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买车,就跟谈恋爱一样分为两派:一个在意实际,另一个在意感觉,只不过实际派不是看身高体重,而是盯着发动机马力不松口,至于智能配置嘛,能不能连上WiFi都成了灵魂拷问。感觉派倒不纠结这些肉眼可见的数值了,油不油门倒是其次,能不能一键泊车、车机有没有语音助手、是不是一辆“未来感”的钢铁战士,才决定他们愿不愿意掏钱包。每当这两派在选车时产生剧烈对撞,空气都弥漫着一股“非黑即白”的尴尬气氛,仿佛买车不是买工具,是选配偶、甚至选信仰。
不过,这年头,燃油车如果还以为自己只靠“性能”讨生活,那就跟还在用大哥大找人聊天一样励志又可悲。汽车圈的风云变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的燃油车是城市的中流砥柱,现在却快变成进城“限行”的对象。智能化的风都刮进了车门缝,还在坚持“买燃油车就拼动力”的说法,那无非是看得起自己、也低估了别人。
就在大家以为燃油车智能升级是纸上谈兵时,领克03智能版突然拎着一把真金砸了进来。工信部一公示,立刻招来瓜吃群众的围观——原来燃油车也能玩出“未来感”。可能很多人心里都没准备好,毕竟之前的领克03都靠性能做门面,大家都默认它是“运动健将”,没想到这次摇身一变准备搞智能,仿佛健身教练转行做AI培训师,还真是让人有点不适应。
据悉这次玩大的,不光是马力再度霸榜,还有感知雷达花式加持,什么前四雷达、后四雷达全都顶起来,说白了以后谁还担心倒车蹭墙,谁家门口多停一辆自行车都能精准预警。曾经以为智能感知只是新能源车才配有的,现在燃油车带着雷达,一副“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看见光明”的样子,硬是要把曾经的“油腻中年”变成“智能青年”。
当然,智能不是加个雷达就算完成“升级打怪”,领克03智能版顺带还把外形做了点动刀子。别的不说,造型风格够“新潮”,视觉冲击力一条街都能认出是“弄潮儿”。这年头你要是还在车子外观里埋头找“体面”,那别人已经在车身流线里找到快乐。总之,现在买车,已经不是“价格战”,而是一场颜值与智能的混合双打比拼。厂家也智慧起来了,知道光靠“性能”抓不住年轻人,还不如换一套全新外壳,顺道把智能配置堆起来,方便让目标用户产生一见钟情的错觉。
领克03智能版计划10月上市,这就让许多准备买车的人有点焦虑症犯了。有一种选择题叫“买旧款享优惠,买新款享智能”,左手价格,右手科技,中间夹着一团预算的慌乱。他们发现,在这个智能牛市的节点上,哪边选都容易后悔,哪边不选都想自我安慰。如果按照市场智能选装包的套路走,领克03智能版贵一些也没啥好吐槽的,但对于“精打细算”还幻想一步到位的用户来说,仿佛买一台车相当于买彩票,“万一智能不够用怎么办?万一动力太过剩怎么办?”。
没错,现在入手现款领克03倒还真是个“抄底”的机会,你不信?留下名字就能领一堆购车大礼包。什么冠军版补贴、限时优惠、AR-HUD和运动包减免,全都堆在一起打包甩卖,恨不能把“买三送一、限时秒杀”这套网购字体印在车身上。买车跟双十一抢家电没啥区别,买车群里全是询价比价的“本地好车主”,一边嫌新款贵,一边怕老款没智能,愣是把购车之路走成了“心路历程”。
金融礼遇、性能礼包、选配优惠,全烩在锅里,让你不买感觉后悔,买了又怕错过明天更便宜。车市商战已经不光是“让利”,简直是心理战和后悔药赛跑。但凡你不是只看发动机数据,多少也得为智能配置“动点凡心”。想要动力、要舒适、还要智能,每个标签都按下,厂家的心脏扑腾得比用户还快。你说这样的车市像不像鸦片?谁都知道未来还会有更智能的东西,可眼下总有种“再等等又怕涨价”的迷乱。
其实,大家对新车的要求,早就从“能跑快”变成“能懂我”。要性能、要智能、要优越感,哪一个都不想让步,怕买了老款丢人,买新款又得再多掏票子。这年头,“燃油车不智能”这句老调,被打得体无完肤。领克03智能版这么一搅合,仿佛在说“我不只懂速度,也懂你心里那点复杂”。大家都嘴硬心软,“没必要那么智能”、“其实动力才重要”,可真到买车的时候又忍不住提前在说明书里找“语音控制入口”。
智能感知成了新宠,雷达、HUD、语音助手全成了必需品。第一个用的人是在炫技,第二个用的是赶时髦,第三个用的已经变成习惯,到最后一车的智能配置排队出场,哪怕只是为了在朋友面前能说一句,“你看我车挺先进吧”。有时候我怀疑,智能汽车到底是用来开,还是用来展示——展示车主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亦或者是对生活的无力补偿。
说到“未来感”,其实挺讽刺的。燃油车拼命装智能配置,好像担心自己再不升级就要被新能源车边缘化。幸好领克03智能版这波操作及时,提前给燃油车打了针强心剂,让大家猛然发现,“原来燃油车还能这样玩”。这让那些一直犹豫不决的选手,终于找到一个借口推迟纠结——“再来等两个月,把新旧都看看”。
智能化本质上是把原本属于人的敏感和感知外包给机器,剥夺了驾驶员的一部分神经,“让我不必时时刻刻留心,机器比我还靠谱”,这多像人类一贯的自信和懒惰结合体。旁人都说智能让驾驶更安全,但没有人愿意承认,“安全”原来也是一档商品,一档可以被升级、被买卖的商品。到头来,智能化像是“你多花点钱,别再相信自己的智商,车会帮你搞定”。但谁能保证,买了高级智能配置后,你就能心安理得地闭眼开车?机器靠谱是因为你先不靠谱,不然为什么连倒车都需要八个雷达?
那些等着买领克03智能版的人,估计心里恨不得智能化再上三档,整套辅助功能带上天,最好连下班开车都能自动把你送到沙发上。可惜厂家再牛,也不能帮你解决堵车和塞钱的问题,更别说路上的不确定麻烦都是一堆人类自己制造。智能车配置只能帮你避免撞墙,撞心总归要自己扛。
最后,你以为选车的纠结,是智能和性能之间的较量,其实是钱包和生活理想间的持续拉扯。谁都想开一辆智能又有劲的车,但现实往往是“有劲的买不起智能,智能的买不起劲”。这种智能越升级,人就越迷茫,车厂越煽情,用户就越焦虑。买车变成一场“谁先放弃幻想”,谁才能真正选到属于自己的那辆钢铁坐骑。
智能与性能一起升级,听着像汽车界的乌托邦,其实大部分人只能在优惠和纠结中瞎琢磨,想象自己的下一个选择会不会更“未来”。现实不会给你太多时间,优惠限时,智能同步,预算和梦想无穷。有人说:“燃油车的未来感,就是你自欺欺人,把智能装上身,假装科技能治本。”其实科技治不了本,最多帮你料事如神:前面有堵车,智商和动力都没用,你和你的领克03智能版,只能慢慢熬着,把“未来感”开成明天的无奈。
谁还敢相信选择是自由,或许只是被智能和性能捆成一套套餐,你买不买都要做个样子,“不糊弄自己不行,但不糊弄别人更难”。选车这事,如果最后还是纠结,不如就学会自嘲,“我开的不是领克03,是人生中的又一次妥协”。至于智能是不是未来,现实肯定比宣传语更懂你,每一台车都是预设的理想,路上的坑才是定制的体验。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