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自2007年4月18日发展到现在,已有12个年头,全路运行的动车组列车组数也在逐年增多,同时逐渐普及到近乎全国各省份。由于目前动车组列车配属于各路局下辖动车所,日常保养维修基本归配属动车所负责(大修除外),这也就需要各路局需要安排合理的交路保证列车在维修里程内跑完一个周期内的全程。
在这个大环境下,各路局根据客运要求,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运行交路,下面就将笔者所见过的有规律、特征性较强的交路类型进行汇总与讨论,并不定期更新。
交路1:当天到达目的地,次日返回出发地
交路特点:通常单程距离远、时间长,前序交路晚点几乎不会影响后续交路。
举例:D2374/3成都东-南京南。
这种交路算是所有交路中最简单的一种交路。受制于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列车到达目的地后无后续交路,直接站台/存车线/动车所存放到第二天后原路返回,同时,因为前后续交路间隔时间长(至少隔有平图时期长达6小时的线路维护的天窗期),即使前序交路出现晚点,后续交路也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交路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种交路。
交路1-1:分段开行中短途列车,第二天原路返回。
例:D5597合肥南-黄山北+D5582黄山北-杭州东+D2109/8杭州东-衢州+D5691衢州-开化(第一天)、D5692开化-衢州+D2107/10衢州-杭州东+D5581杭州东-黄山北+D5598黄山北-合肥南:
该交路实质上可以看成是合肥南-开化次日返回的交路,只是中间被分成了四个车次而已,对于需要从合肥前往开化或从开化前往合肥的旅客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这种路线出行,看似转了三趟车,事实上从头到尾都坐在一列车上,而且无需担心因列车晚点而造成中转换乘时无法赶上后续接续列车的问题。
交路1-2:返回/出发车站不同,为其他车站。
此交路同样是第二天才返回出发地,但返回车站不再是相同的车站。
例:G1254/1/2/3大连(北)-上海虹桥:
从交路图中可以看出,担当G1252/3交路的列车在返回大连北后第二天可能是考虑到大连站离市中心较近、方便旅客出行的缘故,继续此交路时会先以0G的形式开到大连,再继续开往上海虹桥。
交路1-3:当天到达目的地及次日离开目的地之前在到达地路局管内及周边开行短途管内/跨局车。
有些列车当天到达目的地后时间较早,但立折时间又不够,或受制于返回车次开行时间(夜间动卧等)。为了尽可能提高运力,到达地所在路局会借用车底套开管内动车组列车,这种情况在客流高峰期加开的临客中很常见。
例:D931/4/2/3上海虹桥-湛江西(只计在到达地到达/出发的两天,即下图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D7552/3/4/1湛江西-深圳北。
由于D931/4/2/3只在夜间开行,白天如果不开行其他列车就需存放,于是广州局便借用上海局的车底套开了D7552/3/4/1湛江西-深圳北的管内列车,在深圳存放隔夜车底,并在次日返回湛江担当D932/3原路返回。
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短途车套开长途车”的情况,如下图中的G334/1“套开”G33/8:
G33/8为北京南-南昌西,按理说应当为北京局或南昌局的车底,而事实上却使用的济南局的车底,原因在于其前序的G334济南-北京南为济南局车底担当,一定程度上算是济南局将车底“借给”北京局异地始发,次日完成G38的担当后再担当G331北京南-济南西返回济南。
交路1-4:从当天到达目的地到离开目的地之前在到达地路局管内及周边开行小交路列车。
例:D534/1/2/3成都-武汉+D5154/3成都-营山:
D632/3在到达成都后时间尚早,同时为了兼顾客流,套开了营山立折的管内短途车D5154/3,于22:01返回成都。
曾经有一个经典的交路的车符合这种类型,那就是D321~D9502/3~D9504/1~D322:
然而这个交路在2019.1.5调图后伴随京沪动卧更换动力集中动车组后荡然无存,D9502/3/4/1自成交路,改由上海局CRH1B担当。而T66/5升级为D716/5后虽和D321/2一样也套跑了一组管内:D6655/6北京南-保定,但动力集中动车组交路不在可查询范围内,在这里就不作展示了。
若是时间更加充裕,还可以灵活安排更多的管内短途车,进一步提高车底利用率:
交路1-5:主交路前后时间较为充裕,可在其前后开行短途列车。
例:G394/3北京南-牡丹江:
从文章开头给出的动车所一览表中可看出,哈尔滨局只有哈尔滨一个动车所,同时牡丹江无存车线及过夜存放条件,始发车只能从哈尔滨调来进行异地始发,于是G394前序即为D8509哈尔滨西-牡丹江;到达北京南后为了照顾往返唐山的客流,且时间较为充裕,后续开行了到达唐山的G8919,并在次日开行返程的G8920。
交路2:到达目的地后立折,在当天返回
交路特点:通常单程距离较远,时间一个来回充足或可以赶在天窗期到达之前原路返回或特殊时间段运行的列车,但后续立折交路可能会因前序交路出现晚点而晚点。
举例:G1748/7广州南-蚌埠南。
作为全路运行时间最长的立折G车,广州南到蚌埠南的单程需近8小时,到达蚌埠南立折后返回共需要16小时多,在天窗期(0:00)到来之前可以完成一次往返,无需第二天返回。
当然,对于其他运行距离稍短的立折车而言,不是所有车都像G1748/7这样时间刚刚好一个来回,相当一部分车立折回来时间较早,可以继续担当其他交路。在这种情况下,此种交路同样衍生出了多种子交路。
交路2-1:主立折交路前后套开单程小交路列车,两个小交路为折返交路。
例:G105/38北京南-上海虹桥+DJ5904/G333济南西-北京南:
DJ5904济南西开出时间较早,客流较差,同时为了检查线路,于是直接以动检形式开出,到达北京南后担当京沪公交车G105前往上海虹桥,以G138的车次立折回北京南后担当G333返回济南西,同时回所。这种交路多以异地始发车居多,同时时间更富裕的情况下可以在主立折交路前后开行多趟小交路列车:
交路2-2:在一对立折的基础上再配半对立折交路,车底异地隔夜存放,第二天回库。例:G1/4/21/6北京南-上海(虹桥):
此交路和交路1-4看起来似乎一样,区别在于该交路并非单个长交路前后套跑短交路,而是交路几乎相同,仅在枢纽内的终点站停靠上略有区别。该交路中所有车次均为京沪大站快车,虽然单程运行距离较长,但由于停站少、速度快,单程运行时间较同经由其他车短,立折回来后尚未到达一级检检修里程,同时时间完全够再去一趟,且上海站旁边有南翔动车所,有车底存放条件,于是继续开行G21再次前往上海,在第二天担当G6返回,当天空余时间也方便车底在工作量较小的白天进行检修。
交路2-3:当天立折回同城其他车站,第二天从该站前往相同目的地的同城其他后立折回原出发车站。
例:G230/1/6/3/22/3/8/5上海(虹桥)-青岛(北)
由于担当该交路的车底由上海虹桥动车所提供,所以交路的起点位于上海虹桥,到达青岛后出于方便回沪旅客,立折返回时列车进上海站,晚上附近有南翔动车所也方便存放车底;次日再从上海站出发,为了给前往青岛的旅客不同的选择方案,第二天的终点站改为青岛北,立折返回上海虹桥,同时入库。
交路2-2中的实例也大致符合此种类型,唯一的区别在于只在上海枢纽停靠站不一样,在北京枢纽均停靠北京南。
交路2-4:当天立折到沿线稍近的车站,第二天重新到达终点站后再立折回出发地。
例:D3072/3/8/7/4/1上海虹桥(南京南)-宜昌东:
理论上D3072/3在到达宜昌东后立折返回上海虹桥完全可以在天窗到来之前返回上海虹桥,但可能出于缓解沪宁城际压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立折的D3078开到南京南即结束,在第二天开行D3077折回宜昌东后再开行D3074/1宜昌东-上海虹桥返回出发地。这种交路在运力压力较大的线路上出现较多。
交路2-5:当天在两地间进行多次立折。例:D6801/2/9/12/17/18/21/22西安北-宝鸡南:
这种交路多以管内两个距离较近较大城市间开行的短途车为主,从始发站开出后多趟折返,并在最后一个交路中返回出发地。
交路2-6:一个交路周期内进行多种立折,并在周期结束回到出发地。
例:G7458/5合肥南-千岛湖+G7454千岛湖-南京南+G7451南京南-黄山北(第一天)+G7402/3黄山北-蚌埠南+G7418/9黄山北-合肥南(第二天)+G7306/7黄山北-上海虹桥(第三天)+G7498/5/6/7黄山北-苍南+G7452黄山北-南京南+G7453南京南-千岛湖+G7456/7千岛湖-合肥南:
对于上海局管内丰富的高速线而言,不同时间段在不同车站立折可以满足各类旅客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一列车底,可谓一举两得。
交路3:经由不同的线路往返于出发地
特点:运行区间路网丰富,沿线车站联络线配套齐全。该大类下衍生出有两种交路类型:
交路3-1:方向相同,线路不同。
例:G7252/3/4/1上海-合肥南:
看似合肥南立折前后列车的经由相同,实则并不然:G7252/3在上海-南京南间经由沪宁城际~黄渡联络线~京沪高速线运行,而G7254/1在南京南-上海间经由的却是仙宁联络线~沪宁城际,这点一定程度上在二者的时刻表上也可以显现出来:
京沪高速线沪宁段与沪宁城际在南京-上海间大致并行,同时南京南站、上海站有联络线帮助列车顺利跨线,使得列车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经由实现两地间的往返:
交路3-2:方向、线路均不同。
交路3-2-1:通过多个子交路完成一次往返。
例:0G7357南京南-溧阳+G7357溧阳-上海虹桥+G7180上海虹桥-南京南:
0G7357~G7357~G7180本质上就是一趟始发终到均为南京南的环线车,只是被拆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0G7357~G7357部分经由宁杭高速线+沪昆高速线运行到达上海虹桥,在上海虹桥担当G7180经由京沪高速线返回南京南站:
交路3-2-2:直接通过开行环线列车的方式,一个交路中只通过一趟车完成往返。
例:D6312/3福州南-福州南:
D6312/3从福州南始发前往南平北方向经由合福高速线到达南平北后转南龙线运行至龙岩,向东南方向继续运行到达漳州,最终经由杭深线厦深-福厦段返回福州南。
总结:
综合上述各例可看出,无论是担当何种类型交路的动车组列车,最后都需要回到出发地以便维护检修,同时其担当交路的也会让其在检修范围内运行完一个周期。做到这样并不难,但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规划好一个交路,尽可能提高一列车使用频率的同时,安排合理的时间及路线,尽量避免“运椅子”状况的出现,能做到这样自然是锦上添花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