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怕兄弟过得苦,更怕兄弟开路虎。
路虎,特别是以「揽胜」为名的车型,在国内市场一直象征着奢华与地位,是许多人的梦想之车。然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路虎揽胜极光 L 最近推出了官方「限时优惠」,价格最高下调达 20.6 万元,几乎减半:
SE 驭光尊耀版售价为 23.98 万元,而 HSE 凝光限定版的价格为 26.98 万元。
路虎首次将价格调整至主流合资 B 级车和国产新势力的市场,官方甚至宣传了「你的第一台揽胜」这样的话语。
坏了,你兄弟居然买得起路虎了。
23.98 万的路虎,包含了哪些配置?
邓瑞平今年 26 岁,是一名程序员。自大学毕业已有四年,通过优厚的收入,他积攒了超过二十万元用于购车。他的候选车型清单非常典型,可以说是当代年轻人的标准选择:特斯拉 Model Y 或者理想 L6。
直到他注意到揽胜极光 L 的价格下降告示。
别说那么多,赶快刷卡吧。
2024 版本的揽胜极光 L
“毕竟是路虎。”邓瑞平的这句话或许揭示了此次降价背后的主要吸引力。当一个曾经令人难以接近的奢侈品牌,以极具冲击性的方式出现在你的购物清单时,许多原本理性的比较参数便显得不那么重要。
对于像邓瑞平这样的年轻买家,这不单是个购车决定,更是一种快速的消费升级方式。然而,品牌魅力消退后,这辆 24 万元的路虎还剩下些什么呢?
回归产品本身,极光 L 的设计依然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即便你对汽车设计不是很熟悉,也能立刻分辨出它与路上大多数 SUV 的不同之处。悬浮式车顶、上扬的腰线以及独特的车身比例,这些元素皆源自十多年前震撼整个行业的第一代极光。
可以说,从设计角度来看,揽胜极光依旧是这个价位中最具特色的车型之一。
在动力配置上,车辆配备了一台英杰力 2.0T 发动机,能够输出249马力,并与9AT变速箱相匹配。从数值来看,这一动力系统并不显得滞后,在实际驾驶中,它也能够呈现出传统燃油车所特有的机械感和稳重感。然而,你需要面对的是其相对较高的油耗以及后续保养成本,这在当今新能源车型盛行的大环境下,是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
坐进车内,「L」版本的160mm加长确实为后排乘客提供了相当充裕的空间,这也是路虎对中国市场的重要调整。内饰材料和工艺依然维持着豪华品牌应有的高水准,大面积皮质覆盖带来了良好的触感,设计也属于路虎最新的一代风格。
不过,短板也非常显著。极光 L 的车载系统在界面设计、操作顺畅度和应用生态方面,都显然落后于理想等竞争对手。它的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仅能满足基本的巡航和车道保持,并不能提供国产新势力所具备的那种辅助驾驶体验。
将极光 L 放入更加具体的场景时,这种体验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假设某位消费者拥有 27 万元的预算,他能够购买一台揽胜极光 L 的 HSE 版,同时,理想 L6 Max 也在他的选项之中。这是一个典型的选择,一方面是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用户体验。
理想 L6 新版智能升级
选择极光 L,意味着你将拥有一个分量十足的品牌标志、广受认可的卓越设计,以及传统燃油车所带来的厚重驾驶体验。但与此同时,你也需要舍弃一些东西:更低廉的用车费用、更智能的语音助手、可以观看电影和玩游戏的后排娱乐屏,以及通过 OTA 持续进化的功能。
然而,选择理想 L6 的情况恰好相反。
你体验到了「冰箱彩电大沙发」所带来的舒适感,享受了更为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同时车辆使用成本也明显下降。然而,你需要接受一个较为年轻的品牌,甚至可能不自觉地承受该品牌的一些舆论压力。
如今,智能座舱、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当智能化成为评判的关键标准时,极光 L 除了品牌标识,还具备多少核心吸引力?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曾经的揽胜极光敞篷车型
需要强调的是,售价为 23.98 万元的 SE 版仅仅是一个销售宣传,而此次大幅降价的重点在于售价 26.98 万元的 HSE 版,这才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
虽然前者的价格更具吸引力,但却缺乏全景影像、电动调节方向盘、座椅通风和真皮座椅等配置,实际上是“得到了车标,却失去了驾驶体验”。而贵了 3 万元的 HSE 版,则弥补了这些核心不足,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豪华感受。
对于那些因路虎品牌魅力而选择的消费者来说,3万元可以视为兑现品牌承诺的必要支出。虽然这场降价活动看似人人参与,但实际门槛是26.98万元。
路虎的“阳谋”
要理解极光 L 今天的情况,我们需回溯到十多年前。
2011年,首款揽胜极光(Evoque)正式亮相,其设计几乎完全忠于路虎LRX概念车的原貌。
路虎 LRX 概念车型
在那个 SUV 设计仍然相对保守的时期,极光的问世堪称一次颠覆性的冲击。它率先打造了豪华紧凑型轿跑 SUV 这一全新细分市场,让大众意识到,SUV 同样能够展现出如此时尚与前卫的一面。
市场反应异常热烈。极光在上市初期,起售价为62.8万元,供不应求成为常态,若想提车通常需要在指导价上额外增加二十多万元。即使到了15年后,其起售价仍然达到44.8万元。
陆风X7
后面甚至还出现了陆风X7 这样的东西,可见这个造型当时是有多受消费者欢迎。
如今「腰斩」的价格与当年盛况相比仿佛是两个时代。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路虎的生意是否已经难以维持?
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根据捷豹路虎发布的2025/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的收入达到了66亿英镑,并且已经连续第十一个季度实现盈利。既然整体运营稳定,为何还会对极光L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降价呢?
财报中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数据显示,在本季度,捷豹路虎的全球销售中,近80%的销量来源于揽胜、揽胜运动和路虎卫士这三款高价车型,它们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支柱。
这使得极光 L 的角色变得更加明确:它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换句话说,这次降价并不是简单的抛售,而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的“清理库存”。
目前,捷豹路虎正在实施一项规模庞大的电动化战略,名为「重塑未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 180 亿英镑。显然,这笔巨额资金的投入需要持续而稳定的现金流作为支持。而将极光 L 等非核心盈利车型作为价格杠杆,通过降价增加销量,不仅能消化燃油车库存,还能够迅速回笼资金,为即将推出的高利润电动车型,如揽胜纯电版等提供财务支持。
尚未上市的全电动路虎揽胜
这种通过「牺牲」入门级燃油车来迅速扭亏的方式,很多品牌都在采取,不仅仅是路虎。
去年,宝马和奔驰对其入门款车型——1 系和 A 级,进行了大幅的终端优惠,今年甚至出现了「30 多万的玛莎拉蒂」。这些举措背后体现出一个共同趋势:
随着市场迅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传统豪华品牌的入门级燃油车型正逐渐被优先「战略性放弃」。
它们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基于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个主要部分。然而,如今,这种叙述的吸引力正在被“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芯片、算力、大模型”的新故事所取代。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重视加深,这些入门级豪车的境遇则显得格外尴尬。
因此,清理它们不仅是为了为品牌更重要的电动产品腾出空间,也是传统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共同面对挑战时所作出的务实选择。
揽胜极光 L 的“降价”不仅是捷豹路虎公司的一次策略调整,同时也标志着传统燃油豪华车时代在中国市场的逐渐结束。这一趋势并不是首次出现,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于像邓瑞平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往昔梦想的机会;而对所有在竞争中的品牌而言,这则是一个不进行主动变革就会被迫退出舞台的重整时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