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辆微型电动小车也能改变180万人的生活。”
说实话,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当我站在厦门方特乐园的发布会现场,看着18辆被车主用心改装过的宏光MINIEV,我突然明白了,这句夸张的话也许并不虚。靠着180万+的累计销量,这台车不仅在市场上登录了名垂青史的“成绩表”,也在无数车主心中留住了一小块专属位置。你说它只是代步工具,其实也没错,但慢慢聊下去,总会发现,每个人心里可能都藏着属于这辆车的小梦想。
那天,有一辆二次元主题的宏光MINIEV让我眼前一亮,复古的“马卡龙绿”配上活泼的卡通彩绘,搭配车主自掏腰包改造的车内装饰,令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聊天时才知道,这个92年的妹子是一名自由插画师,平时工作大多在家完成,不经常出门,但她依然选择买了这辆车。我好奇问她,“平时画画为主,应该用车不多吧,怎么想起买它了?”她低头笑了笑,认真地说,“这车有个让我觉得特别酷的地方,是我能参与到它的‘成长’里——改装本来就是一场自我表达。”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小车更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
你也许会问,开了一辆三四万元的车子,还能改装?其实吧,宏光MINIEV的销量奇迹,某种程度上离不开这种“接地气+个性化实现”的组合。这几年,它从经典款一枝独秀,到推出主打颜值的“马卡龙版”、贴近年轻玩家的“GAMEBOY版”,甚至大晴天露着顶让人养眼的“敞篷版”,再到如今即将问世的四门版,五菱真的把“了解顾客心思”这课给背熟了。要不是用户自己开口点菜,谁能想到车还能和个人气质绑定得这么紧?
宏光MINIEV,某种程度上算得上A00级“代步车王者”,但它的故事要追溯到2017年之前的蛰伏期。那时候,市场上像飞度、Polo这类车大行其道,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退休后的老年人,花七八万块钱甚至更高的价格,去买一辆简单代步车,压力还真是挺大的。昂贵的油耗,加上保险、维修的折腾——讲真,有点吃不消。
五菱摊开了纯电城市代步车的地图,一上来就画了几笔硬核线条。2020年,宏光MINIEV横空出世,仅用五到六万元的价格,就搞出了一个颠覆性的选择。你想,三四万的起步价,性价比高;而且动力方面够日常使用、用电也便宜,再加上它看起来不土味、年轻人喜欢的“颜值在线”,几乎一扫而光以往小车给人的廉价尴尬印象。更关键的是,这背后还有五菱的品牌背书,它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真不是吹的。消费者可得劲了,毕竟省心。
仅仅是这些,没准宏光MINIEV也只是来“打一枪换一炮”,毕竟新鲜感这东西,看似很强,但往往转瞬即逝,更别提中国的车市竞争有多卷啦。但五菱不一样,他们盯得更深、更准——从懂用户体验到“站在用户身旁”。还记得“我们的菱感”计划吗?就是让用户直接参与到产品的后续升级里,简单点来说,有什么需求大胆提,五菱就听。数据显示截至现在,五菱竟然举办了超过100场“共创活动”,各种天马行空的车主点子在里面碰撞迸发。别多说,只看那次厦门方特乐园发布会上,这些用户参与过设计制造的宏光MINIEV,个顶个都是作品、艺术品。
说到五菱对满足用户需求的专注,有件事儿其实特别感人——几个月前我采访一个住在城中村的卖花大叔,他买了一辆宏光MINIEV敞篷版,是他卖花的“生财道具”。每晚骑着这小车挤进夜市,他说客户都爱看他这辆充满喜感的小车,“那天我就在车上等,哎呀真的!直接有人跑过来问—这车多少钱,想买!”他的笑容让我直戳到心,确实,用户不见得想要的就是高高在上的性能,他们真正追求的不过是便利好用又舒心珍惜的点滴时光。
最让我感慨的地方是,它跟用户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纯粹买卖。你听听,去年做“快充车位”测速时,五菱还弄了个有意思的主意:拉来了百余位“全职车主体验官”,从配置到市场策略,所有讨论全程开诚布公,这种诚意可不是几句广告词桥段能糊弄过去的。怪不了人家销量会一直第一,这不都是顺其自然嘛。
关键它还没停步,前几天刚官宣推出四门版的宏光MINIEV——别小看这“开两扇门的事儿”,对于那些家里有老有小的人来说,换车方便多一点,不用推推搡搡,真的就够了。再加上这次超贴心的三种充电方式,回家插一下、商场充一会儿就满电,还能跑长达300公里,真的解放大伙儿的出行愁。
写到这儿,又把我写“馋”了。其实怎么讲呢,宏光MINIEV的意义,可能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的“价格”比较、性能堆积,更多的是让你我明白,那些看似普通的小愿望、低门槛的使用需求,哪怕仅仅是拥有一辆由自己“想象力”驱动进化的车,都有能力改变世界,哪怕只是你的日常生活小世界。这,才是它动人的地方——将燃料换成电力后,它也换掉了人们对次级代步车的偏见。
180万不是终点,至少它还在路上,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