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车企智驾实测排名,前三名出乎意料

最近两年智能驾驶发展得那叫一个快,昨天还是高速领航辅助的天下,今天城市无图智驾就成了新战场。

我花了半个月时间,带着团队跑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五个城市,把市面上10款热门车的智驾系统挨个实测了一遍。

10大车企智驾实测排名,前三名出乎意料-有驾

说实话,测试结果出来连我们自己都惊着了——那些天天在广告里喊"行业标杆"的传统大厂,这次集体吃了闭门羹,反倒是几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势力杀得风生水起。

先说句实在话,这次测试根本不给车企留面子。我们专挑早高峰的晚高峰,专门找外地司机最多的路段,遇到电动车加塞就故意不躲,红灯转绿灯时故意慢半拍看系统反应。最狠的是专门挑了台风天在上海中环测雨天模式,就想知道这些号称"全场景"的系统到底几斤几两。

先说说让人跌碎眼镜的第三名——智己汽车。这牌子在路上看见的概率比大熊猫还低,但他们和Momenta合作开发的"直觉式智驾大模型"真不是吹的。在北京东三环堵成狗的时候,前车突然往旁边一别,旁边电动车同时往中间挤,测试车居然像老司机一样精准找到了0.5秒的空隙完成变道。最绝的是在杭州湖滨银泰的停车场,面对突然冲出来的外卖小哥,系统刹车力度控制得比人还细腻。不过遇到修路改道的时候,系统愣是犹豫了8秒才重新规划路线,这要是在高速上可要出大事。

10大车企智驾实测排名,前三名出乎意料-有驾

要说最让人意难平的还是小鹏。他们XNGP系统覆盖了750多个城市,光听数字就够吓人。在广州塔下的猎德大桥,面对潮汐车道的频繁切换,系统处理得比出租车师傅还溜。但到了武汉这种新一线城市,系统突然变得怂得像个新手司机。在光谷转盘那里,明明右转车道有空当,它非要等三个灯次才敢动,急得后车直按喇叭。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他们在武汉暴雨天居然敢关掉雨刮器,全靠算法优化来应对雨滴干扰,这技术胆量不服不行。不过三天两头的OTA升级确实让人头疼,上次升级完自动泊车功能直接罢工了半小时。

现在说冠军华为鸿蒙智行,那真是要颠覆所有人的认知。问界M9的ADS 3.0系统,在深圳湾创业广场那种电动车蚂蚁搬家式的路段,居然能预判五辆车之后的动作。最绝的是在东莞松山湖的乡间小道,既没车道线又没有高精地图,系统愣是靠着路边的垃圾桶和消防栓认路。有次前车突然急刹,我们的测试员还没踩刹车呢,车子自己就开始减速了,后来看数据才知道系统提前0.8秒就预判到了风险。这种"未卜先知"的本事,估计是跟华为在通信领域的积累有关,就像他们说的"用5G基站的思路做智驾"。

其他选手也有意思。蔚来的六颗激光雷达在晚上杭州西湖边确实香,但遇到上海外滩的旅游大巴堵路,系统就像被施了定身咒。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在北京五环上表现神勇,但到了重庆这种8D魔幻地形,遇到螺旋形立交桥直接懵圈。理想汽车更逗,AD Pro 4.0在高速上稳如老狗,一进北京二环就变成了"首堵克星",急刹急得后排小孩直吐。至于特斯拉FSD,在郑州东区这种经常改道的地方,导航地图三天两头就得重连,有次在如意湖隧道里直接退出了智驾,吓得车主差点追尾。

10大车企智驾实测排名,前三名出乎意料-有驾

这次测试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智能驾驶已经进入"下半场"。以前比的是谁传感器多、算力强,现在都在拼系统懂不懂"中国式过马路"。华为那个系统在苏州观前街,居然能看懂大爷大妈们手势指挥的交通,这可不是单纯靠算法能解决的。还有小鹏在暴雨天坚持不用激光雷达,说明他们开始琢磨怎么让系统"用脑思考"而不是"用眼死磕"。

不过最值得玩味的是行业格局的变化。传统车企还在比谁雷达多,新势力已经玩起了"算法炼金术"。智己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品牌能冲到前三,说明智能驾驶赛道真的变了天。就像他们工程师说的:"我们不需要百万年薪的算法工程师,但需要一千个懂中国路况的测试员。"这话听着糙,但细想还真有道理。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2024年真是买车的好时候。去年还得加价买的智驾功能,现在基本成了中配标配。不过也要提醒各位,现在这些系统还是"辅助驾驶",上周在广州就发生一起事故,车主以为系统能自动变道,结果追尾了。记住:再牛的AI,也比不上人类驾驶员十年的经验。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智能驾驶到底是该追求"技术越新越好",还是"系统越稳越好"?要是你在测试现场,会选哪个品牌的车陪你走南闯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