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MPV是不是要“支棱起来”了?以前总觉得这车是商务接待专用,坐着老板、谈着生意。可现在不一样了,家用MPV真的开始上头了!看看第37周的销量数据,简直像坐了火箭——前十名平均涨幅超过20%,有的车型直接翻倍增长,你说吓人不吓人?
尤其是魏牌高山,连续两周稳坐销冠宝座,单周卖了近2000台,同比增长26.7%。更离谱的是丰田赛那,从1万出头直接干到1.8万辆,80%的增幅堪称打脸所有唱衰MPV的人。腾势D9、别克GL8这些老将也没闲着,一个涨41.7%,一个插混和燃油双线开花。看来啊,大家对“大空间+全家出行”的需求,已经藏不住了。
说到MPV,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买菜拉货”或者“司机专属”。但现在这些车,早就不是那个样子了。就拿这次冲在前面的几款来说,颜值一个比一个能打。魏牌高山走的是高端大气路线,前脸霸气侧漏,配上贯穿式灯带,晚上开出去妥妥的“灯厂”既视感。关键是风阻系数做得不错,才0.28 Cd,对于一台MPV来说相当难得,不仅省电还稳当。
再看传祺M8,那叫一个“装逼利器”。尤其是大师版前脸,矩阵大灯一亮,走路都快控制不住想摇头晃脑了。而赛那呢,虽然外观偏保守,但胜在耐看,属于那种放在停车场也不会被忽略的类型。相比之下,理想MEGA就有点“出片利器”的意思了,子弹头造型太有辨识度,停哪儿都是焦点,有人爱也有人嫌太浮夸。
进到车内,现在的MPV真是卷到飞起。以前觉得GL8内饰够豪华了吧?现在一看,新势力根本不给机会。比如腾势D9,中控大屏+后排双屏娱乐系统全配齐,座椅还能加热通风按摩,二排简直就是移动头等舱。岚图梦想家也不含糊,底盘用的是空气悬挂,过减速带跟踩棉花似的,舒适性配置这块儿顶呱呱。
最有意思的是魏牌高山,它把插混系统玩明白了。纯电续航够日常通勤用,长途又不怕趴窝,油耗还低。百公里综合油耗才6升多一点,比起那些动不动就“油老虎”的传统MPV,简直是省钱小能手。而且它的三电技术挺扎实,电控逻辑顺滑,完全没有某些混动车那种顿挫感。
智能化方面,国产MPV是真的敢堆料。L2级辅助驾驶现在基本成了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样样齐全。像高山和梦想家,甚至能在高速上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变道超车都不用手扶方向盘,安全性大大提升。反观一些合资车型,比如格瑞维亚,智能这块还是略显保守,车机反应慢半拍,功能也不够丰富,多少有点跟不上节奏。
说到安全,MPV因为车身大,很多人担心操控不灵。其实现在的车型在车辆底盘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低重心布局加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转弯时侧倾控制得很到位。再加上高强度钢使用比例高,碰撞测试成绩普遍不错。像传祺M8还专门做了乘员舱强化,在中保研测试里拿了全优,让人安心不少。
咱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几款热门选手:
魏牌高山:产品力全面,插混动力兼顾性能与经济性,智能化配置拉满,价格还相对克制,性价比突出。唯一可能劝退的是品牌影响力相比丰田、别克还是弱一截,二手保值率估计得打个问号。
丰田赛那:可靠性和口碑没得说,空间魔术师名不虚传,第三排不是摆设。但这回销量猛增80%,很可能是因为终端优惠加大,“跌冒烟了”让不少持币观望的人果断出手。不过车机系统老旧的问题依然存在,想OTA升级?别想了。
腾势D9:比亚迪背书,刀片电池安全性高,纯电版本适合城市通勤。内饰豪华感营造得特别到位,坐进去就有种“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尊贵感。但车身庞大,在窄路掉头时会稍微吃力,新手司机可能得适应一阵子。
别克GL8:老牌王者,无论是燃油版还是新上的插混版,市场认可度都非常高。尤其是插混版,既保留了原有舒适基因,又降低了油耗门槛。问题是新一代设计语言还没完全铺开,看起来有点“老咕噜棒子”。
说实话,看到MPV市场这么热闹,我是真没想到。以前总觉得SUV才是家庭首选,但现在发现,一家人出行,谁还不是想要个舒舒服服的大沙发呢?尤其是三代同堂出游,孩子哭闹、老人腿脚不便,这时候一辆空间宽敞、进出方便的MPV,优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而且你看这些新车,不再是单纯的“床车”或工具属性,而是把智能、环保、驾乘体验全都考虑进去了。电动化趋势明显,插混和纯电车型越来越多,说明车企也在紧跟消费需求变化。未来谁能笑到最后?恐怕不只是拼空间,更要拼细节、拼科技、拼服务。
这一波MPV的大涨,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的消费升级信号?看着赛那涨80%、高山两连冠,我只能说:这届消费者,越来越懂怎么选车了。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MPV,你爱了吗?
要是让你在高山、赛那、腾势D9里挑一个,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