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一张关乎未来的答卷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一张关乎未来的答卷-有驾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曾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揆诸北京过去十年的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实践,真正贯彻了这一精神。
2022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北京中轴线保护进入历史性阶段。
2021年,实施16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重新制定,从旧城改造,到老城保护,全方位立体化,力度前所未有。
2020年,北大红楼启动保护性修缮工程,经过一年多努力,北大红楼主题展览2021年6月29日正式亮相,再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历史和不朽功绩。
2019年,北京出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全面的法治保障。
2018年,有“京西小故宫”之称的万寿寺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修缮工程。
2017年,北京发布《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将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列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三大文化带”保护进入快车道。
2016年,北京完成了最大规模可移动文物“摸家底”工程,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
十年来,北京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无论是从认识层面还是投入力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不是单点的,而是整体的;不是迟滞的,而是前瞻的;不只有“抢救性保护”,还有“研究性保护”。“走小步,不停步”,北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实现了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十年豹变。
这十年,北京“城之源”是如何保护的?“脏乱差”的胡同何时开始“焕新颜”?沉睡的古建怎样被“唤醒”?博物馆之城如何被打造?百年工业遗址是如何蜕变结缘冬奥的?大运河如何从“污水河”实现了“飞鸟相与还”……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化守护人”又是如何日复一日地工作……
从今日起,新京报推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系列专题报道,带你穿越历史,深入北京的“毛细血管”,解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一张关乎未来的答卷-有驾
▲2023年3月26日,鼓楼前三岔路口,等待过马路的市民。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守护“3000年”文明之源
历史就是时间穿越空间。一国有一国的文明源头,一座城市也自有它的“城之源”。
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的琉璃河遗址,就是北京的“城之源”。这处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遗址,把北京的建城史从八百年一下子上推到了三千多年。
多年来,北京对琉璃河遗址的保护一直没有中断。如果说,1988年琉璃河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城之源”得到高度重视的开始,那党的十八大以来,琉璃河遗址的发掘保护,就被注入了更大的力度与更快的速度——
2018年,北京市启动琉璃河遗址搬迁腾退工作,历经三年,遗址核心区董家林、黄土坡两村搬迁腾退完成;2021年,琉璃河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年,《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公布实施,琉璃河遗址文化保护利用有了更长远的规划与保障。
北京文明之源,植于黄土,山水相连。北京三大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及许许多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源流。
坊间有传言称,“北京是从大运河上漂来的”,意思是元、明建北京城所用的物料都是通过大运河运来的。
此言不虚,但一度,因为环境保护不力,大运河成了“污水河”。境况的改变,始自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北京通州时的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这为大运河保护传承指明了方向。
此后,大运河保护力度空前加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干支流持续截污治污,让悠悠运河水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而今大运河畔碧波荡漾,很难再与北京城的“下水道”联系起来。
事实上,7处世界文化遗产、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501万件……都见证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文明与发展。
2021年共建“博物馆之城”正式启动,并写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瑰丽的博物馆,不再“坐以待观”,而是主动与游客“互动”;“沉默”的瑰宝,也活了起来,通过各种渠道,为市民所熟知。
传统博物馆的“馆舍天地”,开始走向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民营博物馆里的“私家珍藏”,开始走向“社会共享”,于是在街头、在商圈,人们有机会和文物不期而遇,“开门办馆”也让人们随时可开启探险寻秘之旅。
在中国紫檀博物馆,亲手制作紫檀手串;在文旺阁木作博物馆,体验能工巧匠非凡技艺。文明的源头,文化的内涵,就在人们的亲身参与中悄然传承。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一张关乎未来的答卷-有驾
▲2022年9月16日,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址万寿寺)在历经五年修缮之后,再度对公众开放。图为现场展出的万寿寺建筑构件。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擦亮“870年”都城记忆
驻足紫禁之巅——景山万春亭,南可俯瞰金碧如海的故宫,北可远眺巍峨耸立的钟鼓楼,沧桑掩不住惊艳。作为北京古老中轴线上的最高点,在明清时期,这般景色只有皇帝一人可享。
这条中轴线,最早出现于870年前海陵王新建的金中都城。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从上京迁到燕京,并命名为中都,北京由此成为都城。如今,中轴线不再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封闭空间,它被彻底打通,形成一项贯穿南北、规模宏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活态遗产。
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2020年8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印发《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与此同时,中轴线住宅腾退、环境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认知得以提升;此后,又通过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使中轴线保护有法可依。
如今,当我们漫步于中轴线,就如同翻开一本本尘封的书籍,走进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唤起古老记忆的同时,城市的生命得以延续。
如果说,中轴线象征着北京13世纪至今的城市文明,那老北京的胡同,则暗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故事。
有人说,在胡同里,你敲开的每一扇大门,都是历史的大门。
而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城市规划欠缺了文化视角,许多北京胡同、四合院以及置身其中的名人故居消失于旧城改造中。
进入新时代以来,这种片面、狭窄的保护思路得到了彻底扭转,保护方式也从抢救性保护变成了科学保护。
2018年启动修订,2021年1月,北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修订《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传统胡同纳入保护对象,所有胡同受到同等保护,变化日新月异。新条例共七章77条,在“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等4个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
从旧城改造,到老城保护,再到创设“共生院”,这意味着北京在历史文化保护上,不只是一个“守门人”,还是一个“开门人”;不只是在“修缮”,也在“研究”,用坚守传统的定力,开拓创新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历史文化利用保护之路。
胡同里有乡愁,会馆则在旧时为人们消遣提供了场所。会馆承载多样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首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
近年来,结合城市空间特点,北京着力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开展特色演艺群落建设,推进演艺新空间探索,剧场建设按下加速键。
2023年,“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更是首次写入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散落京城的会馆,再次找到了用武之地,为推动舞台艺术百花齐放,擦亮“大戏看北京”的金色招牌,提供了助力。
中轴线重新登场,胡同不再拓宽,会馆有了声色,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人们留住了乡愁,一个“有情有义、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的北京再现眼前。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一张关乎未来的答卷-有驾
▲2023年1月29日,景山公园,在万春亭眺望故宫。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赓续“100年”红色血脉
如果说“3000年”文明之源与“870年”都城记忆代表了北京古朴厚重的一面,那北大红楼与香山革命纪念地,则指向了共产主义在北京的薪火相传。
时光回溯到104年前,在现今北京五四大街29号,北大红楼拔地而起。五四运动从这里出发,马克思主义最早从这里传播。
2020年,北大红楼进行全面修缮、重新布展。在建党百年之际,修缮一新的北大红楼全新推出,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站在北大红楼,人们触摸历史旧迹,感知历史风云,重返那个风雷激荡的觉醒年代。
时间之河滚滚向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之于北京,那段风雷激荡的“赶考”之路,也注定被一再提起。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25日进驻香山。毛泽东同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由此让香山这座拥有近900年历史的古老园林,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香山期间,中共中央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草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国体、政体,制定了新中国一系列基本政策,携手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
“赶考”之路挟时代风雷而来,留下永恒的历史印记。今人重温“赶考”之路,从清华园车站、颐和园益寿堂,再到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与香山革命纪念地,是追忆也是洗礼。过往历历在目,精神依然蒸腾,开拓创新的主旋律还在谱写。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对双清别墅、来青轩等8处旧址进行保护修缮,建成香山革命旧址,清华园车站即将对外开放,年内将投入使用,“进京赶考之路”在保护中重现。
十年来,这前所未有的力度,见证的是北京对红色血脉的无比珍视与大力弘扬。
在这条红色血脉的谱系上,还有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身影的“蒙藏学校”,这里,则见证了早期共产主义与红色文化在北京的流布与传播。
西单商业区最繁华的路口,蒙藏学校旧址,近百年前,这里迎来了一批蒙古族青年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关心政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就在此诞生。
现在,“蒙藏学校”业已修缮完毕,开放在即,先辈们的革命往事有了凭吊的场所。
从建城,到建都,再到共产主义革命,古老的北京和新中国的红色历史就此融为一体,当我们站在历史的不同坐标上回望,从一次次时空对话中,总会收获新的感悟和启示。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这十年:一张关乎未来的答卷-有驾
▲2021年10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揭牌仪式在北大红楼举行。东城区西总布小学的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张璐 摄影报道
保护历史就是守望未来
过去十年,是一段珍贵的历史,也是一段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实践的美妙旅程。不同于其他地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面临的现实,点多面广,繁缛复杂,古迹特别多,修缮难度大,又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十年来,北京通过科学的规划部署,“解决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没有办成的大事”,相当不易,殊为可贵。
我们今天保护文化,同样也在创造历史。不断上演的新旧交融,被赋予更多时代底色,共同塑造了既古典又现代的北京。
如今,北京胡同里干净整洁,老街坊展笑颜;三大文化带景色壮美,沁人心脾;“赶考之路”修旧如旧,火热的年代近在眼前;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即将创建完成,市民游玩赏析有了新路线……
在琉璃河畔寻古城遗迹,到天宁寺塔看千年沧桑,于故宫赏春花雨雪,正阳门下听雨燕呢喃,身着汉服与钟鼓楼的红墙合影,胡同中感受情满“共生院”,抬头有蓝天鸽哨、清脆悠长。
每一处遗址,每一条线路,每一个物件,每一样展品,既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十年的见证,也是历史文物鲜活生命的解答,如历历晴川,激活我们的记忆,擦亮共同的未来,值得我们一再回首品味,彰显弘扬。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徐秋颖
编辑/迟道华
校对/刘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