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相当热闹,大家一见面聊的,十有八九都离不开“价格战”这三个字。
很多品牌为了销量,纷纷降价,有的甚至喊出了“亏本卖车”的口号,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就在这么一个大家都忙着拼价格的环境里,有一个国产品牌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它就是岚图汽车。
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在没有主动参与这场价格混战的情况下,销量反而实现了同比85%的大幅增长。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了,不靠降价,岚图是靠什么吸引消费者的呢?
前不久,岚图汽车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拆箱日”的技术交流会,把自家新车的技术家底都亮了出来,或许我们能从这场活动中找到答案。
这场交流会的核心,就是要把岚图汽车到底在技术上做了些什么,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
他们没有讲太多花哨的概念,而是直接从我们普通人开车最关心的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行车安全,另一个是车内的体验和安全。
首先,我们来说说开车在路上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岚图的智能驾驶工程师,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新车岚图FREE+是怎么保障我们行车安全的。
现在的车都讲究智能辅助驾驶,但这套系统到底靠不靠谱,关键就看它的“眼睛”和“大脑”。
岚图FREE+给车子装配了多达29个高性能的智能传感器,遍布车身四周,就像给车子装上了一整套全方位的感知系统。
这里面有几个硬件特别值得一说。
第一个是192线的高精度激光雷达。
可能很多人对“线”这个单位没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就像我们手机拍照,像素越高,照片就越清晰,细节就越多。
激光雷达的线束数量也是一个道理,线数越多,它扫描出来的三维环境模型就越精细,能识别的物体也就越准确。
目前市面上很多高端车型用的还是128线激光雷达,岚图直接用上了192线,这在量产车里已经是顶级的配置了。
它的好处非常直接,比如在下大雨、起大雾这种视线极差的天气里,我们的肉眼和普通摄像头可能都看不清路了,但这颗激光雷达依然能准确地探测到前方几百米远的障碍物,大大提升了极端天气下的行车安全。
除了看得远、看得清,还得看得“懂”。
岚图FREE+还配备了3颗4D毫米波雷达。
以前的普通毫米波雷达,只能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以及它的距离和速度,但它分不清这个障碍物到底是什么。
比如说,它可能会把高速公路上的龙门架误判成一个需要紧急刹车的障碍物,导致车辆突然减速,吓人一跳。
而4D毫米波雷达,多了一个“高度”的感知维度,它能准确判断出障碍物的高度信息。
这样一来,系统就能分清,哪个是需要避让的低矮障碍物,哪个是可以通过的上方龙门架,大大减少了误报和误刹车的情况,让辅助驾驶变得更可靠、更像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司机。
有了这么一套强大的硬件基础,岚图FREE+在主动安全方面的表现就非常出色了。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它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在时速高达130公里的时候,面对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依然能够成功刹停。
这意味着,即使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万一前方发生突发状况,车辆自己就能采取最紧急的制动措施,避免或减轻碰撞。
不仅如此,它还能识别各种不规则的障碍物,并且在倒车的时候,如果后方突然有行人或者电动车窜出,它也能在最高60公里的时速下实现紧急刹停,保护车后方的安全。
对于很多司机头疼的停车问题,岚图FREE+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它通过12个超声波雷达和4个环视摄像头的组合,可以实现极限只有40厘米宽度的车位泊入。
这背后依靠的是华为乾崑的泊车辅助系统,根据统计,这套系统已经被用户累计使用了超过2480万次,海量的数据也在不断帮助系统学习和进步。
说完了车外的安全,我们再来看看车内的环境。
岚图的智能座舱工程师同样分享了几个与座舱安全相关的案例。
如今的车,车机系统越来越像一部智能手机,功能强大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岚图FREE+搭载了鸿蒙座舱5系统,并深度融合了华为的乾崑大模型。
这套系统非常注重安全防护,根据华为的数据,他们的车云系统已经成功拦截了超过101万次的隐私攻击,保护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车轨迹不被泄露。
同时,这套系统还支持OTA远程升级,就像我们的手机系统更新一样,车辆的功能可以不断迭代,常用常新。
目前已经完成了超过66万次的升级,让车主买到的车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落伍。
在人车交互方面,语音助手现在已经是标配了,但好不好用差别很大。
岚图的语音助手采用了一种叫做“音区锁定”的技术。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驾驶员,你说“打开车窗”,系统就只会打开你这一侧的车窗,而不会影响到副驾驶或者后排的乘客,非常人性化。
为了让语音控制在嘈杂环境下也能准确识别,岚图也持续在优化抗干扰能力。
截至今年6月,这套语音助手已经被唤醒了接近2亿次,完成了超过6900万次的操作,庞大的使用数据让它变得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懂用户。
当然,座舱的舒适性也是安全感的一部分。
岚图的座椅经过了2000多人的盲选测试,才最终定型,副驾驶座椅甚至可以放到163度,接近躺平的状态。
车内的空气质量也考虑得很周到,配备了空气质量传感器和高效空调滤芯,能在短短2分钟内完成全车空气净化,为车内乘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在交流会的最后,岚图汽车的副总经理李博晓也向大家阐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
在智能化这条路上,岚图选择的是“双轨并行”的策略。
一方面,他们与华为这样的顶尖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直接采用业界领先的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方案,保证了产品有很高的起点和优秀的用户体验。
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做法,让消费者能最快享受到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另一方面,岚图并没有放弃自主研发,他们也在同步进行全栈自研,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驾驶和座舱系统。
比如,在即将上市的全新车型“岚图知音”上,就会同时提供华为合作版本和岚图自研版本,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这种策略,既能借助外力快速发展,又保证了自身的技术独立性,可以说是既聪明又稳健。
从岚图的这场“拆箱日”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能在不打价格战的情况下实现销量增长,核心原因就是坚持在技术上做长期而深入的投入,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去打动消费者。
从新车上市半个多月订单就突破2万台的火爆市场反应,到为了提升交付能力而取消工厂高温假、加紧建设第二工厂的行动,都展现了这个品牌踏实肯干、厚积薄发的精神。
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坚持用技术说话、用产品说话的态度,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