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

最近车市热闹得像菜市场大清早抢特价菜,各家车企铆足了劲甩出新车,但仔细一看,价格才是真正的“王炸”。比如零跑B10,一款带激光雷达的智驾车型,预售直接杀到13万以内,结果1小时订单就狂揽1.5万辆,这架势简直比超市鸡蛋打折还疯狂。更夸张的是,算上各种补贴和优惠,消费者实际入手价可能只要10万出头。这价格一出,别说竞争对手慌了,连路过的网友都忍不住感叹:“现在的车企,价格战打得比双十一还狠!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价格战升级:从“明降暗减”到“真香暴击”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以前车企降价,总有人怀疑是不是偷偷减配,但今年这波新车发布,直接玩起了“增配降价”的硬核操作。比如上汽大众的途昂Pro,上市前放风说价格大概39万,结果发布会上突然甩出26.99万起的一口价,直接砍掉10万块。这波操作堪比商场大促销,消费者还没反应过来,价格已经低到让人怀疑是不是标错了小数点。就连一向高冷的合资品牌,现在都开始“一口价”透明卖车,彻底撕掉了价格标签上的遮羞布。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小米SU7 Ultra,预售时标价50万+,正式发售直接跳水近30万,硬生生把高端车贴上了“性价比”标签。网友调侃:“这价格跳得比蹦极还刺激,关键是落地还不摔!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技术战背后,价格才是终极弹药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今年初,长安、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高调宣布要“卷技术”,结果转头就被现实打脸——技术升级反而成了价格战的“弹药库”。比如埃安的AION RT,一款10万出头的纯电轿车,居然塞进了激光雷达、27个智驾硬件和英伟达Orin-X芯片,直接把智能驾驶的门槛砸穿。这配置放在两年前,没个20万根本拿不下,现在却成了“入门标配”。有车主试驾后感叹:“这车就像夜市里的小龙虾,看着便宜,剥开全是肉!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就连一向强调“不参与价格战”的长城汽车,这次也默默把坦克300 Hi4-T版本降价2万。网友总结:“嘴上说不卷,身体很诚实。”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性价比神车:五菱宏光增程版要抢网约车司机的饭碗?

近期多款新车发布 价格仍是“杀手锏”-有驾

要说价格杀手锏,五菱宏光增程版绝对是个“狠角色”。这款“国民神车”新增程版预售价可能只要6万左右,纯电续航300公里,综合续航超500公里,油耗低至5升。网约车司机直接算账:“充电跑市内,加油跑长途,一个月能省出一部手机钱!”虽然内饰还是“五菱祖传塑料风”,但架不住价格香啊。有网友神评论:“这车就像工地盒饭,味道一般,但管饱还便宜!

高端车也逃不过“价格真香定律”

你以为价格战只在中低端市场?错!高端车型同样被卷得怀疑人生。极氪001新款起售价直接降到26.9万,还升级了8295芯片和动力系统;比亚迪汉DM-i荣耀版入门价跌破17万,配置反而多了智能语音和3D控车。就连理想MEGA这种50万级MPV,都因为“子弹头造型”和710公里续航被贴上“性价比”标签。网友调侃:“现在买高端车就像买奢侈品A货,价格砍半,面子还撑得住!

消费者:一边喊“别卷了”,一边疯狂下单

这波价格战最魔幻的是,车企嘴上喊着“反对内卷”,消费者却用实际行动投票——谁便宜买谁。比如零跑C10,一款带激光雷达的中型SUV,起售价12.98万,直接把“高阶智驾”拉到白菜价。有车主直言:“以前觉得激光雷达是土豪玩具,现在发现我也可以拥有!”而丰田凯美瑞智驾版定价18万,却被吐槽“配置寒酸”,网友毒舌:“丰田还以为自己是车界苹果呢,结果发现大家只认小米价。”

未来的车市:价格战停不下来?

这场混战已经不仅仅是车企之间的较量,更像是一场“汽车价值体系”的重塑。零跑用激光雷达击穿13万防线,小米用30万级跳水重塑性价比认知,甚至五菱宏光都开始玩增程——价格战早已超出常规博弈,变成了一场产业革命。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3年,没有‘价格杀手锏’的车企,可能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消费者也别光顾着捡便宜。低价背后,部分车型可能在用料、售后或电池寿命上妥协。比如某品牌入门级纯电车被曝“冬季续航打五折”,车主无奈:“便宜是便宜,但冬天开暖风还得穿羽绒服!”所以,买车时除了看价格,还得擦亮眼:“馅饼”和“陷阱”,有时候就差一个字。

总之,2025年的车市就像一场大型真人秀,车企拼命秀肌肉,消费者疯狂捡便宜。唯一能确定的是,价格这把“杀手锏”,短时间内还收不回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