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

排气管通畅就一定好吗?低扭提升的误区和背后的门道

那天在小区车库碰见老赵,他正蹲在自家十几年的老轿车屁股后头,手里攥着一块抹布,嘴里嘟囔:“网上说堵点排气能让起步有劲儿,我寻思试试。”我看着他那双沾满机油的手,忍不住笑了出来。其实,这事儿真不是这么回事。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早些年改装风潮刚起来时,有不少人为了追求炸街声浪,把原厂排气拆了换成大口径直通。有一次群友阿强还特意跑去郊外找师傅切焊,说这样能“解放发动机”,结果回头跟我们吐槽:低速一踩油门软绵绵,还没以前灵。后来大家才慢慢明白,这种所谓“降低背压”的操作,对低转速扭矩反而是个坑。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咱们初中物理课本上讲过四冲程发动机进、排气门怎么配合,但真到了实车上,那些进、排气门可比书本复杂多了——啥提前开啦、推迟关啦,全靠程序设定和机械结构微调。这其中有个词叫“气门重叠”,就是俩阀子会同时开一阵子。别小看这几度角的重叠,直接影响到废气、新鲜空气咋混合流动。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维修站里干了二十年的老杨师傅经常念叨:“现在新款发动机都讲究配缸精准控制,以前那种随便糊弄下就行的年代早过去喽!”他还提过,有些进口车型带可变进排系统(VVT),就是专为这种细节优化设计。不少老司机可能都忽略掉这个冷知识: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电磁阀坏掉,就会导致动力掉得莫名其妙。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再说回正题,为啥掏空或者加粗排气之后反倒觉得起步肉?关键就在于废气走得太快,在某些工况下新鲜空气还没来得及充满汽缸,就被带出去了。我听邻居张叔抱怨,他给面包车焊了一截“大炮筒”尾段,每次拉货爬坡都感觉比原厂差点意思。他以为自己技术退步,其实根源就在这里——废弃惯性太大,新鲜空气也跟着溜走,不够用呗!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顺便插一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批国产轿车曾尝试通过调整三元催化器前端形状,让部分车型在城市路况下更容易获得一点低扭补偿。当时销售吹牛说这是“特殊调校”,其实只是利用局部背压微调。现在想想,那会儿修理工私底下总爱拆下来研究,看看到底哪里藏猫腻。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还有件趣事,我表弟去年买台二手SUV回来,总觉得高速轻快但市区堵车费劲。他琢磨是不是火花塞不对,一查才发现前任把中段消音器换成直通型了。这类操作听起来像是省心,其实长期来看对涡轮增压小机器尤其伤——因为缺乏合理阻力,会影响燃烧效率,也容易引发检测灯报警。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很多人误以为堵一点尾管就能解决问题,其实只是在治标不治本。有位技师半开玩笑地说,“你要真怕没劲,还不如检查一下轮胎压力和刹车片卡滞呢!”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提醒不少新司机别被网络谣言带偏路数。偶尔遇到群友分享自测数据,说某品牌1.6L自吸机器原厂设定已经很平衡,多动歪脑筋只会适得其反。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最后插播个冷知识,现在一些高端品牌甚至开始采用主动式电子阀控制尾段声音与背压,可根据驾驶模式自动调整。不仅考虑性能,还有环保标准要求。这玩意维修起来麻烦死,而且国内副厂件少,出保后价格劝退,不信问问4S店售后接待怎么报价……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好了,说远点又绕回来了。如果哪天你也想学网红DIY折腾自己的爱驾,不妨先翻翻说明书或者咨询靠谱技师,比瞎琢磨强多啦!毕竟不是所有配置和工况,都适合随意改动嘛。有时候折腾半天,还不如好好做顿饭来的踏实……

实测揭秘:排气管堵一部分提升低扭真相,排气通畅并非越好-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