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你会发现一个现象特别有意思。
从那些自称"电动车老司机"的博主,到小区楼下充电桩旁边闲聊的大爷大妈,还有各个购车交流群里,全都在传同一个消息——2025年11月,是现在最后买电动车能享受"完全免税"的机会了。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其实是真有其事。
从2024年开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就开始调整了。
现在的政策主要不是"补贴",而是"购置税免征"。
这两个听起来差不多,但其实区别大着呢。
补贴是国家直接给你钱,而购置税免征就是国家不收你的税。
对你的钱包来说,效果是一样的——都能省钱。
按照官方政策,从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12月31日这两年,买新能源汽车可以免征购置税。
每辆乘用车最多能免3万块的税。
但到了2026年,这个政策要变了。
届时国家改为"减半征收",也就是说,同样的车,你要多交1.5万的税。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都在说11月是最后的黄金期。
12月底政策要变脸,2026年开始就要打折扣了。
不仅仅是购置税的事儿。
在11月,还有"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在进行中。
商务部等8部门从今年年初就发布了通知,整个2025年都有效,最后的申请期限是2026年1月10日。
这个政策的意思就是,你把老车淘汰了,买新的电动车,可以拿到最多2万块的补贴。
如果你换的不是电动车,而是燃油车,补贴会少一些,1.5万块。
这笔钱确实不小。
说到这儿,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那其他月份呢,为啥非得11月买?
其实10月和11月从购置税免征的额度来看,确实差不多。
但是11月有个关键的特点——这是汽车企业冲销量的最后冲刺期。
到了12月,虽然厂家也会搞优惠,但那是为了冲年底业绩的"最后一搏"。
而11月不同,11月是"建库存"的最佳时机,车企们会大量生产新车。
为了把这些车卖出去,各大品牌都会在11月推出力度比较大的优惠。
有的甚至承诺,如果你11月订车但年底才交付,他们还会帮你补差价的购置税。
这种操作,过了11月就基本看不到了。
再加上一个背景,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得不行。
前10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29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
按照行业预测,全年销量可能突破1600万辆大关。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市场竞争特别激烈。
各个厂家都在拼销量,都想在年底前冲过这最后的目标。
越是临近年底,他们的优惠力度通常就越大。
所以,从政策、市场、时间这三个维度来看,11月确实是买电动车最划算的窗口。
如果你错过这个窗口,不管是12月还是明年,花的钱都会更多。
这不是忽悠,而是摆在纸面上的政策现实。
现在我们来仔细算一笔账,看看11月到底能省多少钱。
就拿现在市场上卖得特别火的比亚迪秦PLUS EV这款车来说,这是一款很适合家用的小车。
续航能到510公里,2025年的官方售价在10.98万到12.98万之间。
如果你看重的就是基础款,大概11.98万块钱能拿下来。
现在假设你在11月买这车。
首先,购置税免征3万块,这是国家给的。
其次,很多城市都有地方补贴。
比如在上海,虽然不是直接的补贴,但有"转换补贴",差不多能省1.5万块。
在深圳,置换补贴也在1.5万以上。
在杭州,免费给你办理新能源牌照,这相当于省掉了1到2万的牌照费用。
不同城市具体政策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地方补贴这块能省1.5万到2万。
然后,如果你家里有辆老车,参与"以旧换新",能拿到2万块的补贴。
这2万块可不是小数目。
加起来算一算,购置税免征3万、地方优惠1.5万、以旧换新2万,就已经是6.5万块了。
原来11.98万的车,现在花不到5.5万就能提回家。
你可能说,哎呀,我家没有老车。
那也别急,即使不算以旧换新那块,光是购置税免征加地方优惠,你也能省3到4万块。
而且,比亚迪现在在冲销量,可能还会给一些额外的金融优惠,比如贷款免息之类的。
所有这些加在一起,11月买车确实是最划算的。
再对比一下其他时间。
10月的话,优惠力度其实和11月差不多,但那时候新车还没那么充足。
很多热门车型要等货。
到了12月,虽然也有优惠,但购置税免征这块就要变脸了。
而且12月是厂家硬冲销量的月份,有时候优惠是有的,但交付时间会很紧张。
有些人甚至会面临无车可交的局面。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11月既有充足的优惠,又有比较充足的车源。
这是个均衡点。
再往后看2026年,情况就更不乐观了。
从明年1月1日开始,购置税政策变成"减半征收",也就是说同样一个3万块的购置税,明年你只能免1.5万。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的车,明年要多花1.5万块。
而且,以旧换新这种补贴政策明年会不会继续,还说不好。
到时候车价也可能随着原材料波动而调整。
所以从2026年的角度反推,现在11月买一点都不亏,反而是最保险的选择。
一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
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首次超过50%。
也就是说,现在买的新车里,一半都是电动车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在快速升温,车企的库存压力很大。
他们必须得不断推出新车型、新优惠来刺激消费。
而11月作为冲刺的最后阶段,这种压力会最大。
从这个逻辑上讲,11月的优惠力度应该是全年最大的。
讲完了政策和价格的事儿,现在我们要讲一个更硬核的东西——电池技术。
为什么要讲这个?
因为技术升级和优惠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说明11月为什么是最好的购车时机。
先说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
这个电池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早在2023年就已经量产了。
但这次之所以提它,是因为最新的数据表明,它的表现确实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麒麟电池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快充。
用官方的数据来说,它能在10分钟内把电池从20%充到80%。
换句话说,你早上充一下电,等等就能出门。
这对于之前怕充电慢、怕堵车没电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更牛的是续航。
麒麟电池支持整车1000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你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间基本不用太担心续航问题。
这打破了很多人对电动车"开不远"的印象。
能量密度方面,麒麟电池的三元版本能到255瓦时每公斤。
磷酸铁锂版本也能到160瓦时每公斤。
这些数字翻译成人话就是,在同样的电池大小下,它能装更多的电。
关键还有低温性能。
麒麟电池支持-30℃的快充。
这对于北方的人特别重要。
以前在冬天,很多电动车都不敢快充,怕伤电池。
现在这问题解决了。
除此之外,它的安全性也特别好,针刺测试不起火。
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然后是比亚迪的第二代刀片电池。
这个可是才出炉的热货。
比亚迪在2024年11月25日正式宣布,第二代刀片电池将在2025年上半年量产。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大规模装车,但马上就要来了。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这代电池有几个卖点。
能量密度上,第二代达到190瓦时每公斤,比上一代提升了超过35%。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续航能力大幅度提升,可以支持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
充电速度上,支持8C超充技术,从10%充到80%只需15分钟。
这比第一代快了整整4倍。
低温性能也大幅提升,在-30℃的时候放电容量能到80%。
比第一代高了10个百分点,甚至超过了三元电池。
最厉害的还有寿命。
虽然官方没有说"15年终身保修"这么绝对的话,但从优化的绝缘、隔热、防火、散热各方面来看,这代电池的耐久性肯定会大幅提升。
普通用户正常开,8到10年续航基本不会掉到80%以下。
这就意味着,买这个电池的车,用个十年八年,电池还是好好的。
不用花冤枉钱去换电池。
这两代电池合在一起,解决了多少人对电动车的疑虑啊。
以前最怕的三件事——充电慢、电池不耐用、冬天没办法开——现在全部都有解决方案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吹牛?
宁德和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厂,他们敢出来说这话,就说明技术确实已经成熟了。
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官方公开的,可以去查证。
这也是为什么说11月买车特别划算。
你不仅能享受到最大的政策优惠,还能买到搭载最新技术的新车。
再等一个月,新车的价格可能就上来了。
因为新一代电池成本可能会反映在价格里。
现在买,既能享受旧款的大优惠,又能搭上新技术的班车。
这交易对用户来说,真的是稳赚不赔。
讲到这儿,有很多人还会有疑虑。
最常听到的几个问题,我们逐一来解答一下。
有人问,我11月买的新车,会不会刚开几个月就降价?
这是个很实际的担心。
但从现在的市场情况看,这个概率不大。
2025年电动车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政策优惠和新技术突破这两个大事件。
不是随便哪个厂家就能复制的。
购置税免征是国家政策,不会随意调整。
电池升级是研发投入,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追上的。
从这个角度讲,11月的整体优惠不太可能就这样消失。
即使到了明年有微调,你现在享受到的3万块购置税免征。
早就足以抵消那点波动了。
而且,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车的月销量一直在增长。
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在这种情况下,厂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急着降价。
还有人问,电池寿命到底靠不靠谱?
这也是个很常见的疑问。
首先,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他们都是业内最大的厂家。
作为上市公司,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他们敢说这话,说明技术已经过关了。
其次,现在电池都带"健康监测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看电池的容量状态。
要是真有问题,厂家质保会兜底。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风险其实是很低的。
再加上,普通用户开车的频率,一年也就充150次左右。
按这个频率,10年也才1500次充放,远远低于电池的设计寿命。
所以,担心电池衰减这事儿,其实大可不必。
还有个常见问题是,现在买旧款等明年降价,还是直接上手新款?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明确——千万别等。
理由有两个。
第一,11月的新款用的是最新的电池和芯片。
旧款用的是老技术。
新款和旧款的性能差距,绝对不止价格上差的那一点。
第二,从政策的角度讲,2026年购置税政策要变。
那时候买车要多花钱。
与其指望明年降价,不如现在就享受免税优惠。
从这两个角度综合考虑,现在就该出手。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开始有点心动了?
但我再给你泼一盆冷水,问个灵魂问题——如果你在11月买了车,遇到问题怎么办?
比如电池出现了意外,比如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后续的保障怎么样?
这些我们都得考虑清楚。
好在的是,现在各个厂家的保修政策都不错。
比亚迪新出的刀片电池,官方正在优化各方面性能。
后续的保障应该会比较完善。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搭载的车型,也都有相应的质保政策。
具体到什么时限,各个厂家不一样。
但一般都是几年内享受免费维修。
这对用户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保障了。
还有个现实问题。
现在电动车市场确实在高速增长,月度渗透率都超过50%了。
这意味着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也意味着,今年年底这一波优惠,确实有可能是全年最大的。
因为12月31日以后,购置税政策就要变脸了。
届时,各个厂家的优惠力度很难再跟得上。
从这个长期的趋势来看,11月的确是最后的"黄金期"。
错过了这一波,想再遇到这么划算的时机,恐怕要等好几年了。
讲了这么多政策、价格、技术的东西,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为什么各个厂家都在11月拼死拼活地冲销量?
原因很简单,KPI压力。
每个公司都有年度销售目标,到了11月。
很多公司已经完成了目标的80%、90%了。
最后这10%、20%的缺口,必须得在11月和12月补上。
为了补上这个缺口,各个厂家会不惜代价。
但等到了明年1月,一旦KPI压力释放了,这种疯狂的优惠就基本看不到了。
从这个角度讲,11月不仅是最后享受购置税完全免征的机会。
也是最后能享受到车企"拼死冲量"带来的各种隐性优惠的机会。
换一个说法,就是"最后的疯狂"。
这种机会,一年也就出现一次,错过了就真的得等明年了。
好了,现在该给你一个最后的总结了。
从政策、价格、技术、市场、公司KPI压力这五个维度来看,11月都是最值得买电动车的时候。
购置税免征可以省3万,地方优惠可以省1.5万到2万,以旧换新可以再省2万。
车企优惠还能再省一些。
合在一起,一台原价12万的车,现在可能花不到6万就能提回家。
这笔账算下来,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时候了。
再从技术的角度讲,11月的新款车已经搭载了最先进的电池技术。
宁德的麒麟已经量产并在迭代,比亚迪的第二代刀片马上就要大规模装车。
这些新技术解决了以前电动车的所有痛点——充电快、续航长、冬天也好用、寿命还长。
这不是什么虚无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
从市场的大逻辑来讲,新能源车已经是主流了。
10个月销量就达到1200多万辆,全年有望超过1600万辆。
在这个量级下,没有哪个厂家敢靠降价来竞争,因为降价空间有限。
他们只能靠优惠、靠新车型、靠新技术来吸引消费者。
而11月,这三样优势都是最大的。
所以,我的最终建议就是——11月不买,明年真得拍大腿。
不信你看,等到了2026年1月。
当购置税政策变脸、当新一代电池成本反映到价格里。
当各个厂家的年度KPI已经完成不需要再拼命优惠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到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与其到时候拍大腿,不如现在就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买一台搭载最新技术、享受最大优惠的电动车。
从11月开始,就可以加入"新能源车主"的行列。
这波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你抓不抓得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