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买车那天正好赶上车企扎堆上市新车;最大的不幸,是你刚下单,结果第二天新款降价又加配置,还赠送一袋洗衣粉和半桶矿泉水。
热闹非凡,六款新车齐刷刷亮相,像是车圈版的“春晚”,各家都憋着大招,谁都不想在别人朋友圈里当背景板,这场景活像春运火车站售票窗口,人人都想挤进头等舱,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坐在地板上。
汽车圈新车发布的节奏,比我早上起床还要快。
企业一哄而上,谁都想成为网红。
只不过有些车是网红,有些车则像是网民,除了看热闹啥也不是。
江铃羿驰05S开场白就很有诚意,价格区间像菜市场的黄瓜,按斤论价。
外观据说是全新家族化设计,然而大家的家族化设计总是一种谜之既视感:你觉得它像零跑B10,其实它只是比零跑B10长了一丢丢。
家族化的本质,是让你每次路上遇到一辆,第一反应都是“我是不是撞过这车”。
高配版还有L2级辅助驾驶,听起来很厉害,但功能有限——就跟我家的扫地机器人一样,能扫,但只扫它喜欢的地方。
入门配置让人怀疑人生,钢轮毂、后排无空调出风口、车机芯片一般,仿佛是在告诉你:“买得起车,未必开得舒服。”动力部分全系165千瓦单电机,零百加速8.9秒,电池容量分56.31度和70.38度,续航分别500和610公里。
你以为自己能跑很远,其实车企是怕你开远了找不到充电桩,家里蹲才是硬道理。
传祺向往M8宗师版,名字听起来像是要去佛山拜师学武功,宗师版一出,实际是入门系列。
价格直降8万元,听起来像是银行打劫,实则只是把鸿蒙座舱版的肉剔了点,骨头还在。
外观没多少变化,直瀑式中网,气势满满,直接把MPV开成了“总裁座驾”。
屏幕也从15.6英寸缩到14.6英寸,ADiGO车机系统上身。
至于配置嘛,宗师版取消了很多你本来就用不到的功能,变悬架没了,车载KTV没了。
入门版更是把第二排零重力座椅、后排液晶屏、小桌板、座椅电动记忆、方向盘加热什么的统统砍掉。
高配才有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ADiGO智驾系统。
动力上2.0T发动机+前单电机,功率分别274千瓦和300千瓦,纯电续航136公里。
总之,预算不多就别想奢侈,坐上去有气势,实际就是气势补贴你的钱包。
智己LS6增程版加推“52 Max+”,这名字像奶茶店新品,卖点是配置比续航还重要。
价格跟“66 Max”一样,区别在于“52 Max+”用的是52度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370公里,实话说也不是能跑得特别远,但配置直接加满:空气悬架、车载冰箱、真皮座椅、第二排座椅按摩通风,选装激光雷达,感觉买了这车你就是公路版总裁。
你要是觉得续航不够,那就去买“66 Max”,多80公里。
只能说,车企很懂你,知道你宁愿坐得舒服,也不一定要跑得远。
人生嘛,舒适第一,实用第二,钱包第三,情怀第四。
东风纳米01新款来了,指导价直接下探,限时价更是像打折的白菜,便宜出新高度。
外观没什么大变,绿色配色让车看起来像刚从菜市场出来。
入门版为了省钱,倒车影像、导航、蓝牙钥匙、中控屏、语音识别全都砍掉,连OTA升级都不给你。
织物座椅让你怀念上世纪出租车的美好时光,铝合金轮毂只有顶配才有。
动力部分标配70千瓦电机,最高车速140km/h,电池分别是31.45度和42.3度磷酸铁锂,续航330和430公里。
东风的主要竞品是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说白了,这是一场“谁家白菜更嫩”的比拼。
你以为买车是为了撑场面,东风告诉你,买车是为了省钱过日子。
奕派eπ008五座版登场,指导价和限时价都在18万以内,像是工薪阶层的春天。
外观和六座版一致,多了绿色和灰色两款配色,配置则是堆到天花板:骁龙8295P芯片、哨兵模式、循迹倒车、隔音玻璃、隐私玻璃、后视镜自动下翻、方向盘加热、后排小桌板、氛围灯,你还想要啥?
动力上分增程和纯电,增程版1.5T发动机+电机,零百加速9秒,续航202公里;纯电版200千瓦电机,同样9秒,续航610公里。
车企有点小心思,增程版让你不怕没电,纯电版让你有电没钱,选哪个都像是拼团买菜,反正最后你还是得自己刷车。
至于法拉利Amalfi,这名字一出来,全场安静,车企秒变背景板。
起售价259.85万元,不是用来买车的,是用来买自尊的。
计划明年交付,这种车你根本不买,是买来让别人羡慕你的钱包。
外观设计直接视觉冲击,ADAS驾驶辅助系统,能让你在三环路上安心堵车。
动力部分3.9T V8发动机,640马力,百公里加速3.3秒。
你以为你开的是一台车,其实你开的是买房首付。
法拉利出来不是让你买,只是提醒你:世界上有钱人比你想象得多。
车企拼命推新,仿佛是在和时间赛跑,其实是在和同行斗嘴。
每一款新车都像是朋友圈里的自拍,角度刁钻,滤镜叠满,但内核其实差不多:配置你永远得不到完整的,价格你永远觉得还可以再低一点。
所谓创新,其实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点新名字,改点颜色,砍点你用不到的功能,然后告诉你,“这就是全新升级版”。
你以为买车是为了出行自由,实际上买车是为了让自己在限号的时候有车可堵。
在这个“车企春晚”里,大家都是演员,观众只有一个:钱包。
谁能把你的钱包哄得服服帖帖,谁就是赢家。
车企的营销语录一套接一套,车展上都是“我们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实际就是“我们配置让你多掏两千”。
买车这事儿,讲究的是气氛,配置涨价你嫌贵,降价加功能你又怕买亏。
永远在纠结,永远在观望,永远在等待下一个降价。
其实车企也难,创新拼不过同行,价格拼不过地摊,配置拼不过拼多多。
你想追求舒适,车企告诉你“我们有按摩座椅”;你想追求性能,车企告诉你“零百加速只需8.9秒”。
你想追求智能,车企告诉你“L2级辅助驾驶一键到位”。
可你真正需要的,只是能开就行,别坏太快,别修不起。
可惜,这些要求,车企从来不听。
最终你还是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购车APP,反复对比,反复犹豫,最后发现你真正需要的,根本不是这些所谓的“科技配置”,而是能让你少花点钱,多跑点路。
车企永远在升级配置,但你的钱包从未升级。
你想要的是“买得起”,他们给你的是“买了还要贷”。
这场新车盛宴,说到底只是一个大型“我不买,谁买”的互助会。
大家都在拼命推新,实际是“谁能让你不买旧款,谁就能多赚一份心理安慰费”。
你以为自己是车主,其实你只是车企的心理医生,帮他们解压。
买车这事,不仅是消费选择,更是社会现象,谁都在等降价,谁都怕买贵。
世界变了,汽车变了,钱包却越来越小。
最后,你站在车展现场,看着一排排新车,心里只想说一句:“这年头,能买台不掉价的车,才是真正的创新。”
毕竟,买车这事儿,不仅是钱包的战场,更是一场自我安慰的心理游戏。
人人都说,梦想的生活是开法拉利,但实际上,生活就是在东风纳米和奕派008之间纠结,然后用羿驰05S去超市买白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剩下那一两成,就是等着下一款新车降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