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今年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又要多一个“笑到最后”的主角了吗?
有人搬来小板凳,盯着东风岚图上市的新闻,一边扒拉着薪酬单,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董事长卢放这一年到底拿了多少钱?
不管怎么看,43万出头的薪酬,在一帮“国家队”大佬里属正常水平,谁要是以为董事长扎的是金山银山,那就得重新理解什么叫“资本市场的规则”。
可更耐人寻味的,还是那份悄悄递上的持股清单。
手里攥着超500万股!还没上市呢,可凭港交所那份公告合着一计算,妥妥的“八位数”大礼包就躺那儿了。
但这持股也不是说解禁就解禁,不到三年别想全卖,一年也就能流通5%,别也以为开门见山就全进了口袋。
这时候问题来了,岚图这波风风火火的“介绍上市”,善者说是争分夺秒抢风口,疑者则琢磨高管持股的深意。
到底是市场策略的加速狂奔?还是高管们的“神操作”?
让我们脱掉“官方通稿”的外衣,洞察一下岚图这一局到底下了什么棋。
其实岚图这回敲钟,真正妙的是不发新股。这在港交所过路的人都知道,是极少数里的少数,简直能打上“行业稀有道”标签。
2025年,港股主板69“新丁”里,才一家公司属于“介绍上市”,岚图主动选择这条路,你品,你细品。
省了路演、定价、机构跑场那些琐碎,只需要等牌照拿到手,车企就能把自己直接挂上资本市场橱窗。
就是这种“快车道”,让上市变得简单直接。
但凡事有两面。
尤其到了钱这事儿上就更分明。
你没新股发,也就是没新鲜热乎的融资。
公司要是缺钱,只能等后面业绩起来了,再研究增发或者配股。
更有意思的是,东风集团的港股股份得先私有化退场,把舞台留给岚图这独立新面孔。
这波操作,东风集团自己都说:“新平台能更直接反映业绩和潜力,也许更讨投资人喜欢。”
一句话,过去低估的,未来有机会被重新审视。
话说回来,岚图为啥突然全力加速?
表面看是趁今年销量和各种指标“逆势增长”好上冲一把。
其实,背后的不确定因素也不少。
新能源汽车行业跟风起云涌太贴切了,谁能保证三个月后不出现新变数?
所以趁着气势满满的时候,抢先上市,的确有点“先下手为强”的那味道。
掰开细看今年的数据,岚图交付新车近十万,增长85%——放在一众新势力里确实亮眼。
新款FREE和知音系列异军突起,尤其知音一跃成9月华系纯电销量第一,让不少业内人都扬了扬眉。
以往岚图最能打的是梦想家MPV,去年和今年都占了品牌销量的一半多。
新款FREE和知音走俏,等于SUV、轿车市场也终于抬头赶进度。
生产线满场开工,黄金工厂7月产能利用率干到108.8%,难怪毛利率往上涨,1-7月已经到21.3%。
业内咨询公司灼识的那份榜单,岚图已是毛利率第二名的新能源玩家。
有意思的是,利润也跟着走高。
去年第四季度岚图首次季度盈利,今年头7个月调整后净利润近4.8亿。
脚下踩着现实,头顶常有风暴,新能源汽车圈子就是这么戏剧性。
谁不想赶着好时候冲上市,多个保险,多条出路?
但人们盯着数字,总会问一句:岚图这波数据,背后有没有水分?
销量、毛利率、利润都涨,不代表就能一马平川。
年初定的目标还差一半没完成,剩下不到三个月得再卖十万台,想象下能有多拼。
新FREE和知音眼下势头猛,但真要做到月销破万,依然不易。
首销期是高潮,后面是考验,是否能稳住不跑偏,才见真章。
毛利率里,有政府补助这块蛋糕,岚图其实也没隐瞒。
1-7月,其他收入就有7.3亿,其中政府补助6亿多,占去大头。
要是突然失了补贴,这诱人的盈利可能就要打对折。
说到底,单论纯汽车业务的盈利,岚图能不能真站上“全行业领先”,还得要看公开的细账。
有趣的是上市资料,也没特意列出“车辆毛利率”。
敲黑板,这里面或许有讲究。
今年汽车圈常见的行情便是价格战。
岚图新款FREE起步价直接低到21.99万,比老款划去4.7万,和2021年最初上市时相比几乎差了一个“小目标”。
而且这降价不是单纯砍掉配置,反而动力、续航、智能都往上升格。
用更低的价格换更多的技术,谁说不是一场“用户争夺战”?
但价格低,利润肯定得再打算盘。
真实业务盈利,到底怎么样?看似高歌猛进,其实也绕不开行业的通病。
再来追溯岚图这半年动作,直接能感受到一种速度。
比“新势力”还快。
市场一出现新风向,见谁卷增程混动纯电续航到300公里,加点华为智驾系统,岚图挂档就跟进。
新款FREE最早上,近期智己、零跑才随后加入,堪称“跟得最紧的”。
梦想家一做辅助驾驶乾崑版,岚图马上加班加点,让FREE、知音系列全线升级。
三季度一上线,亲民配置打市场,销量蹭蹭往上数。
今年SUV热门,全尺寸大六座增程混动谁都想咬一口蛋糕。
岚图紧跟节奏,11月又准备甩出旗舰泰山。
基本上,你怎么变新品,岚图就踩着节点进场。
脚下油门一踩,就是新势力都望尘莫及的反应速度。
这不是嘴上说说,产品细节反映得更直白。
广州陈先生,10月刚提新FREE,和我们聊起自己体验。
“老款那些噱头设计,初看有新鲜,但开久了就觉得累赘。”
新车仪表台换回主流布局,实际好用,这种让用户“听劝”的转变,不止他一个人感受到。
网上一堆类似反馈,厂商果断调整,说明岚图不只盯数据,更在意用户声音。
知音也有同样变化。
过去中控屏还玩滑轨,能拉到副驾驶。
新款干脆撤了,直接追求简单实用。
无论外观还是内饰,设计都在向简洁靠拢。
年轻用户要的不是花里胡哨,而是省心好用。
毕竟岚图车主平均年龄都32岁,比历史均值低了5岁。
一系列“做减法”的产品调整,岚图获得了市场的真心点赞。
而下一步,他们瞄准30到50万区间的轿车和SUV新领域。
新款追光、旗舰泰山的布局,正是撬动新市场、提升品牌的利器。
人们心里都明白,这泰山也许就是岚图港股首秀的敲门砖。
等这步棋落地,能不能闪耀全场,大家都拭目以待。
说到这,如果你还以为岚图只是靠董事长拿高薪、持股暴富才有动力,那就真的小瞧了这家“国家队”车企的气质。
薪酬、持股计划不过是表象,背后真正的焦点是企业对市场节奏的敏感、对用户需求的把控,以及懂得抓住有利时机的果断出击。
上市手法虽然“另类”,但归根结底是市场和公司战略协同的体现。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故事。
有高管依靠持股实现财务自由的例子。
也有企业用上市换发展空间的先例。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急风骤雨里的岚图,真正核心的杀手锏是“快”,是“灵活”,也是“用户导向”。
过了这村,就真的没这店。
当然,谁也不能打包票三、五年之后,新能源市场还能这么火爆。
但至少当下,岚图能踩准节奏,一步步敲开港股大门,从更高的平台展示自己,也让行业看清背后的动力。
上市后想要弯道超车,还需要扎实的产品实力和持续的创新投入,不然风头一过,谁还记得你是谁?
话说回来,各位怎么看这波岚图“快上快下”的操作?
八位数持股、高管加持,是实至名归,还是另有玄机?
新势力与国家队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留言区见,大家一起来聊聊你心中的“岚图时刻”吧!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