝。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头看那个最初的问题,会发现整个格局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们过去津津乐道的日系发动机之争,似乎正在被一个更大的浪潮所淹没。
这并不是说本田、丰田的技术就不好了,它们依然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发动机制造商。
但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当一个行业里的所有人都认为某个品牌是“神”的时候,往往也是它最危险的时候,因为这意味着它可能会放慢前进的脚步。
技术的世界里,从来不看资历,不讲情怀,只看谁能不断进步,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更具价值的产品。
过去我们仰望别人,学习别人,而今天,我们自己的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开始为全球市场提供核心动力。
这场关于发动机的江湖纷争,也许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化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