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
(2019·全国卷I地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图5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分析]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768.23万平方千米,2018年人口约2500万。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多样,地形包括东部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高原区三个部分。
受气候影响,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大陆边缘为湿润的森林带,向内陆是广闹的干草原,大陆中央和西岸是荒漠。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不仅矿产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铁矿、铝土矿、煤矿等具有世界意义,有“坐在矿车里”的国家之称。由于畜牧业发达,又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发达的采矿业和畜牧业,是澳大利亚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基础。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经历了由生到死的演变过程。在历史上,由于地缘因素(孤立的大陆)的影响,澳大利亚人有强烈的意愿和需求自己生产汽车。澳大利亚的汽车生产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距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的澳大利亚政府创建了一个无边界的市场环境(见文末注解),并通过关税保护促进了澳大利亚本土的小型制造业的成长。
澳大利亚的第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是1925年由澳大利亚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在Victoria的Geelong开设的。
(澳洲生产的第一辆汽车)
1931年,澳大利亚本土公司霍顿被通用汽车[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Company]收购。霍顿为通用汽车生产配件并提供组装服务。
1948年通用霍顿开始在澳大利亚自主设计和生产汽车,不过其在汽车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霍顿从传统的马具生产商转型为提供汽车装饰维修服务的时候。
丰田汽车在澳大利亚的历史比福特和霍顿要晚一点。丰田汽车澳大利亚公司成立于1958年,但直到1963年才开始正式组装和生产汽车。至此,澳大利亚的三大汽车厂的格局正式形成。澳大利亚以生产大排量的汽车闻名于世。在早期关税和政策的保护下,澳大利亚汽车行业很大程度上避开了外来的竞争,很快就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是澳大利亚汽车行业的巅峰,澳大利亚的汽车生产商们一年可以生产47.5万量汽车(1974),总产量在全世界排在第十。
转折
尼桑和三菱曾经是仅次于三大汽车厂的重要汽车制造商,分别于1992年和2008年停止生产,并分别直接造成了1800人和930人失业。尼桑和三菱都仅在澳大利亚保留了进口、销售和售后服务部门。
随着20世纪80年代巴顿计划(见文末注解)(ButonPlan,全称MotoIndustyDevelopmentPlan)的实施,澳大利亚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签订低关税或者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亚洲低成本汽车制造业后来居上的强势崛起,澳大利亚的汽车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强的海内外挑战,进而引发了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关闭潮。三大汽车厂变成了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硕果仅存的最后荣光,但这点荣光,也随着时间慢慢消逝,直至终结。
进人21世纪,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有着比20世纪70年代更先进的技术,更强的产能,同时也有着更高的人工支出。2016年澳大利亚汽车总产量仅有16.1万辆,勉强超过了20世纪70年代最高产量的1/3,仅排在世界第32位。成本的大锅上升销量的严重下落,让汽车制造商们难以为继。2013年,三大汽车厂分别宣布,将于2016年和2017年停止所有在澳大利亚境内的汽车生产。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台霍顿V8Commodore走下生产线,同时宣告了澳大利亚汽车产业的终结,以及澳大利亚自主汽车品牌最后荣光的熄灭。
汽车制造商退出澳大利亚可归咎于高成本、高竞争、碎片化的国内市场和日益变化的消费者偏好等多种原因。本题试图把澳大利亚的生死过程与地理因素相结合,重点考察考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小题要求考生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这是典型的产业布局问题,要求考生把产业布局的一般性区位因素在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布局中具体化。回答该题需要考生具备常识性的澳大利亚开发历史和工业区位论知识。
从开发历史看,东南沿海地区是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有利于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工业布局。从汽车工业区位看,首先,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符合产业布局的市场指向;二是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工人,面该地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又符合产业布局的劳力指向;三是汽车产业是高度集成的产业,除需要本地零部件生产外,还需要外部零部件进口,加之汽车外销,都需要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而该地区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等,符合产业布局的交通指向。
答: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第(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重在考查考生从地理角度认识澳大利亚本土汽车市场破碎问题。材料中给出的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人稀暗示人口少,本土汽车市场规模小;地广暗示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另外,汽车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偏好更趋于多元化。正是上述原因才使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这样设计考点有助于考生从地理视角分析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第(3)小题要求考生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设计该题的着眼点是考查考生对影响生产成本因素的深入认知。由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已形成相对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所以汽车生产的成本主要与劳动力投入和生产规模有关。材料给出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说明工人工资较高且需长期维持,致使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第(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实际是说明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破碎,任何汽车厂商都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也正因为如此,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终因竞争力差而退出。
答:(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第(4)小题与第(1)、第(2)、第(3)小题呈递进关系,要求考生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考查考生对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知,以及对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理解。汽车产业的退出,首先意味着外资撤离,投资减小,经济下滑;其次意味着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可能向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答: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菱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以上来自《高考试题分析(文综综合分册》+补充
拓展
无边界的市场环境
由“替代式”竞争思维转变为“互补型”的竞争思维,打破企业内部边界和企业外部边界,将各类客户和供应商变成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视为企业的营销员,建立一个健康的营销生态系统,使所有系统成员共同受益,从而形成生态链上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无边界营销的价值链包括:顾客需要和欲望——研究与开发——工艺——制造——顾客价值。
价值链各个环节分布甚至可以超越公司的边界,即与其他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实施战略市场营销,首先就是客户细分(Segmentation),不能是传统的细分标准,需要根据客户的消费行为、消费偏好、客户所处的族群和阶层和客户的价值进行客户的细分;
其次是对客户进行定位(Selection),主要是对客户进行需求(包括潜在需求)的准确分析,使产品与客户“对位”,同时使产品在客户头脑中“占位”,产品不仅要在市场终端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还应在客户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占领客户的心智模式;
再其次是与客户的沟通(SeekingCommunication),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地沟通,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最后是实施完善的客户问题解决方案(Solution),任何产品都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是功能性的需求还是精神性的需求,都应该有系统的完善解决方案,在与同类产品的性价比方面、在服务方面、在战略方面、在形象方面等等。
巴顿计划(汽车行业发展计划)
1985年,澳大利亚政府希望通过该计划精简澳洲汽车行业,并通过降低关税保护,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增强澳洲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任工业和贸易部部长约翰·巴顿(JohnButton)计划将澳洲的13款车的生产线精简为6条,以达到整合资源实现经济规模最大化的目的。
在计划启动之前,澳洲的汽车行业被高达57.5%的关税所保护。巴顿计划打算让澳洲的汽车行业逐步暴露在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中去。
巴顿计划的早期是成功的。受益于该计划,汽车行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全澳洲10大出口行业之一,制造业出口行业第一,占整个制造业出口的10.7%。就汽车行业自身来说,其出口占产量的比例从1991年的10%增长到2007年的42%。
然而,巴顿计划虽然实现了资源整合并在达成了中短期的出口目标,但是出口的表现依然不及预期。强势的澳元,贸易国的非关税壁垒(例如泰国对大排量车收取高额的注册费等)让澳洲汽车行业的出口每况愈下。与此同时,基于巴顿计划的低关税,让大量的低成本进口车涌入澳洲市场,让澳洲汽车行业同时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陷入困境。
作者:易博士Lance悉尼置业酒庄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91ad8600253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补充阅读:易博士:澳洲汽车产业终结之后|深度思考
温馨提示
如果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往期回顾
从一道题看地理的人口问题全国I卷地理试题分析(4)地理(3)|文综试题分析超精解!全国卷文综试题分析与拓展(地理2)超精解!全国卷文综试题分析与拓展(地理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