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个现象:原本在马路上轰隆隆跑的油车,慢慢变成了安安静静的电车。以前修理厂门口排着长队等着换机油的场面,现在都成了师傅们研究充电设备的地方。就连那些曾经要交“智商税”才能买到的合资油车,现在优惠幅度大得让人半夜做梦都能笑醒。有人说,油车没人买了,油车的时代要结束了,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一点都不夸张。
数据就是铁证。今年1-8月,主流合资品牌的销量直线下滑,特别是日系品牌,像汉兰达、CR-V,曾经高高在上的“香饽饽”,如今在4S店里反复被打骨折价。豪车曾经也是身份象征,说出去倍有面子的E级、5系、A6L,现在销量下降得快跟下饺子一样,连奔驰都扛不住,二季度在中国的销量掉了将近两成——表面光鲜,实际压力山大。反观新能源,才短短几年时间,渗透率直接飙到45%。意思很简单——路上每卖两辆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了。这场变化,比印钞机还快。
以前大家买油车,无非是感觉可靠、习惯、维修方便。但现在选电车,简直不是一档位的对决,是“平推”。首先一点,用车成本是降维打击。现在油价一升快到九块,普通家用车每开一公里就是七毛多,一个月油钱分分钟破千。电车装个家用充电桩,半夜用谷峰电,一公里下来比一根辣条都便宜。两三毛的用电成本跟油争,差距太大。以前谁家买新车不琢磨琢磨养车负担,现在算算账,油车是真的扛不住。
说到体验,更是一比较就出高下。电动汽车开起来悄无声息,起步拧钥匙一点声音都没有,加速直接来劲,没有变速箱那种一脚下去还要思考换不换挡的迟疑。推背感也不是吹的,甩开同价位油车几条街。再看现在的智能化,国内新能源厂商一个比一个会玩,动不动就是大屏幕、自动驾驶、语音小助手。以前开油车就像手动转账,现在开电车简直是“嘴一张,屏一操”,啥都自动帮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国产新能源连十几万的小车都标配这些功能,你看合资油车还在用老掉牙的车机,连个蓝牙都卡得跟踩在泥地里打滑似的。
这些变化,都不是凭空发生的。最大的推手就是政策和市场的合力。一方面,国家不断给新能源开绿灯,各种补贴、上牌、限购,走哪都占便宜;另一方面,油价见涨,口袋收紧,大家更舍得为省钱买单了。过去买油车多少带点“情怀”,现在买电车则是理性至上。老百姓用脚投票,选谁能让钱包厚一点、体验爽一点,一目了然。
维修行业也在悄悄换天花板。十几年前修理厂里几乎全是油车,一堆人围着发动机琢磨毛病;现在修电车的多了,电池、电控、芯片成了新瓶颈,师傅们也得天天学新本事,不然就跟不上节奏。这种变化,站在机修厂大门口都感受到空气不一样了。
从车企角度说,老牌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结束得太快。日系车昔日靠着耐用、省油吃遍全国,现在优惠幅度大得夸张,还是没人接盘。欧系豪华品牌也不再是高不可攀,宝马,奔驰,奥迪不断下探价格,就是怕新势力抢了“牌桌”。而新造车势力像蔚来、理想、问界这些,凭借智能体验和极致服务抢走了大量高端客户。
消费者想得很明白,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现在买燃油车,不怕买贵了,只怕用起来后悔。不说别的,市区高峰期油车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糟心;电车一脚电门,提速安静、省心,不怕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家口味都变了,谁还守着老三样。
产品力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电车的功能更新就像手机,OTA一升级,好多新功能劈里啪啦下放。座舱内的舒适性、娱乐性、实用性,甩油车好几条街。哪怕拿最入门的国产电车和合资同级车型对比,智能体验也差得不是一个量级。油车的配置还是那一套,啥新花样都等不来,看着心里难受。
有人说,电车现在跑长途有焦虑。可你别忘了,如今高速充电站越来越多,续航短板慢慢补齐了。再说,普通城市家庭大部分出行就是市区代步。公司上下班、接送孩子、买菜遛弯,每天几十公里,电车够了。真遇到远途,不少电车还有增程技术、混动方案,充电更方便。很多人开的其实是一种“心安理得”。
也别忘了,有政策加持。新能源车优先上牌、免购置税、停车费优惠,这对一线城市购车者来说太有吸引力。油车眼看着政策收紧、购车门槛增加,买的人更少了。本来工薪家庭买车不容易,又遇经济压力,自然优先选最划算的。
新势力品牌之间竞争也越发激烈,蔚来玩服务、理想搞家庭、问界押智能,个个都狠下本钱。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消费者。原来十五六万只能买个基础油车,现在同样的预算能挑一辆有“大屏幕+自动驾驶”的电车,划算得很。年轻一代审美变化快,没有品牌忠诚度,那些曾经一统江湖的老车型,逐渐退出舞台。
还能看到的是,路上的传统燃油车越来越少。有些老一辈人不舍得卖掉旧车,但也承认电车用着舒服,家里买第二台车时,八成首选电车。买油车成了小众,更多是图个特殊用途,比如工地、物流、个把不方便充电的场景。主流家庭日常用车,电车已慢慢成了第一选择。
这场油电更迭,没什么煽情,更多的是市场给出的冷冰冰的答案。油车没落,是生态和结构性的变化。技术进步、经济压力、使用体验、政策支持,这些是电车崛起的靠山;短板逐步解决,用户越来越习惯新事物,油车“好汉不提当年勇”也正常。
将来马路上,电车比油车多,是大概率的事。油车不会彻底消失,但主角不再是它。现在想买燃油车的人,不是没车选,而是选择变得越来越窄。年轻人追新的脚步快,不舍得为落伍埋单。油车再慢慢降价,也比不过生活成本和用车体验的实际吸引力。买车不再是炫身份,而是真正解决生活问题。
至于未来还会不会有人买油车,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太多讨论。每一次科技变革,都免不了旧的让位新的。胶卷相机、按键手机、磁带录音机,退场的时候也有依依不舍。现在油车遇到的,是一模一样的事情。你要说情怀、要说乐趣,它都在;你要说用得省心省钱,电车才是砝码。
不用多想,市场的答案就摆在那里,未来的路是谁走,大家都心知肚明。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