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新车"Lafa5"刚亮相就被热议"碰瓷法拉利",这名字真能救命?
2025年9月1日,零跑汽车在社交媒体宣布旗下全新车型定名"Lafa5",并将于9月8日慕尼黑车展全球首秀。宣传图里那流畅的溜背线条、低趴的车身姿态,再加上车头若隐若现的"L"形标识,瞬间让网友炸锅:"这不就是法拉利Purosangue(法拉利首款SUV)的平替版?"
"设计师是不是偷偷临摹了法拉利的设计图?"
"零跑这是要硬刚超跑巨头?"
有人指出"Lafa"谐音法拉利顶级跑车LaFerrari,零跑这是想靠名字蹭热度。
这事儿可不止是网友调侃那么简单。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早不是"随便起个名就能火"的年代了——比亚迪有"汉""唐"撑文化牌,蔚来靠"ET""ES"系列立高端人设,连新势力哪吒都用"哪吒U""哪吒V"绑定IP情怀。零跑呢?2024年零跑交付29.37万辆,同比增长,超额完成25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发展势头强劲。
2025年零跑定下50万至60万辆的销量目标,在这个关键节点推出"Lafa5",到底是剑走偏锋的营销妙招,还是冲击高端市场的大胆尝试?
这名字真能帮它火起来吗?
零跑为啥整这么个名字?
背后藏着什么盘算?
零跑这次给新车取名"Lafa5",说白了就是在新能源市场打了一场心理战。2025年的新能源车圈有个特别明显的变化——消费者不再单纯看参数配置,在意车子能不能成为社交货币。你看比亚迪"海豹",名字听着就灵动;问界M9,谐音"问界命酒",给人一种豪迈感;哪吒GT是把国漫IP搬到车上。
反观零跑之前的命名策略,T03、C11、C01这些数字字母组合,虽然规整但记不住,在年轻人眼里就像是"工科男的作业编号"。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对命名逻辑有过解释,他们想在大众化车型基础上推出有个性的产品,满足年轻化需求。这话听着挺正经,但实际操作起来,零跑动了不少小心思。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10至20万价位的运动轿跑需求暴涨,比亚迪海豹GT月销破万,长安启源E07靠着溜背造型抢走不少订单。
零跑Lafa5恰好定位在这个价格区间,车身尺寸4430mm×1880mm×1520mm,轴距2735mm,61.4°大倾角前风挡配上短前后悬设计,加上50:50黄金轴荷比和天生后驱布局,硬件配置对标运动轿跑标杆。产品力摆在这儿,缺的就是一个能让人记住的名字。
"Lafa5"这个名字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Lafa"谐音法拉利曾经的顶级超跑LaFerrari,一听就联想到高性能和跑车范儿;"5"既延续零跑的数字命名习惯,又暗示这是独立于B系C系的全新产品线。零跑官方强调Lafa5定位高于B系,要开辟新的细分市场。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既制造了话题热度,又给产品贴上了"运动派"标签。
但问题在于,这种擦边球式命名真能长久吗?
还是只能带来短期流量?
值得玩味的是时间节点。2024年零跑销量增长,按理说应该乘胜追击,稳扎稳打地推新车。但零跑偏偏在2025年定下50万至60万辆的激进目标,这意味着销量要在2024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完成这个目标,光靠老车型肯定不够,必须有爆款新车担大梁。
Lafa5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推到台前的——它不仅要走量,还得帮零跑打开年轻化市场,甚至为未来的品牌向上铺路。所以"Lafa5"这个名字,与其说是灵光一闪,不如说是零跑在市场压力下的冒险一搏。
零跑内部对这款车寄予厚望。Lafa5采用同级唯一无框车门,全系标配19英寸掠翼运动轮毂,高亮黑钢琴烤漆饰件和玻璃材质B柱饰板,从设计细节就能看出要走差异化路线。加上零跑拿手的"全域自研"成本控制,这款车的定价可以压得比竞品狠。
但名字带来的争议也是双刃剑——如果产品力能撑住,Lafa5会成为"性价比运动轿跑"的代名词;要是交付后口碑翻车,网友会毫不留情地嘲讽:"原来Lafa是拉胯的谐音。"零跑这次是把宝全压在了这款车身上,成败都在一线之间。
第二部分:
"Lafa5"这名字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是聪明还是自作聪明?
从传播学角度看,"Lafa5"这个名字确实有点东西。好名字得满足三个条件:好记、有联想、能引发讨论。"Lafa"两个音节,比"C11""ES6"这种字母数字组合简单得多,发音顺口,一听就能记住。联想功能——一提"Lafa",脑子里自动蹦出法拉利LaFerrari那台价值千万的混动超跑,瞬间给零跑Lafa5镀上一层"性能"光环。
至于讨论度,这车还没上市,网上关于"碰瓷法拉利"的话题阅读量就破了亿,这波热度换成广告费得多少钱?
但这种擦边球命名也藏着风险。中国商标法第30条明确规定,商标若与他人在先驰名商标构成近似,且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就可能被驳回或判定侵权。法拉利作为全球顶级超跑品牌,在中国早就注册了"LAFERRARI""拉法"这些商标,连拼音都保护起来了。
零跑的"Lafa5"虽然多了个数字,但"Lafa"和"LaFerrari"的视觉、听觉相似度摆在那儿,一旦法拉利较真,零跑可能要吃官司。何况,2024年法拉利刚在中国起诉过一家车企,理由就是商标谐音侵权,那家企业赔了钱还改了名。
零跑这次走钢丝,真不怕翻车?
有意思的是,早在2025年2月18日,就发生了一件颇有戏剧性的事。Stellantis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法拉利董事长的John Elkann,专程到访零跑汽车总部,和零跑CEO朱江明进行了一整天的深度交流。当时外界纷纷猜测:这是法拉利来"兴师问罪"的?
还是两家要深化合作?
零跑和Stellantis本身有股权关系,Stellantis持有零跑约股份,理论上说是一家人。但John Elkann毕竟还是法拉利董事长,这次访问的具体内容双方都未公开透露。不过朱江明在朋友圈表示"双方都收获满满",看来这次会面氛围不错。
7个月后零跑推出"Lafa"这个谐音法拉利的名字,不知道John Elkann心里作何感想。
零跑显然也清楚风险,所以在命名策略上留了余地。"Lafa5"中的"5"是——它既是数字序列的延续,又和"Lafa"形成切割,告诉监管部门和法拉利:"咱们不是完全一样,这是独立命名。"而且零跑强调Lafa5是独立于B系C系的全新产品线,言下之意就是要和老车型划清界限,建立新的品牌形象。
这种操作有点像当年某手机品牌推"荣耀"子品牌,既蹭母品牌流量,又保持一定距离,进可攻退可守。
但名字带来的流量能转化成销量吗?
这才是。
历史上靠"擦边球"命名火起来的车不少,但能长期站稳脚跟的寥寥无几。2022年某国产电动车模仿超跑名字,靠着话题热度前三个月销量还不错,但之后消费者发现产品力跟不上,安全配置缩水,口碑迅速崩盘,半年后销量归零。反观比亚迪"汉",名字取自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超跑联想,但凭借刀片电池、豪华内饰和可靠品控,在20万级轿车市场站稳脚跟,月销长期破万。
这说明一个道理:名字或许能带来短期关注,但长期销量还得靠产品说话。
零跑Lafa5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产品力能撑住"Lafa"这个名字带来的期待,那它就能成为"平民运动轿跑"的标杆;但如果交付后出现续航虚标、车机卡顿、做工粗糙这些问题,网友会毫不留情地打脸:"叫Lafa是吧?我看是拉胯才对。"零跑这次把名字玩得这么花,本质上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产品要是不够硬,掉下来摔得会惨。
第三部分:
零跑这次到底在赌什么?
Lafa5能撑起50万销量目标吗?
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中汽协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新能源车销量突破900万辆,但同时有超过60款新车扎堆上市,平均每3天就有一款新车发布。消费者早就不是"听个响儿"就下单的阶段,他们关注"这车到底有啥真本事"。
10至20万价位是血海市场,比亚迪海豹GT、长安启源E07、吉利银河L7这些车型各有看家本领,零跑Lafa5想杀出重围,光靠名字肯定不够。
零跑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在产品力上下了血本。Lafa5的硬件配置对标20万级运动轿跑——61.4°大倾角前风挡在同级别里找不到第二家,低风阻设计配合短前后悬,视觉冲击力拉满;50:50黄金轴荷比加上天生后驱布局,再经过Stellantis欧洲团队的运动化调校,操控表现理论上不会差;同级唯一无框车门、19英寸掠翼运动轮毂、高亮黑钢琴烤漆饰件,细节设计都往"豪华运动"方向靠。零跑拿手的"全域自研"成本控制,让这款车有底气把价格压到比竞品低的水平。
零跑的"全域自研"到底有多厉害?
从T03到C11再到C01,零跑的毛利率一直比行业平均高出2至3个百分点,靠的就是把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芯片全部自己搞定,不用给供应商交"智商税"。Lafa5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虽然具体参数还没完全公开,但从零跑之前的表现看,这套平台在成本控制和性能表现上应该能保持优势。
如果Lafa5定价能做到有竞争力,同时把续航做到600公里以上,零百加速控制在5秒以内,那在同价位市场确实有得打。
但问题在于,零跑2025年的销量目标是50万至60万辆,相比2024年的29.37万辆要翻一番。
这个目标有多激进?
蔚来2024年全年交付16万辆,理想交付37万辆,小鹏交付14万辆,零跑要在2025年超过理想,甚至逼近比亚迪纯电系列的销量。完成这个目标,光靠现有的T03、C11、C01肯定不够,Lafa5必须扛起"爆款"的重任。按照零跑的规划,Lafa5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并启动交付,2026年上半年交付Ultra版车型。
如果上市后月销能稳定在1万辆以上,那对完成全年目标会有很大帮助;但如果月销只有几千辆,零跑的销量目标就危险了。
大的挑战在海外市场。零跑计划2026年启动全球销售,首批覆盖欧洲和中东,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是5万辆。这个数字听着不高,但欧洲市场对电动车的要求极其苛刻——不仅要通过Euro NCAP五星安全碰撞测试,还得符合欧盟的排放和回收,甚至连车内材料的环保标准都比国内严格。
零跑之前的车型主要在国内销售,出口经验有限,Lafa5如果要进军欧洲,产品力必须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而且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认知度不高,Lafa5这个名字虽然谐音法拉利,但在欧洲人眼里可能就是个陌生的字母组合,能不能打动消费者还是个问号。
零跑这次真的是把所有筹码都压在Lafa5身上了。如果这款车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月销破万,同时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零跑就能完成从"二线新势力"到"主流品牌"的跨越;但如果Lafa5表现平平,或者出现质量问题,零跑2025年的销量目标会泡汤,甚至影响到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表现。
现在零跑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赌Lafa5能成为那款"改变命运的车"。
第四部分:
网友为啥吵得这么凶?
不同声音背后都在想什么?
Lafa5这个名字一出来,网上炸锅,各种声音都有。有人骂零跑"山寨",有人夸零跑"聪明",还有人冷眼旁观说"等着看笑话"。这些观点看似矛盾,但其实都代表了不同群体对国产新能源车的态度。
骂"山寨"的这批人,多半是对国产品牌要求特别高的。他们认为,国产汽车好不容易在新能源赛道追上国际大厂,现在应该靠硬核技术立招牌,而不是搞这种擦边球命名。"你看华为问界,虽然也被质疑过蹭华为热度,但人家鸿蒙座舱、智能驾驶都是真本事;大疆也是,靠飞控技术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称霸。零跑要是真有本事,干嘛不学特斯拉叫Model X、Model Y这种简单粗暴的名字?
非要搞个Lafa5,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咱们没自信吗?"
这类观点背后,是对国产品牌"自立自强"的期待,他们希望中国车企能靠实力征服消费者,而不是靠营销噱头博眼球。
夸"聪明"的这批人,多半是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他们对"玩梗文化"接受度特别高,觉得Lafa5这个名字"有梗有话题",朋友圈发出去倍儿有面子。"买台车,外观像超跑,名字还能蹭法拉利热度,多好玩啊!反正我也不在乎是不是真法拉利,能让我在朋友面前装个逼就够了。"
这类消费者看重"社交价值",他们买车不是为了单纯的代步工具,而是要买一个能代表个性的符号。在他们眼里,Lafa5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产品力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带来话题和关注度。
还有一批理性派,他们既不站队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等着看Lafa5的实际表现。"名字再好听,产品不行也白搭。我就等着看零跑能不能把Lafa5做成真正的爆款,如果续航、智能化、安全性都能做到同级领先,那Lafa这个名字就是锦上添花;但如果产品拉胯,这名字就是个笑话。"
这批人经历过太多"高开低走"的国产车案例,他们不会被营销话术忽悠,相信"产品为王"的逻辑。2024年某品牌电动车靠科幻外观火了一把,但因为电池自燃事件,半年内销量归零,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网友的观点为啥差别这么大?
根本原因在于,大家对"国产新能源车应该怎么发展"有不同看法。骂山寨的人希望中国车企走高端技术路线,像华为、大疆那样靠硬实力赢得尊重;夸聪明的人务实,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营销创新也是一种能力;理性派则认为,名字只是表象,产品力才是决定生死的。
这三种观点没有对错,都代表了消费者的真实想法。零跑Lafa5能不能成功,得看它能不能同时满足这三类人群的期待——既要有硬核技术支撑,又要有话题热度,还得在交付后经得起市场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讨论已经超出了"一款车的命名"这么简单。Lafa5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国产新能源车在品牌向上过程中的一次集体焦虑。2024年之前,国产电动车主要打"性价比"牌,在中低端市场攻城略地;但2025年之后,市场格局变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便宜实惠,还要有品牌调性、有技术积累、有文化内涵。
零跑Lafa5这个名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产车企在品牌向上过程中的纠结——到底是稳扎稳打慢慢积累品牌势能,还是剑走偏锋快速抢占市场?
这个问题不仅零跑要回答,所有国产新能源车企都得回答。
结语:
名字只是开场白,零跑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早已过了"听个名字就掏钱"的年代。零跑"Lafa5"这波操作,到底是营销天才的灵光一闪,还是品牌向上的大胆尝试?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可以肯定的是:名字能带来流量,产品能决定生死,市场会给出公平的答案。
如果Lafa5真能做到"有竞争力的价格加上优质的体验",那它可能会成为零跑品牌向上的棋子。想象一下,一台定价合理的运动轿跑,续航600公里以上,零百加速5秒以内,还配无框车门和运动化调校,这对年轻消费者来说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Lafa"这个自带话题的名字,社交媒体传播力拉满,销量破万不是梦。
但反过来,如果Lafa5只是"名字花哨,内核拉胯",网友的嘲讽声会比夸奖声来得猛烈。"原来Lafa是拉胯的谐音",这种段子一旦传开,对零跑的品牌形象是毁灭性的打击。
零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精力放在产品打磨上。Lafa5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并启动交付,留给零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现在到上市,零跑必须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三电系统的稳定性、智能座舱的流畅度、车身做工的精细度,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
2024年某新势力车企因为电池自燃事件导致销量崩盘的教训还历历在目,零跑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长远来看,Lafa5只是零跑品牌向上战略的第一步。2026年启动全球销售,海外市场目标5万辆,这意味着零跑要在国际舞台上和特斯拉、大众、现代这些巨头正面交锋。欧洲消费者可不会因为"Lafa"这个名字就买单,他们看重安全性、可靠性和品牌口碑。
零跑如果想在海外站稳脚跟,必须拿出国际一流的产品品质。今年2月John Elkann到访零跑总部的那次会面,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考察零跑有没有能力承担国际化任务,为之后的全球化布局打基础。
Lafa5这场"名字游戏",会不会玩出真精彩?
答案就在2025年第四季度。
到那时候,当第一批用户提车上路,当各大汽车媒体发出测评报告,当销量数据一个月一个月地公布,市场会用直白的方式告诉零跑:你这步棋,到底走对了还是走错了。咱们就等着看,零跑能不能用Lafa5证明自己,能不能在50万至60万辆的销量目标冲刺中杀出一条血路。
毕竟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好名字只是敲门砖,真正的硬仗,永远在交付之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