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税大变天,90万以上都要多交钱?实际比想的复杂

豪车税大变天,90万以上都要多交钱?实际比想的复杂

01

先说个真话。

这豪车税的新政,7月才突然冒出来,说白了,朋友圈和车友群一片炸锅。谁能想到,征税门槛一下从130万砍到了90万。别觉得和自己没啥关系,保时捷、奔驰、路虎这些,平时就盯着销量的主,统统卷进去了。

我还记得,当时政策刚公布那会儿,正好在北京修车,隔壁保时捷展厅里鬼都能看出来人多。那些天不光北京,上海、广州的豪车展厅也全都排大队。销售都疯了,现车基本全抢光了。就连展示车,都直接被人现场订走。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精明。只要发票开在7月20号之前,就按老政策走。差价有多大?以90万为分水岭,新政后一台车可能光税金就得多拿出十来万,是真金白银。

02

那豪车税到底是咋算的?

简单讲,这玩意其实叫‘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以前买130万以下的车根本不搭边,现在一刀切到90万。7月17号发的通知,7月20号直接执行。搞得大家措手不及,汽车品牌都没准备好。

拿保时捷举例,卡宴、911这些热门,赶政策窗口期的日子,小半个月的成交量两天就干出来了。有销售和我聊,说客户都是冲着落地总价来的,到店半小时拍板,不讲价,只求快点给出发票。

这么一来,库存直接顶不住。尤其是有选装、定制配置的车,交付期肉眼可见拉长,有的甚至得三个月才能到手。

有意思的是,车企反应居然比不少车主还快。像奔驰、路虎直接推出专项补贴。你别以为小恩小惠,其实补贴是明着帮客户平滑下多出来的那笔税。有些地方4S店还主动延长晚间营业,到九点,专门派老销售守着答疑。政策窗口期短,车企怕你观望,多数都自掏腰包把价格补回去点。

更别说,什么金融贴息、保养礼包通通砸上来。这操作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尽可能让你感知到,涨价不等于立刻多掏十来万。补贴加窗口期,等于变相给你多了个比价、下决定的机会。

03

但如果你觉得买个90万、100万的豪车,现在就一定亏十万,那也没必要吓自己。

仔细看看各品牌出的补贴,其实玩法挺细。比如保时捷和路虎,大模型是按照车型补贴,不同配置,政策退坡的点也不一样。只要你能在7月底前搞定手续(尤其注意发票日期),基本上能吃到一波‘双重红利’,既卡了政策窗口,又叠加了品牌还能给你的补贴。

那这里就出现个现实问题——现车根本不够分。政策刚落,一窝蜂下单,热门款本来就一车难求。弄得部分选装客户,新车交付周期越拖越长。所以你要是特别在乎落地价格,重点已经不是砍不砍价,更多是怎么锁订单、怎么抢现车。如果享受个性配置,就得自己权衡是等,还是看补贴力度咋补。

顺便插一句,这种政策窗口期的购车潮,倒是不常见,但不少豪车玩家压根就等这种机会。之前新能源补贴退坡那阵,也是差不多的场面。

04

那到底现在适不适合买?

我自己的建议很俗,先梳理下自己是真需要车,还是脑袋一热被‘马上要涨价’吓得不行。毕竟少则十几万的消费,冲动下单的后果,基本只有后悔两种。

如果本来就打算买,手头预算踩在90—130万之间,那这波肯定得抓住,可以选现车冲刺前的税率。后面要等补贴政策逐步到齐再做选择,品牌给到的优惠空间,未必低于政策落地前后,但肯定没现车灵活。

要是钱包不差那点,也不急着用车,那就随便挑了。不过一句话,真要下决心,别光顾着补贴啥的,优先看清发票在哪天开,别被销售一通政策话术糊弄过去。哪怕车企说补到八月,不往发票上落实就是白搭。

好家伙,这一圈儿看下来,90万成了分水岭。豪车市场直接被砍了,一步步挤泡沫。刚需的、讲究排面的、爱折腾配置的,这回都得早做功课,算明白每一笔。

有计划就别拖,没需求就别冲动。反正豪车税政策这事吧,每过几年都得来一下,今天是你,明天可能轮到我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