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纠结动力舒适,聊领克10外观科技,实际体验细节如何

你买车会纠结什么?是不是既想要动力够猛、配置够硬,又想着开着得舒服,还得科技感拉满?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对车的要求,真是越来越像买手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缺。可是,真有那种把所有优点都堆一块、缺点还藏得死死的车吗?其实,这事还真值得琢磨琢磨。

买车纠结动力舒适,聊领克10外观科技,实际体验细节如何-有驾
买车纠结动力舒适,聊领克10外观科技,实际体验细节如何-有驾

就拿领克10 EM-P来说吧,这车最近风挺大的,宣传什么“硬核配置”“舒适体验”双重buff,意思就是你要啥都有,年轻人图个新鲜有面子,中年人讲究实用和舒服,家庭用车考虑安全和空间,全都能照顾到。这话听着挺美,是不是真就那么回事,咱不妨扒一扒。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外形说起。谁都不想天天跟辆老气横秋的车一起混日子,尤其现在的消费群体,审美也挑剔。领克10 EM-P那外观,第一眼就挺抓眼球,别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类设计,至少它敢玩和传统拉开点距离,那种溜背造型、封闭式前脸、大轮毂,再加上车窗边上的点睛饰条,的确让车整个看着有点未来感。你说它高端吗?还真好像差这么一口气,但你要问它年轻动感,这确实够格——尤其晚上LED大灯点亮的时候,回头率没准真比同价位的绝大多数车都大。只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时尚包裹”,本质还是厂商给用户的心理按摩,你真要考虑实用吧,这外观说穿了其实跟开车体验没啥关系。

再说里头。这年头,内饰要是硬邦邦一股塑料味,基本上不用想就会被消费者喷得体无完肤。领克10 EM-P的内饰,撑得起“科技感”和“舒适”这两个关键词,但咱别光看表面,全大屏、全液晶、各种多功能语音助手、智能互联……但你不觉得现在几乎所有新车都在这么宣传吗?科技不是稀罕物,现在关键是做得流畅不卡,这是根本。要说它真比普通车强在哪里,可能还得靠那颗英飞凌Thor芯片,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就是操作快而且不卡壳,导航音乐电话全都一起开,也不会冒出来切换半天转不过弯儿的情况,我试过类似配置,说句人话:开车过程中比用手机还顺畅。

当然,智能化这一块说白了还是个噱头。你凭什么说自己的好?一句话,“用起来就是爽”。那要真卡顿呢?消费者嘴能把你喷烂。OTA升级其实对用户很友好,这跟买手机每年系统升级一个道理,不断完善修补,让一辆车开个三五年都不会落伍——这个是其它品牌短板(有的车机可真没法看),但你得问清楚:厂家的服务能不能一如既往。

说说最现实的驾驶体验。动力系统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咱就说混动,你是不是一直纳闷儿,为啥现在混动车这么火?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省油,另一方面纯电/油电切换用起来没有焦虑感。领克10 EM-P搭的“凤凰雷神”动力系统,主打就是随叫随到、不挑路况。日常代步纯电行驶,别说油钱都省了,城市堵车也不用憋着个发动机轰轰响。要是真准备跑长途,它也不掉链子,发动机和电机一起发力,提速不磨唧,超个车干脆利落,这对家用党来说很友好。以前大家最怕混动就是“加速肉”,EM-P这套动力说实话已经说服了不少小钢炮粉丝,虽然不是真正秒天秒地的跑车,但你正常用足够爽。

至于变速箱,很多人听见“混动”两个字脑补的还是早些年新能源的队友换代生涩、降档顿挫,EM-P基本没有什么拉胯表现,低速高铁全段都平顺。车上坐老人孩子,家里人晚上送机场早晨接地铁,也不会抱怨颠啊抖啊不舒服,真正感受到的是:新技术终于不是光说不练了。

其实,大多数消费者最终会卡在那道让人抓心挠肺的——到底能跑多远?纯电能跑多少,油电综合能跑多远?又怕续航焦虑、又怕“骗补贴续航注水”。我的看法是,任何宣传都不如实际用车经验:EM-P实际城区纯电40-60公里勉强没虚标,高速油电一混合,按官方理论的极值都很夸张,但三口之家周末去郊区一趟,或者一个月上下班外加临时加油,基本都能满足。如果你本地有充电条件,运营成本低得惊人,这也难怪最近车评人都举例子“这车一年能省多少油、能回本”给你算账。

聊到科技配置,就得提现在厂家重金研发的高级辅助驾驶。到底值不值得多花钱上?说真心话,这玩意能不能拯救“手残党”咱且不说,但对于疲惫不堪的上班族、常年开长途的家庭用户,一套能用的辅助驾驶确实能救命——不是开玩笑,我见过太多人边开车边低头打电话,对自己对别人都危险。如果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刹车这种功能靠谱,关键时刻真能保命。有意思的是,现在的辅助驾驶八成也就是给个心理安慰,极端一点时刻你还真信不过它。EM-P的这套系统反应确实越来越接近“人”,但真出极限状况还是考你自己判断力,别真交给机器闭眼大睡,那不是辅助,是坑。

还有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细节,可能才是决定你最后掏钱的关键。比如说一个360度环视、盲点监测、独立空调、后排充电接口,这些乍一看没啥亮点,但你真体验下来就会知道,哪怕只用一回,都会觉得“怪不得大家愿意多花几千块买高配”。尤其家里老人小孩多,谁没在大夏天空调PK路堵死等过?EM-P把后排体验也顾及进去,这点一个大大的加分。

说到舒适性,说实话,这车虽然吹得挺响,但底盘和隔音确实做得不赖。高速行驶时候,不光是座椅舒服,噪音控制也在主流合资车水平之上。你能想象,中国产混动车的NVH水平,终于不是买发动机、豪华配置堆砌,而是真的动了心思。不太懂车的朋友光听介绍部分配的音响系统、空气净化器,都愿意多加点钱。

买车纠结动力舒适,聊领克10外观科技,实际体验细节如何-有驾
买车纠结动力舒适,聊领克10外观科技,实际体验细节如何-有驾
买车纠结动力舒适,聊领克10外观科技,实际体验细节如何-有驾

那问题来了,你真的需要这么多功能、这么多“舒适细节”“高科技配置”和“高级外观”吗?其实,买车就跟买衣服,别人看你的品牌,你得穿得舒服合身。领克10 EM-P这车,是不是适合所有人? 恕我直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你要攒着买个纯电、天天家里楼下有充电桩的,可能会觉得油混有点多余;你要图“极致便宜”,这价格也不算白菜。但,如果你是95后甚至00后年轻家庭首车/二车,追求点新鲜体验,不愿意跟传统油车和纯电动一家独大那样“跟风”,平时偶尔还得省点油,有时候又得带孩子、送家里老人,家里有老人怕刮怕撞、自己爱尝试新鲜科技,那还真就只有它们这一类产品靠谱。

所以,市场不会骗人,大家的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理由。我敢说,未来两三年,这一类“油电混合硬核科技家用车”,会是个大趋势。配置再多,如果维修保养贵得离谱,根本没用;动力性能再猛,开起来难受,最终也会被淘汰。只有那种真正在多个维度满足中国家庭实际需求(油耗、安全、舒服、空间、智能化、实用细节、小毛病少、升级靠谱)的产品,才能走得远。而领克10 EM-P,只能说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比较均衡而且某些点值得点赞,但最后能不能火,就得看口碑了。

总之,买车这事儿,哪个维度重你心里其实早有数。你愿意花钱“买个全面解决方案”,那就值得一试。不然,别光听车评人宣传,不亲自试一试开一开,永远不知道自己最在意的,其实是哪个细节。你觉得自己在买车这件事上,最需要的是什么?功能全?省心?拉风?科技感?还是陪伴家人的安心?每个人答案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记住一句话——最适合你的,才是真正的好车。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