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2026款夏19.68万起售,激光雷达+218公里纯电+140公里爆胎稳行,这台MPV让GL8们有点慌了
上周末送孩子上培训班,路上碰见个开夏的老哥,聊起来才知道他这车前两天高速上右后轮胎扎了个钉子,时速120的情况下愣是稳稳当当停在应急车道。他说那会儿方向盘就轻微抖了一下,车身根本没往旁边甩,要不是胎压监测报警,他都不一定马上发现。这事儿放以前那些商务车上,多半得出点状况。
这台2026款的夏,价格打到19.68万起,配置倒是往上走。那套TBC爆胎稳行系统,之前只在德系豪车上见过,现在二十来万就能给你配上。说白了就是轮胎出事的时候,ESP和扭矩分配会在零点几秒里把车身拽回来,横向偏移大概也就是七八十厘米的样子。高速上这点余量,或许就是一条命的差距。
动力这块,第五代DM-i跟上一代比起来,纯电续航涨到218公里。算下来城里一周上下班通勤,基本不用动油箱那点料。亏电状态百公里油耗4.9升,这数字放中大型MPV里头,属于能拿得出手的水平。1.5T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3%,配合E-CVT变速箱和能量回收系统,市区堵车路段据说能省出一成多的能耗。
顶配那款给了27个传感器,包括一颗激光雷达。这配置以前都是三四十万往上车型的专属,现在下探到二十五万档位。实际用下来,城市道路的红绿灯启停、窄路会车这些场景,系统识别加塞车的距离能到150米开外,反应速度比人快个零点几秒。当然,这类辅助驾驶功能,还是得把方向盘握紧了,该踩刹车还得踩。
空间布局倒是挺实在。第三排座椅能一键收进去,后备箱容积直接扩到两千升出头。副驾放平之后,后排能腾出一米八的平铺空间,带娃长途自驾的时候,这设计确实解决问题。车机系统用的高通8295芯片,语音响应速度零点几秒,三块屏幕联动操作,日常用起来没什么卡顿感。
比亚迪这两年全产业链自研做得深,刀片电池、电控模块这些核心部件自己搞定,成本控制上有点优势。车身高强度钢占比接近八成,碰撞测试A柱变形量控制在5毫米以内,磷酸铁锂电池过了针刺和挤压测试也没起火。十个安全气囊里头,连二排侧气囊都给配上了,这在同价位MPV里不太常见。
拿它跟GL8、腾势D9这些车比,价格差了一截,配置倒是没落下太多。GL8那套2.0T加9AT的油耗,大概是夏的一倍半;腾势D9起售价奔着三十四万去了,比夏高出十几万。市场定位很明确,瞄准的就是二十万级家用MPV那块空白地带。
说到底,一台车好不好用,还得看日常场景。满油满电一千一百多公里的续航,城际出行基本不用中途补能;纯电模式通勤一个月电费也就百来块钱;二排座椅加热按摩、儿童座椅接口能360度旋转,这些细节设计确实贴着家庭用户的需求走。
车圈这两年价格战打得挺激烈,配置越给越足,价格越压越低。消费者得实惠是肯定的,就看各家技术储备和成本控制能撑到什么程度。这台夏能不能在二十万级MPV市场站稳脚跟,过几个月销量数据出来,大概就能看出个门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