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的缘故,凯迪拉克CT6尽管和奔驰E级、宝马5系、奥迪A6L三款竞品车型同属C级车,但为了脱颖而出,一直在执行“错位竞争”和“价值重构”的市场策略,形成了独特的身份定位。然而,这一举措并未给凯迪拉克CT6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如今整车产品力和品牌认知呈现出“越级”和“妥协”并存的特点。
为了改变既有的市场印象,凯迪拉克早在2年前就将CT6这一旗舰车型视为品牌调性转型的关键翘板,不仅对车型外观进行了大量优化调整,并且内饰配置也重点升级了智能化和科技感,从卖点到体验都展现出了优于同级对手的特征。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凯迪拉克CT6如今市场表现还处在低谷区间,参考2025年6月销量成绩,当月售出113辆,和数月前的市场成绩相比,数据一直在下滑。想来凯迪拉克CT6的车主也很无语,“为何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产品设计,变得小众了还?”
现款凯迪拉克CT6的外观设计非常讨喜,首先尺寸优势突出,车长超5米2,轴距超3米1,整体采用短前悬、长后悬的50:50比例设计,配合溜背式造型,营造出优雅与运动兼具的视觉效果。此外,作为一款豪华轿车,CT6非常擅于在豪华与运动之间寻找平衡。前脸采用了蜂窝状中网设计,搭配亮银色镀铬饰条包围,辅以标志性“泪痕”直列式LED大灯设计,增强了外观的艺术感。在细节方面,整台车之所以看起来“显贵”,一方面是因为“越级”的车身尺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工艺更考究,例如全铝车身框架减重99kg,多处钻石切割线条与双边双出镀铬排气的设计,既保留了凯迪拉克经典视觉元素,也增添了不少运动气息。
至于内饰,现款CT6车内大量采用Fine Nappa半苯胺真皮材质包覆座舱,搭配门板、中控区域采用的铝制饰条或碳纤维纹理装饰,强化了座舱运动气息,就观感来说,这种美系豪华座舱布局风格还是很讨好眼球的。而更吸睛的是前排的33英寸9K环幕曲面屏,分辨率有8K水平,标配骁龙8155芯片,在算力层面和观感方面没得挑,属于这个级别的上游水平。不过,车机UI界面虽然看起来很高级,且多数时候操作流畅度可以媲美新势力车型,但语音识别精准度和底层操作逻辑还有提升空间。
而就配置来说,凯迪拉克CT6是没有明显短板的,你甚至可以相信“入门即高配”这种厂商宣传词在CT6身上是保真的。就拿入门款28T 风尚型来说,标配前排安全气囊、前排侧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被动安全配置给足的同时,其还标配了胎压显示、安全轮胎、被动行人保护等功能。
在基础配置方面,凯迪拉克CT6标配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可变转向比、分段式全景天窗、主动闭合进气格栅、真皮方向盘(带加热+换挡+电动调节)、电动尾门、全车无钥匙进入、ANC主动降噪、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模拟声浪、8扬声器音响、矩阵式大灯、26色氛围灯、前排+后排双层夹胶隔音玻璃、自动双区空调等,就配置丰富性来讲,甚至比一些国产车更有诚意。当然,前排座椅腿托、腰托配置的缺失是个小遗憾,如果二排座椅增加扶手屏设计,那么对于目标用户群体来说,可能吸引力会更大。
空间方面,作为一款轴距超3米1的中大型车,凯迪拉克CT6虽然账面参数上优于竞品,但受限于前置后驱的动力布局,后排腿部空间实际体验下来表现不及对手,身高1米78的成年男性坐在二排,腿部空间剩余约2拳半,头部空间约为1拳,这种视觉上呈现出来的“大空间”和实际感受上的不同,之间产生的心理落差会打消一部分人的购车想法,但不得不承认,这款车虽然后排地台凸起较高,但整体表现依旧是中大型车的主流水平。
动力上,这款车全系标配2.0T动力,最大输出237马力,匹配10AT变速箱(零百加速7.47秒,WLTC综合油耗7.59L/100km),后驱布局可提供更精准的转向,配合前双叉臂悬架,可实现更好的过弯支撑,高速变道也足够稳定,但部分用户表示,低速行驶条件下,变速箱换挡动作拖沓,中后段推背感强烈,适合长途高速驾驶。也有人认为,CT6的动力调校偏向线性输出,缺乏V6车型的声浪质感,但性价比较高。
结语
其实归根结底,凯迪拉克CT6之所以改款换代后在国内市场始终未能打开新的局面,关键还是因为凯迪拉克在华市场上始终被视为“二线豪华品牌”,从进入中国到现在,其品牌溢价能力一直弱于BBA,尽管CT6无论是车身尺寸、配置水平都对标着BBA更高端的车型,但终端价格优惠较大,加之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远低于BBA中大型车,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心中“凯迪拉克品牌力弱”的印象。结合现款CT6的产品力来看,这款车的定位本质上是一场“以性价比换市场,以配置换认可”的尝试,但受限于用户基数较少,很难在短期时间内吸引到那些注重品牌社交符号和驾驶体验的中产家庭用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