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现在马路上电动车越来越多了,刚上牌的新能源都快成了大爷们下象棋时的常规话题。前几年,大伙儿还觉得开电动车的都是赶时髦的。今年咋地?身边同事、亲戚,甚至遛狗的老陈都在盘算换辆电动的。有时我在想,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一瞅车就想问人家是不是新能源,一摸方向盘就琢磨这车能跑多远。
长安新出的启元Q05这事儿,就在这个背景下出来的。咱们琢磨琢磨,电动车圈子里缺的是啥?大多数人面对十七八万、二十万以上的电车,咋想?多数人还是皱眉头,现实情况就是:电动车想替代燃油车,首先得让大家买得起、用得了、修得起。别说什么技术高低、参数牛不牛,先把价格砍下来,让工薪阶层能有选择空间,这才是硬道理。所以长安现在推这款低成本SUV,压缩到十来万,就是奔着“让步入职场没几年、家里刚换房、手头没那么宽裕的人买得起”的目标去的。
可能有人说,市场上不是已经有不少十来万的电动车了吗?问题是,这些车大多体型小、配置差、跑个滴滴还凑合。真要带全家出门、偶尔跑个短途自驾游,你发现还是得SUV。长安这波操作,是不是试图“把人们兜里有限的钱,最大化地给大家点面儿和实用性”?
再说,咱们常常有个误区,觉得低价就一定廉价,但车圈这几年竞争卷到飞起,厂家们也是在铁皮外壳、车内配置上砍成本、卷体验、拼技术,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少花钱,也能用上三大件靠谱、科技感不输合资、偶尔还能秀下智能辅助驾驶的新车。启元Q05这回把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辅助摆上了车,不少其它品牌还在光顾卖套壳车型。这点上,长安未必是最“高大上”的,但至少让智驾不再是高端专属了。
说起激光雷达,可能有人得调侃下:十一二万的SUV就能用上这个,以前不是比肩二三十万级的配置吗?这就像什么?以前家里的冰箱只有单开门,能冻能制冷就不错了。现在花同样的价钱,还能制水、除菌、连网。这事要搁十年前,是不是觉得匪夷所思?现在回头看,其实都逃不过一条规律:只要市场大,技术成熟了,厂家自然就会把价往下拉。你要说启元Q05今年十一月上市,正好又遇上年底换购车高峰,说白了,不管是什么技术、什么配置,都是想抢年轻家庭、实用主义者的钱包。
那问题来了:十来万的SUV,电池、续航、空间、舒适、安全、智能化,能做到兼顾吗?我们每次买车最纠结的,不外乎这么几点。你让我多掏点钱,当然想要长续航、动力强、空间别太拥挤,开出去别掉面。长安这回给出的方案,续航分405公里和506公里两版,电池容量再怎么着也是国产主流水准。咱不能抱那种“几十万特斯拉标准”,但在家用城市通勤,加上偶尔短途出城,完全够使。
当然有人要问:“这么便宜,是不是偷工减料?”我想这正是困扰大多数人的核心担心。你看着参数挺好,价格也美丽,但心里总有点打鼓:电池安不安全?零部件耐不耐造?买了几年后是不是掉价跌太快,保值率堪忧?这些问题,是所有便宜电动车都绕不过去的坎。可是咱换过来想,2018年那会儿,多少人还觉得比亚迪不行、国产电车没前途?现在高速服务区,每三个充电桩边上就有俩比亚迪。新势力和老厂家卷出来的技术和工艺,大家肉眼看不见,但你能感觉越来越扎实。
从外观内饰来看,这波启元Q05也挺用心:外面保留了科幻感的双层大灯和分体尾灯,车门把手做半隐藏,风阻小不说,看着顺溜;内里三辐方向盘、独立屏幕,中控下还有两个能无线充电的板,加一对杯架,直接照顾年轻人手机控和咖啡党。操作区该保留的实体按键也没丢,驾驶习惯没啥适应门槛。17/18寸轮毂其实在这个级别也不算小气了,你要说和豪车比,当然不那么炸眼,可横向比下来,十几万级别的家用SUV,有这些就很满意了。
那为啥厂商会卷到这个地步,还带头发布新品牌?其实车圈的内卷程度,比外行看得还猛。启元Q05其实也是长安“推陈出新”的必经之路。老百姓买车,未必认长安这块牌子,但更认会上朋友圈的配置表、空间图和智能化。有谁真的关心发动机是谁造的吗?你只要能做到让消费者“多花一万买到多几项科技”,心里就能偷着乐。你别小看混合动力和纯电的二选一,这对一些喜欢尝鲜、还没完全下决心的用户来说,等于开了扇门,把选择权还给了消费者。
关于产品线,有意思的是这Q05逐步将内燃机版本从线里拿掉。从纯电+混动战略来看,厂家未必只是顺势而为,更多是被市场、政策和竞争推着走。电车这两年政策补贴退得差不多了,能卷的只有造车实力和供应链管理。老百姓不在乎你啥路线,核心是稳定、耐造、便宜。你还拿油车思路搞电车,那就真得被淘汰。
有人悄悄问一句,现在买电动车,还有啥陷阱?肯定有!比如:充电桩安装难,公共补能排队长,保值率还没油车高,甚至老电池掉电掉得快,二手市场冷遇。可问题是,眼下主流车厂都在后端服务投入,无纸化售后、远程软件升级、核心模块终身质保层出不穷。像长安自家的自产供应链、经销网络,其实是慢慢补短板、打造安全感的。你买回家,出了问题也不至于变成“孤儿”车。这和不少新势力靠外包、玩圈层营销,还是有点区别。
再说说老百姓的心理账本。一台十来万的电动SUV,合适吗?其实很多工薪家庭倾向于“打工几年换一车”,谁也不想着开十年八年。新技术飞速进步、旧车贬值快,大家更愿意以“少投入,及时换新”为主策略。厂家也认清了这一点,推出中低价、智能实用的新车,跟着国家退补大潮,谁能做到性价比、能让人放心、售后有保障,谁能在激烈的淘汰赛中生存下来。
到底该不该买?怎么选?我觉得这才是每个准备“交首付”的人心头的疙瘩。是的,启元Q05未必是目前市面上最漂亮、性能最牛的电动SUV,但它最大的卖点,就是用“不让二线品牌拉开差距的价钱”,拼“智能化、空间感、安全配置”,让核心人群免决策成本。你不用再想买啥低配小学鸡,分分钟顶配拿下,买完有底气。对比早些年车市的混乱定价和功能割裂,眼下的启元Q05几乎让“选择困难症”自动痊愈了。
总结一下:启元Q05的出现,并不只是一辆新电车发布,更像是“新时代汽车厂商对老百姓用车习惯和心理诉求的深度回应”。它让“智能+空间+续航”,以白菜价出现;它让买车像买手机,谁便宜、配置多、售后方便,谁就能卖得火。它更像是一场“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消费升级”,用不起五十万的BBA,用得起11万的自主SUV,于是新时代就这样悄然切换了。
回过头来想一想:三年前你会相信电动SUV能这样拼到十来万,买菜接娃、加班代步、偶尔出城都能从容应付吗?这不就是真实的进步?是不是该“买早了”的纠结少点,“用得起、换得快、跑得远”的信心多点?
所以有时候,不必太纠结于排量、技术多么牛,而要看看自己的需求和钱包。买车哪有完美的答案,只要能用、够用、便宜、安全,放心买就是了。剩下的问题,就交给厂家们继续在背后打架争卷好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