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战争 停车困境 与沉默的大多数

#城市里的小众街巷#

标签战争 停车困境 与沉默的大多数

刷到那条热搜时。我正卡在商场车库的拐角。前面一台理想L9。轮子压着两条停车线的交界。手机震动不停。群里转发着同一段视频——“看。又是理想”。配文带着讽刺的笑脸。地库信号很差。视频加载时。我突然想:如果此刻拍下这个画面。会不会也成了别人口中的“证据”?

这场针对理想车主的舆论风暴。来得太快。太整齐。

8月初。45条标题雷同的视频在同一平台密集发布。“一律乱停车”的绝对化表述。把个体行为焊死在整个群体身上。更深的暗流在涌动:二手平台上有明码标价的黑素材交易——照片5元一张。视频15元一段。这早已超越普通的交通监督。变成一场有组织的“人格谋杀”。

许多守规矩的理想车主。遭遇了从线上到线下的无端指责。有人的车被扔垃圾。有人收到骚扰信息。车辆甚至被泼不明液体。他们被迫小心翼翼。连变道都要反复确认。生怕被拍下发到网上“对号入座”。

但问题真的只出在车主身上吗?

车在越变越宽。车位却还停留在过去。

标签战争 停车困境 与沉默的大多数-有驾

理想目前在售的SUV车型。车宽普遍逼近2米。而依据《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常见垂直车位宽度标准为2.4米。这意味着。即便规规矩矩停进线内。后视镜展开后。两边剩余空间可能不到20厘米。在一些老旧停车场。受原有设施限制。车行道宽度甚至不足3米。这无疑增加了行车与停放的难度。

停车的“锅”。不能只让车主背。

这是一个结构性矛盾:7月全国汽车销量近260万辆。同期新增停车位仅约82万个。车位增速远不及车辆增速。停车缺口持续扩大。当资源变得稀缺。冲突便更容易发生。

解决之道。或许在于多管齐下:

•硬件需提升:具备条件的停车场应优化布局。如适当拓宽车行道和转弯半径。甚至可借鉴经验。针对不同车型设置差异化车位。

•管理要精细:强化价格调控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并鼓励共享停车。盘活现有资源存量。

•执法待明确:完善针对违规停车行为的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主体与处罚规定。

标签战争 停车困境 与沉默的大多数-有驾

当然。个别车主确实存在驾驶技术和个人素质问题。但这不应成为给整个群体贴标签的理由。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是思考的惰性。也是网络流量的密码。

从“马自达塞车”到“洗浴大帝凯迪拉克”。再到如今新能源时代的各色标签……给车主贴标签似乎成了一种低成本的娱乐。但当娱乐变成攻击。当玩梗异化为污名。没有哪个品牌或车主能真正幸免。这种无底线的内耗。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生态环境。

所以。

下次当你举起手机。想拍下那台未停完美的车时。

或许可以多想一层。

这背后。是车主的无奈。是规划的滞后。还是管理的缺失?

我们批判的。应是行为本身。而非那个冰冷的车标。

城市的交通脉络。需要更多建设性的疏通。而非简单的情绪宣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