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朝网10月销量一出来,全网直接沸腾!秦家族狂卖71248辆,占了王朝网销量的40%,元家族也卖了48902辆,看着架势妥妥的“新能源销冠”。但评论区却藏着不少冷嘲热讽——有人说“秦PLUS就是网约车专用车,大街上一抓一大把”,唐车主更委屈“销量没跌多少,可油耗和保养坑一点没少”。
作为开了两年秦PLUS DM-i的车主,我握着充电枪叹气:销量高不代表没毛病!那些买完车才发现的用车痛点,比油价涨了还让人破防。
就说上个月跑长途回老家,我想着秦PLUS DM-i“亏电油耗4.4个”的宣传,只加了200块油就敢上高速。结果刚过 halfway,亏电状态下开空调跑,油耗直接干到7个多,油表灯亮得像催命符。好不容易瞅见个服务区,排队加油的车排了半公里,我顶着太阳等了40分钟,汗流浃背的时候真后悔没信网友说的“长途得备足油”。
你记不记得那次车友会聊保养,有人说比亚迪保养比油车便宜一半?
我信了邪,首保后就没去4S店,找了家修理厂换机油。结果师傅拧开机油盖一看,说“你这发动机里有积碳啊,得做个清洗”,我傻乎乎花了300块。后来去4S店做检测,售后小哥说“秦PLUS DM-i用的是专用机油,外面的机油黏度不对,才会积碳”,气得我当场想把修理厂的招牌砸了。现在每次保养都乖乖去4S店,虽然贵点,但至少放心,结果第3天就摆烂了——发现4S店的空调滤芯卖120块,网上同款才50,这差价赚得也太狠了。
网友说“唐家族销量稳,说明车质量好”,我直接笑出眼泪。
我表哥开的是唐DM,去年冬天续航直接“腰斩”,标称112公里的纯电续航,实际开暖风只能跑50多公里。有次他接孩子放学,半路没电了,只能慢悠悠地晃回家,孩子冻得直哭。他去找4S店,人家说“冬天电池活性低,这是正常现象”,气得他在车友群里骂了三天。现在看到唐家族10月销量14460辆,他总说“买唐的都是没经历过冬天的,等开春销量就得跌”。
最绝的是我邻居张姐,她买了辆元PLUS,看 中 的是“空间大、好停车”。结果上个月她妈来住,想把轮椅放进后备箱,折腾了半天都塞不进去,最后只能放后排,老人坐副驾。张姐去找销售理论,销售说“元PLUS是小型SUV,你这轮椅太大了”,张姐当场翻购车合同,上面明明写着“可容纳折叠轮椅”,现在找4S店要说法,人家只给赔了个后备箱垫,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吐槽归吐槽,比亚迪的用车成本确实有省钱的野路子。我靠看新能源博主的“省钱攻略”,总结出了一套“王朝网用车秘籍”,亲测每个月能省200块。
比如充电别在高峰期充,晚上10点后电费才3毛多一度,比白天便宜一半;空调滤芯、空气滤芯这些易损件,网上买原厂件自己换,比4S店省60%。上次我自己换空气滤芯,差点把卡扣掰断,手上还划了个口子,虽然狼狈,但省下来的钱够买两杯奶茶了。还有就是别乱装充电桩,我朋友为了装充电桩,花2000块拉了根电线,结果后来发现小区有共享充电桩,每度电才5毛,比自己装还划算。
有次在充电站遇到个开汉L的大哥,他瞟了眼我的秦PLUS说“兄弟,换车吧,汉的内饰多豪华”。我当场打开车机给他看:“哥,我这秦PLUS车机反应比你那汉还快,而且我充电一次才15块,能跑120公里,你那汉充一次得30块。”大哥脸都绿了,默默关上了车门。
其实比亚迪王朝网最让我纠结的,是宋家族的销量暴跌。我本来想换辆宋L DM,结果看到宋家族10月才卖28349辆,同比跌了34947辆,心里直犯嘀咕。我那个在4S店做销售的朋友说,宋家族暴跌是因为竞品太多,而且新款宋L的定价太高,比老款贵了2万,很多人都转买元PLUS了。
我昨天开车去超市,把“禁止掉头”当成了“可以掉头”,结果被摄像头拍了,扣了3分罚了200块,现在看到比亚迪夏要出带激光雷达的版本,心里有点痒痒的,要是有自动泊车和车道保持,说不定能少犯点这种低级错误。不过夏10月才卖1990辆,销量这么低,会不会是质量有问题啊?
有人说“比亚迪王朝网销量高就是硬实力”,但我觉得销量只是一方面。秦家族虽然卖得多,但内饰塑料感太强;唐家族空间大,可冬天续航缩水严重;宋家族暴跌,定价策略得背锅。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暂时销量高,迟早会被竞品超越。
我打算等2026款比亚迪夏上市后,去看看实车。如果激光雷达真的好用,续航也能到218公里,那我还真有点想换车。不过现在最担心的是,新车上市会 不 会 又 要加价,保养成本会不会比秦PLUS还高。
你们觉得比亚迪王朝网销量暴跌是暂时的,还是真的遇到了瓶颈?(文中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