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

上周深圳湾一号的地下车库里,一辆埃尔法被贴上了“急售”标签。这辆顶配版埃尔法刚提车三个月,里程表才跑了876公里,车主在车窗上用马克笔写着:“加价32万提的车,现在只要89万出”。路过的保安老张直咂嘴:“去年这时候,这车得加价50万才能看车,现在直接砍到指导价了?”这个场景像极了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曾经需要加价百万的“豪车门票”,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埃尔法在日本的故事完全不是这样。东京银座的出租车司机山田先生,每天开着埃尔法接送客人,车身上贴着“东京都营”字样。“这车买来才28万人民币,公司给配的,省油又好开。”他拍着方向盘上的丰田标,笑得露出金牙。数据显示,日本本土埃尔法售价20-40万人民币,40%用于出租车运营,剩下的多是家庭用户。这些车在东京街头穿梭时,没人觉得它们是“豪车”,更像是放大版的卡罗拉。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但在中国市场,埃尔法被套上了魔幻滤镜。2017年北京车展上,埃尔法展台被挤得水泄不通,销售举着“加价40万”的牌子站在车顶。有位山西煤老板为了提车,直接往账户打了100万现金:“只要能让我在同学会上开上这车,多花点钱值!”这种疯狂持续了整整十五年,埃尔法在中国市场的溢价率最高时达到300%。2021年顶配版成交价突破150万,比日本同款贵了四倍不止。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这种畸形繁荣背后藏着精密的商业算计。丰田每年只给中国5000台配额,经销商通过“配额拍卖”赚取差价。2023年上海某经销商拍到30台配额,转手加价800万卖出,单车净赚26万。更夸张的是“配额期货”,有黄牛提前半年收取客户30%订金,利用信息差空手套白狼。北京某车商透露:“2022年埃尔法期货价格炒到120万,比实际提车价翻了一倍。”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国产MPV的崛起像一记重拳打碎了泡沫。腾势D9在深圳湾车展上放出狠话:“我们的二排座椅比埃尔法多三个按摩模式,价格只有它一半。”这话不是吹牛,腾势D9七座版31.98万起,标配航空座椅、车载冰箱和5G车联网。更致命的是智能化碾压:埃尔法还在用2018年的车机系统时,极氪009已经支持四屏联动和卫星通信。香港市场最能说明问题:2025年上半年埃尔法份额暴跌至12%,被腾势D9(35%)和极氪009(28%)联手绞杀。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消费观念的转变让埃尔法彻底跌落神坛。上海陆家嘴的金融精英李小姐,去年咬牙买了辆埃尔法:“当时觉得开这个才有面子见客户。”结果上个月同学聚会,开蔚来ET7的男同学当场揭穿:“你这车底盘调校还比不上我三年前的ES8。”更扎心的是,她发现公司新来的00后实习生根本认不出埃尔法:“姐姐,你这车是哪个国产新势力?车头那个车标好像在哪里见过。”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让加价神话彻底破灭。广州白云区的埃尔法展厅里,销售小王正在给客户演示“骨折价”:“加2.75万就能提现车,这可是五年来的最低价。”他指着墙上泛黄的“加价30万”海报苦笑。数据显示,2025年埃尔法库存周转天数增至98天,经销商退网率同比飙升45%。有位浙江经销商抵押了三台埃尔法才凑够员工工资:“现在卖一台亏三万,不如改卖五菱宏光。”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二手车市场的崩塌更具毁灭性。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的车商老刘,去年收的埃尔法准新车还挂在65万,现在急着35万甩卖:“这车三年残值率不到50%,比国产车还惨。”更讽刺的是,有些二手埃尔法价格比新车还低,2023年的顶配版开票价148万,现在二手价只要112万,因为“新车还能再降10万”。

重磅!昔日加价都要买的豪车,如今陷入价格漩涡,锐减 70 万辆-有驾

在这场围剿战中,埃尔法不是唯一受害者。玛莎拉蒂前三季度销量暴跌79%,保时捷Macan裸车价跌破40万,路虎发现运动版19.49万起,这些曾经加价百万的豪车,如今价格甚至拼不过小米SU7顶配。但埃尔法的坠落格外刺眼,因为它曾是中国人心中“成功人士”的终极图腾。当这个图腾碎了一地,照见的是整个消费时代的剧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