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私信问:“宝骏云海这车到底靠不靠谱?”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卷的当下,10万出头的纯电SUV选择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台争议不小的国产新车,从出身背景到真实实力,手把手教你怎么避开选车路上的那些坑。
说到宝骏云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名字听着挺陌生,不会是杂牌吧?”其实它可是根正苗红的“中国制造”,来自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品牌。这两年国产新能源车集体开挂,比亚迪横扫市场,五菱宏光MINI EV带火微型电车,宝骏云海就是在这种“国产车逆袭”的大背景下推出的战略车型。有意思的是,它的定位精准卡在“家庭第二台车”和“年轻人首购车”之间——既不像蔚来、理想那样高举高打,也不像传统油车那样保守,反而靠着“实用+科技感”的组合拳,在懂车帝新能源榜单上悄悄挤进了前二十。这种“低调发育”的路子,倒是很符合五菱系一贯的作风。
要说怎么快速认出宝骏云海,前脸那排“星际穿越”式LED灯带绝对是标志性设计,晚上亮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太空战舰。不过光靠脸吃饭在新能源市场可不够,它真正的杀手锏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全系标配的L2级智能驾驶,等红灯时自动跟车功能比某些20万级合资车还稳;再比如车机系统接入了大疆车载智驾方案,用无人机的技术做车道保持,实测郊区弯道都能精准贴线。最狠的是续航——官方标610公里,我们拿试驾车跑了个小长途,空调音乐全开的情况下,实际能跑到580公里左右。对比同价位的比亚迪元PLUS(标称510公里)、哪吒U(标称610公里),这个反向虚标属实有点“不讲武德”。
当然,没有完美的车,宝骏云海的软肋也明摆着。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认知度,很多人一听宝骏还停留在“面包车专业户”的印象,殊不知人家早转型做智能电动车了。其次是充电兼容性,虽然支持快充半小时补能80%,但有些第三方充电桩匹配度一般,这点不如特斯拉的超充网络成熟。另外后备箱空间被电池组吃掉一部分,婴儿车+行李箱就得玩俄罗斯方块了。不过话说回来,看看12.58万起的定价,比宋Pro便宜两万,比AION Y少一万,这些槽点似乎又能忍了——毕竟省下的钱够装五年家用充电桩了。
到底值不值得买?咱们用数据说话。根据乘联会7月报告,宝骏云海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破1.2万台,在15万内纯电SUV细分市场冲到了第七名。这个成绩虽然比不过头部玩家,但考虑到它既没有华为背书,也没搞冰箱彩电大沙发,纯靠三电技术和性价比硬刚,已经算黑马级别了。适合谁买呢?如果你是每天通勤50公里以上的上班族,或者想给老婆买台带自动泊车的买菜车,又或者预算卡死15万还想体验智能驾驶,闭眼冲没问题。但要是经常跑长途、对品牌有执念,建议等等年底的改款。说到底,在新能源车“半年一换代”的今天,宝骏云海至少证明了: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不够狠的价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