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集体逆袭,为啥最近卖得又火起来了?

合资车企集体逆袭,为啥最近卖得又火起来了?

01

先讲个大实话。

我是十几年前就在合资店里转悠的老汽修了。

合资车销量起来这事,我这两个月是真的看傻了。

你要放在去年,别说什么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就是别克、马自达这帮老熟人,新能源车基本冷清得都能在展厅打羽毛球。

现在咋说呢,6月的时候,有东风日产的销售在群里感叹,说‘客流量终于回来了’。

有点像以前北京展会开门那天,所有人都挤进来看新车。

卖得最猛的,是新能源这一块。

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这几个都有新能源车型销量创新高。

数据我也跟乘联分会扒过。

上汽通用6月新能源接近0.92万辆。

别克GL8PHEV能占去三分之二。

东风日产N7销量直接从几百辆干到了5月3000多,6月就翻倍。

要是你去广汽丰田4S店问,铂智3X现在都排产排到8月底了。

长安马自达EZ-60车还没上市,盲订都突破三万。

以前老觉得新能源是国产的天下,现在合资反杀了。

02

为啥原来合资混得惨?

我身边一堆跟合资打交道的同行,这两年都在喊‘合资还买啥,库存都放凉了’。

其实根子在早年合资那一套。

合资品牌头两年还能靠技术和口碑混。

但后面自家更新太慢,配置死活不舍得堆。

比智能化、拼价格,都被国产新能源压着揍。

你看,像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甚至连车机OTA升级这些,合资反应巨慢。

政策出一个,他们得回头请示国外。

说白了,中外股东来回掰扯,最后成了‘慢半拍’,模型老旧。

有时候,你去换个备件,都得等几星期,就是没本土效率。

所以,前些年买合资,更多是信品牌、信传统技术。

等新能源、智能化这股风把需求拉高,大家就开始讨厌‘油腻配置’和‘贵无理由’。

包括我自己也是,前阵子有朋友让我帮看两台车,说一句不好听的,合资那款表面稳健,坐进去就是一堆硬塑料,连智能语音都不灵。

消费者不是傻子。

谁有新鲜配置谁受欢迎。

03

刹车点来了。

今年几个合资大厂,自己也顶不住了。

开始主动学国产那一套。

先是配置大升级。

东风日产N7,这车被说成是中国本地团队主导。

啥越级配置,智能能玩,价格也压下来。

11.99万起,顶配14.99万。

5月上市,一个月就能上3000台,6月翻倍。

这在过去合资圈,属于天方夜谭。

还有别克GL8PHEV,新能源一块把商务车那老用户满足了。

连马自达EZ-60,还没正式卖都有人跑去下订,三万大定啊,这可是‘盲买’。

再说塑造科技感。

这一波,合资品牌学得快,直接和华为、小米这类科技公司合作。

说句笑话,‘打不过就抱华为大腿’。

但人家合作确实给力。

技术快升级了,软件也不再跟不上。

你现在去广汽丰田看看,大屏幕、车联网、语音,这些都标配,不再是国产的独门秘籍。

另外舒适和娱乐这块,像广汽丰田的大沙发、彩电,出厂直接标配,弄得老一代‘买合资就为了稳’那批人也动心。

不是以前的‘铁板凳’和‘小马力’了。

04

最后一点说说消费者。

说实话,这两年买车的朋友,比我这老一辈还精。

不迷信品牌,不被广告忽悠。

你要是性价比给不到,甭管你叫丰田还是日产,直接被甩开。

合资厂也摸准路子,开始组‘性价比+品牌’的组合拳。

价格下来了,配置也堆了,品牌形象还在。

满足了大多数人心里‘要有面子,要有用’这个需求。

有朋友调侃,说现在买合资新能源,跟以前买苹果手机差不多。

智能要有,省心要有,牌子也不能弱。

话说回来,大家买车,谁还不是先算算这家伙开起来给不给力?

结论倒也简单。

合资车这波又起来,是它们自己变了,市场跟着变了。

合资、国产,本来就是个你追我赶的游戏。

你加配置,我降价,最后都是用户挑好货。

反正拳头硬的就有生意,剩下的大家自己掂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