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南京一家玛莎拉蒂展厅的灯还没熄,一辆黑色Grecale静静地趴在展台上。
销售员戴着口罩,正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出的价格——38.08万元起。
他的嘴角没什么表情,可眉头紧锁,像是在审问一桩悬案。
这不是普通的夜晚——这是一场关于身份、价格和信仰的“骨折大促”。
玛莎拉蒂,那个“高贵”的三叉戟,竟然和“双11”、“清库”、“亏本卖”这些词混在了一起。
现场静得能听见指关节发出的咔哒声,不知是倒霉销售员还是品牌命运的关节在响。
如果我是那个销售员,会不会在心里嘟囔:“这车降到35万了,还是玛莎拉蒂吗?”又或者,如果我是展厅的老客户,曾经为了那只三叉戟标志多掏几十万,如今是不是有点像彩票开奖后没买的遗憾,又像是买了之后发现奖池缩水的尴尬?
这种画面,像极了冷案侦查,一切证据都指向一个让人不愿相信的结论——玛莎拉蒂,跌落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很简单。
玛莎拉蒂在中国的销量持续下滑,不论油车还是电车,都没人愿意为“情怀”多掏钱。
Grecale格雷嘉燃油版的指导价本该在65.08-103.88万元区间游荡,如今直接被打到38万出头。
而纯电版Grecale Folgore更是直接杀到35.88万起,四折不到。
经销商直言这就是“双11清库”,而且“亏本”。
数据不会说谎:玛莎拉蒂今年前九月中国销量同比下滑3%,全球销量一度暴跌44.8%,中国市场比重也从20%缩水到了8.2%。
两年三次换帅,管理层像侦探剧里的嫌疑人轮流坐庄。
新官上任,还没捂热椅子就宣布易主,职业稳定性堪比豪车车机的信号——时好时坏。
这一幕,并不是玛莎拉蒂一家独有。
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统统在中国市场遇冷。
只有阿斯顿马丁和迈凯伦还能勉强做个“幸存者”,但无人在意。
超豪华车的神话,在中国市场,不再是神话。
理性来看,玛莎拉蒂的困境并非偶然。
豪华车的“稀缺感”,原本建立在性能和品牌故事之上。
可到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性能不再稀缺,一众新势力品牌用零百加速成绩把老牌跑车打了个措手不及。
你还是玛莎拉蒂,我也能三秒破百,还能语音控制、手机互联、自动泊车。
中国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远超玛莎拉蒂的反应速度。
车主们吐槽车机卡死、导航偏移、无线CarPlay不灵、倒车影像卡顿、地图失踪,用专业术语说,这叫“体验崩盘”;用大白话说,这车开起来爽,用起来闹心。
玛莎拉蒂的豪华,体现在皮质座椅和音响,却没能体现在触屏和信号。
更有意思的是,玛莎拉蒂试图靠联名《王者荣耀》吸引年轻人。
营销团队显然没玩过“匹配排位”,以为把三叉戟贴在游戏角色身上就能收获一批新粉。
可现实是,网友们在评论区集体吐槽:“拉低了玛莎拉蒂的档次。”车主们“深感痛心”,差点想把钥匙扔回展厅。
品牌降价和游戏联名,像侦探故事里用错了线索,把凶手引到自己身边。
细节推演一下,玛莎拉蒂为什么陷入这样的困局?
先是产品定位失焦。
曾经“高贵”的身份,如今被价格一刀切,老客户觉得信仰崩塌,新客户又不觉得便宜就是好。
降价,本质是自救,也是饮鸩止渴——短期能清库存,长期却在蚕食品牌溢价。
第二,技术转型太慢。
电动化不是贴块电池那么简单,智能化不是加个触屏那么容易。
中国用户的“用车场景”复杂多变,豪华车品牌要么适应,要么灭亡。
第三,管理层太动荡。
两年三帅,决策变成了走马灯,方向盘都快掉下来了,谈何战略落地?
第四,营销手法跟不上时代。
联名游戏本是好点子,可执行细节太粗糙,形象反而变得“土”,像是西装革履的人突然戴上二次元头套,尴尬到让人笑场。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自嘲一句。
做汽车分析久了,看着这些豪华品牌的“跌落凡尘”,像极了自己查案查到凌晨,最后发现真相其实是“人性的普通”。
豪华车想要保持神秘感,结果被智能化和电动化一锤砸醒。
品牌的高贵,不是价格决定,也不是联名游戏能修复。
就像刑侦案里,“嫌疑人”最终还是要还原到动机和证据链,玛莎拉蒂的“动机”显然跟不上市场“证据”。
当然,这里还有一点黑色幽默。
玛莎拉蒂降价到35万,很多人说“心痛”,我却觉得“心动”的也不少。
毕竟,买不起100万的玛莎拉蒂,35万总没那么难了吧?
可是你真掏钱买了,回头发现邻居家小鹏也能零百加速三秒,智能座舱还不卡——这时候,你的“心动”就变成了“心堵”。
买车如买故事,玛莎拉蒂的故事正经历一场身份危机。
最后,回到案发现场——那个黑夜里的展厅。
Grecale静静停在那里,销售员还在电脑前算着折扣,老客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痛心,新客户在犹豫要不要赶在“双11”下单。
三叉戟的光芒还在,可它照不出过去的辉煌,只能映出当下的尴尬。
玛莎拉蒂会不会靠这场价格战和跨界联名“自救”成功?
会不会有一天,豪华车的定义需要重新书写,不再是“贵”,而是“智能”与“体验”?
人们总喜欢在故事结尾加个“真相大白”,可关于玛莎拉蒂的未来,真相恐怕还在路上。
毕竟,豪华感的价值,是不是只能用价格和信仰来衡量?
你心中的玛莎拉蒂,还值得为它“心痛”吗?
或者,下一次你路过那个展厅,会不会也停下来看一眼,问问销售员:“这车,降价还有库存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