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深蓝S07与零跑C11的对比,实际上反映了当下新能源市场的核心分野。你会发现,尽管价格相差不大,但在辅助驾驶、空间、舒适配置上,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我这次特意去试驾了两车,背景听到一个售后工人的一句话: 这两款车,功能差别主要在辅助驾驶和用料。他刚修完一台C11,说:原厂配置还行,就是感觉车内材质不如预期,尤其是后排隔音。那时我心里就在想:这跟我观察到的基本一致。
我也曾琢磨过,激光雷达在安全辅助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零跑C11配了激光雷达,号称要比纯视觉辅助更靠谱些。但用起来效果,倒没有预想的那么飞天。反倒是深蓝S07的华为乾崑智驾,凭借多模态感知,反应还更灵敏。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几个同事分享的经验——在复杂城市道路,激光雷达的优势其实被系统算法弥补得不错。技术不是越硬越好的,关键还得看体验效果。
那空间,确实可以摸着说话。以我个子175cm来看,深蓝S07的腿部空间还行,就能三拳有余,头部空间也还差不多两拳。而零跑C11,腿部空间紧凑两拳半,头部稍微挤一点。储物上,深蓝的后备箱容积达485L,放几袋行李没啥压力,而零跑C11就差点意思,标准状态只有410L,折叠后还能扩到974L,但整体体验没有深蓝那么顺畅。
以前我也觉得,高配低价就能赢,说到底还是看真配置。深蓝S07支持零重力座椅、石墨烯加热,长途跑下来,靠这点缓解疲劳还挺管用。零跑C11在后排效果不错,但前排体验就略微不足,尤其是豪华感这块,氛围灯和音响,都是亮点。
说到音响,全新深蓝S07的杜比音响让人感觉像在剧场,而零跑C11用的Nappa真皮,手感还是有点机车范。两车的用料,都很用心,但我在想:驾驶体验,才是最实在的。悬架方面,深蓝搭了BBA级的可变自适应,过滤细碎振动一绝;零跑的悬架,支撑性就差点意思,弯道上控制不如深蓝丝滑。
这又跑题了(这段先按下不表),但不这么说,怎么讲真值呢?对比这两车,深蓝的底盘调校让我觉得更稳妥,尤其在长途高速上,持续性的舒适感更有保障。
再延伸一点,空间和续航,是很多人尖锐的用车痛点。深蓝S07尺寸:4750×1930×1625,轴距2900,与零跑C11的尺寸差异不大,但实际体验不同。试驾时,我特意找了个身高175cm的朋友,他坐进去一看:深蓝确实空间宽裕点,腿还能伸直,头也不压。零跑C11,虽说空间参数更大,但乘坐感受没那么开阔。后备箱,一点都不一样:深蓝能放下两只大箱子(1425L折叠后),零跑倒是空间还行,但比起深蓝,略逊一筹。
差不多都是全电了,续航才是硬指标。说实话,深蓝S07的550km实际续航,让我有点吃惊—毕竟,电池容量只有一点点差距,但快充只要15分钟到80%,明显比零跑C11的18分钟快一点。按理说,电池容量大,续航就强,但大量高续航耗电也不划算(这点我没细想过,但有点猜测:高续航可能是堆电池使然,带来更重的车身,反而在实际续航上打了个平手)
你说,智能化和补能效率,哪个更重要?其实我觉得,600块电池,质量好不好才是关键。零跑的电池容量大,续航在纸面上硬刚深蓝,但我看很多网友抱怨:用久了,电池掉槽,续航变短。深蓝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稳,支持快充15分钟,还配备了主动热管理,续航更靠谱。
品牌的底蕴其实也不容忽视。深蓝是长安旗下,品牌背书更安心些。零跑,虽然价格漂亮,市场表现也不错,但我其实更关心可靠性。你们会怎么看?纯粹追配置,还是追用得住的技术与品牌?
看完这轮比拼,你心里有点数了吗?或者想像,假设未来有一辆车,能同时兼顾空间、续航、智能、舒适,甚至还能养养车,你会不会成为那种挑剔的用户?
——这个问题,放到你们身上也挺真。毕竟,车子不就是咱们日常生活的伴侣嘛。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