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非硬派越野,也能达所有远方

实测离地间隙220mm、泥地攀爬28度、纯电越野50公里这台“带电的硬汉”正用混动技术破解越野与省油的百年矛盾,但25万的价格真能撼动坦克300的江湖地位吗?

当金属灰绿哑光车漆遇上熏黑套件,CR-V越野版(TrailSport)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家用SUV的刻板印象。 前脸银色护板如“钛合金獠牙”般突出,18英寸鲨鱼灰轮毂搭载胎纹加深20%的全地形轮胎,车顶探照灯支持多角度调节,夜间穿越毫无压力。

CR-V非硬派越野,也能达所有远方-有驾

离地间隙提升至220mm(比标准版高30mm),接近角达21度,北美实测轻松碾过25cm高台阶,底盘护板对碎石路面的防护远超预期。 细节处更暗藏玄机:宽大轮眉防飞石损伤车身,90度开启的后车门方便装卸装备,橙色“TrailSport”标识与琥珀色氛围灯,将硬派与潮流缝合得滴水不漏。

动力争议的核心答案藏在第四代2.0L混动系统里:综合功率204马力,扭矩335牛·米,低速攀爬时电机爆发力提升30%,泥地脱困表现堪比3.0L自吸发动机。

更颠覆认知的是能耗,纯电模式下可行驶50公里非铺装路面,全程静音穿越林区;馈电后自动切换混动,百公里油耗仅5.8L。 国内车主实测城市通勤低至4.9L/100km,跑400公里山区油费仅100元。 “越野必费油? ”CR-V用数据撕碎了这条铁律。

增强型AWD四驱系统成为CR-V越野版的灵魂:

泥地攀爬28度:海外媒体实测攀爬坡度比丰田RAV4高5度,四驱动力分配响应速度仅0.15秒,脱困效率提升27%;

雪地脱困快1.2秒:电机扭矩实时分配,雪地脱困速度碾压RAV4;

CR-V非硬派越野,也能达所有远方-有驾

透明底盘+陡坡缓降:车身摄像头实时监控路况,陡坡缓降自动控速,新手也能淡定应对交叉轴。

但争议随之而来:过度依赖电子辅助,是否让驾驶者丧失真正的越野技巧? 北京车主@老掌沟实测后坦言:“碎石路轻松过,但冲沙坡? 别为难它! ”

587L后备箱+纯平地台,CR-V越野版延续了本田“空间魔术师”的基因。 实测容纳能力惊人:竖放大帐篷后,旁边仍能塞进折叠桌椅;放倒后排座椅,小型冰箱或三辆折叠自行车轻松装入。

车内20处储物空间暗藏巧思:中控屏后方隐藏手机卡位,车门深槽收纳零碎物品,防水防污座椅面料实测“可乐泼洒不留痕”,咖啡渍一擦即净。 车顶行李架承重达3辆自行车+2顶帐篷,完美适配“周一通勤、周末露营”的双面人生。

定价26万(预估)的CR-V越野版,正卡在合资与国产的夹缝中:

比上不足:坦克300起售19.98万,三把锁+分时四驱硬核配置,专治重度越野;

比下不甘:丰田RAV4混动版价格相近,但越野性能保守,车机系统老旧;

CR-V非硬派越野,也能达所有远方-有驾

致命对手:比亚迪唐DM-p插混版同价区间,纯电续航超200公里,零百加速4.3秒。

上海白领@Lisa的选择代表了一类用户:“周末带娃露营油耗仅6L,比霸道省一半油钱,但真要野性? 不如加点钱上牧马人。

“轻越野”概念引发两极评价:

支持派:“谁天天爬石头? CR-V能跑烂路、装装备、省油钱,这才是家庭探险的刚需! ”;

质疑派:“换包围+贴标就叫越野? 204马力爬大坡够用? 电池泡水谁负责? ”;

务实派:“三年保值率65%,保养比德系便宜一半,省下的钱够玩十年露营! ”。

CR-V非硬派越野,也能达所有远方-有驾

当国产车疯狂内卷“三联屏+激光雷达”时,CR-V越野版选择回归本质:

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20年技术沉淀,热效率41%的2.0L发动机+E-CVT双电机,实测故障率低于竞品;

增强型牵引力管理:轮胎打滑瞬间,动力分配比老司机踩油门更精准;

全系10安全气囊:高强度钢加固A/B柱,碰撞成绩碾压同级。

“科技是盔甲,机械是筋骨”,这台CR-V的野心,是成为电动化时代的“六边形战士”。

“带电的野性”绝非完美无缺:高速胎噪明显、极限越野能力存疑、价格触碰国产性能天花板……但当它载着帐篷碾过雨后泥泞,用50公里纯电静谧驶入森林,后备箱塞满三辆自行车却油耗不到6L时,一种新的可能性正在生长:越野的浪漫,未必是征服自然,而是让远方成为日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