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世界汽车产业快速奔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浪潮下,合资车企在华也面临全新的生存境地。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生存模式,成为摆在所有合资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深耕中国市场长达二十多年的悦达起亚,却以累计产销650万台、出口覆盖76个国家、2024年销量逆势增长49.2%,交出了一份关于本土化的出色答卷。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一季度,悦达起亚更是以生产55,790辆,同比增长21.8%,销售56,552辆,同比增长13%的数据,进一步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格局和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盐城智能工厂的“智造革命”到“油电双驱”的技术突围,从渠道生态重构到社会责任创新,这家扎根中国23年的合资品牌,正以“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定力,书写外资车企转型升级的标杆案例。其探索路径,为跨国企业如何在中国市场实现“基业长青”提供了鲜活注解。
以智造革命,重塑全球汽车制造标准
在全球汽车工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悦达起亚盐城4.0智能工厂正在以革命性创新树立智造新标杆,用智能制造体系重新定义汽车生产效率。这座工业4.0认证的"灯塔工厂",冲压车间的自动化率最高可达75%,全自动生产模式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焊装车间自动化率高达100%,拥有558台各类机器人,每36秒即可下线一部焊装好的白车身;涂装26台涂胶机器人和71台中面涂机器人同时工作,能够实现堪称完美的涂装品质和效果;总装生产线可实现车辆安装扭矩100%准确,确保每一台组装完成的整车,都能达到严苛的品质要求,实现品控、效率的双重保障。
在对品质的把控方面,起亚独创的TFT(Task Force Team)品质管理方法,融合了美、德、日等多种优秀质量管理方法体系,通过设立多种TFT小组(风声评价TFT、气味评价TFT、座椅评价TFT等)进行针对性品质改善;同时建立针对性的快速响应小组,实现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和持续改进,并建立统计数据模型实施监控,严格杜绝质量问题的二次发生。
在另一方面,盐城工厂引入的全球质量管理系统(GQMS)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这种效率跃迁并非单纯依赖硬件升级,而是通过数据建模优化生产节拍,将工业工程学原理发挥到极致。例如,冲压车间自动化换模系统可将模具调整时间压缩至3分钟,这种“微创新”的叠加效应,正在重塑汽车制造的底层逻辑。
作为工业4.0的代表工厂,盐城工厂在绿色制造维度更是代表了行业前沿。在绿色和可持续方面,工厂开创性地采用光伏车棚来减少碳排放,据悉,这块总投资1.87亿元的光伏车棚,能够年发电4450万度,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0吨以上。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双碳”战略的推进和践行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智造革命。
这座集"智造效率、品质革命、绿色实践"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以其实践证明了,智能制造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对品质把控的升级,以及对绿色可持续理念的落实。盐城工厂正以中国智造的新范式,为全球汽车制造树立新的标杆,也为全球汽车工业进化注入澎湃动能。
以技术突围,油电混并举破解转型难题
当行业为电动化转型、燃油车何去何从的问题而焦虑之时,悦达起亚却并未有太多犹豫,选择在中国市场划出油、电、混三轨并行的突围路径,破局电动化焦虑。
在燃油车领域,起亚以技术迭代重塑价值标杆。2025款K5搭载第四代CVVD技术,将WLTC工况油耗压至5.6L/百公里,配合11万起售价构筑“技术平权”护城河。新K3特别款则与"性价比之王"索奈形成梯度矩阵,在10万元-20万元市场持续释放燃油车的进化势能。
而作为纯电赛道的破局者EV5,则是全球化布局的战略载体。这款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首款在中国生产全球首发的车型,凝聚400名本土工程师智慧,以720km超长续航打破里程焦虑。17.48万元起的720 Light版,更以"油电同价"策略撬动下沉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车型反向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主流市场,其过硬的产品实力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盐城工厂也在成为起亚全球电动化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同时,作为澳网23年合作伙伴,EV5还担纲2025年赛事官方用车,从盐城基地驶出的每台EV5,都承载着技术参数与品牌价值的双重输出。
而在混动技术领域,起亚的TMED系统以多齿轮创新架构展现务实智慧。WLTC工况5.6L馈电油耗兼顾燃油经济性与续航保障,精准匹配三四线城市充电基建现状。这种立足市场真实需求的"过渡方案",为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弹性缓冲空间。
其实,在"油电并举"战略和多重产品矩阵的背后,是悦达起亚对中国汽车消费分层现实的精准洞察,也是一家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展现的特有的生存智慧。以燃油车守住基本盘,混动车填补过渡带,电动车开拓新增量的方式,悦达起亚正在以全域产品力构建自己的安全边际。而盐城4.0智能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正将这种战略构想转化为可量产的现实。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当下,这条"中国研发、全球赋能"的创新路径,或将为跨国车企转型提供新范本。
以品质立身,从渠道下沉到责任共生
当汽车零售步入"触点重构"时代,悦达起亚正以"轻量化+专业化"重塑服务网络。在服务生态构建上,悦达起亚已与上海智行、森那美、锦龙、鑫汉马、上海悦达智行、联合皇冠、蓝池集团等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大型经销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众多主流城市构建起密集的经销商门店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看车、购车服务。与此同时,悦达起亚与京东养车、天猫养车开展战略合作,凭借悦达起亚统一的维修保养标准化作业规范,以及原厂配件的品质保障,将优质售后服务延伸至全国更多区域,让车主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享受到可靠的售后保障。
此外,悦达起亚还通过Kia App打通"看-买-用-养"的用车全链路,甚至还包括了社交和生活服务等汽车生活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这种创新服务体系,助力品牌在J.D.Power售后服务满意度榜单中以777分斩获合资品牌第二,更收获中国汽车质量奖-售后服务奖的行业认可。通过服务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完成了从“卖产品”到“建生态”的战略转型。
企业的责任担当方面,起亚同样在迭代进化。而持续15年的"起亚家园"公益项目,构建了包括起亚家园、希望小学、校企合作等项目在内的公益体系,累计投入超1.1亿元,十几年间足迹遍布江苏、四川等六省,援建了166所房屋、1所大学生创业园、1所村民活动中心,改善了4所小学环境。2022年,悦达起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从“扶贫脱困”走向“鼓励大学生创业”,改造大学生创业园,并推进校企合作。这种将ESG融入战略的实践,使其连续四年斩获社科院五星级责任评价,更荣登“2023 ESG先锋指数Top 20"中的车企亚军。
值得关注的是,悦达起亚正将渠道革新与社会责任编织成价值网络。这种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立体化布局,践行着企业的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发展。当车企竞争进入"体系力"比拼阶段,悦达起亚的双线进化战略,或为行业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创新样本。
结语
“在中国,为中国”,悦达起亚并不只是在喊口号,而是将其切实转化为可量化的战略体系,而从悦达起亚的转型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合资品牌要实现本土化转型,本质在于将全球技术底蕴与本土市场需求深度嫁接。
而悦达起亚在智造、技术与品质方面的方法论,不仅为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更印证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唯有将本土化升维为战略信仰,才能跨越产业周期,实现真正的基业长青。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