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的三季度财报,简直像一剂强心针,亏损大幅收窄,何小鹏更是大手一挥,描绘了一幅机器人时代的宏伟蓝图,2030年年销百万台?
这数字,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说实话,最近几年新能源车企的日子,那叫一个“卷”字了得。
价格战打得火热,各家都恨不得把成本压到极限,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
这种背景下,小鹏能交出这样一份财报,确实不容易。
交付量蹭蹭往上涨,营收翻番,毛利率也首次突破20%,现金储备更是创了新高,这都说明小鹏正在走出低谷,重回增长轨道。
当然,资本市场可能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美股股价略有下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看到小鹏在战略上的转变。
何小鹏对于未来几年的规划,信息量那是相当的大。
明年要推出7款增程车型,海外市场也要发力,Robotaxi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人形机器人,目标直指2026年底实现量产,2030年销量破百万。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也是各种质疑声不断,但最终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人形机器人会不会也像当年的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下一个颠覆性技术?
这确实值得期待。
说到Robotaxi,小鹏的思路也很清晰,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走纯视觉路线,这无疑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灵活性。
而且,小鹏还打算和高德合作,利用高德的流量和运营能力,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
毕竟,Robotaxi的运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人形机器人这事儿,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何小鹏自己也承认,IRON就像小鹏汽车里最难量产的一款车。
想想看,机器人要具备感知、决策、执行能力,还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这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
而且,机器人的商业化,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成本、应用场景、伦理问题等等,都需要认真考虑。
当然,有挑战才有机会。
如果小鹏真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那将不仅仅是一家车企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次飞跃。
只是,2030年年销百万台的目标,是不是有点过于乐观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